台灣想學以色列軍隊就不能半吊子

邱裕程
832 人閱讀

前言

拜登總統與習近平主席於美國舊金山當地時間11月15日進行了兩國之間的重要會談,其中包括台海議題。此次會談吸引了全球關注,使台海議題再度成為國際新聞焦點。白宮資深官員在會後透露,雙方對台灣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對話。會後中方強調,台灣問題在中美關係中居於極為重要的地位,並強調希望透過和平手段解決相關爭議。

然而,回歸台灣內政,面對中國對台威脅不斷提升,蔡政府於今年初宣布將義務兵役期限重新延長至一年,強調在兵役制度方面應參考以色列的模式。這一決定引發了對台灣兵役制度的廣泛關注,特別是在與中國的緊張關係下,台灣如何妥善應對國防挑戰成為社會焦點。

本文旨在探討台灣兵役制度與以色列兵役制度之區別,進行比對分析以了解兩國在國防體系上的不同取向。藉由檢視以色列成功的義務役制度,筆者將提出對台灣義務役制度的建議,探討如何更有效地應對當前及未來可能的安全挑戰。這一探討將有助於台灣制定更為合適的兵役政策,以確保國家安全並提升國防實力。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台灣以色列兵役制度上的差別

蔡政府於年初提出的軍事改革雖延長了服役時間,卻未對台灣義務役制度進行突破性的改革。在現代軍事戰爭中,傳統的城市戰已被高科技武器取代,民進黨在2003年的台灣兵力規模報告也指出,現代戰爭著重的是高科技戰,而不是傳統的步兵。蔡政府深深的明白這點,但遺憾的是,台灣政府在這次的改革中並未明確提出任何作戰方式的升級,特別是戰爭前夕的情報戰和輿論戰,本次改革大多強調在步兵的訓練上,這也不免讓外界揣測,台灣政府是為了打巷戰作準備,若巷戰真的在台灣開打必造成是無數台灣人民的傷亡,以及財產上的損失。台灣義務役在這方面的訓練顯然不足。

另一個問題是,由於部隊的訓練內容缺乏可運用在社會上的技能,役男難以看到服役對生活上的幫助,認為對退伍後的工作和生活沒有實質影響,僅是時間的純浪費。這與蔡政府期望達到的以色列模式背道而馳,似乎缺乏實質意義。

相比之下,以色列的兵役制度引人矚目。筆者在海外交流中發現,以色列國民對當兵持有一種與台灣人迥異的心態。大多數人表現出極高的當兵意願,雖然也有一小部分反對者。經深度訪談後,筆者發現,以色列人之所以對當兵充滿熱情,不僅僅是因為愛國和榮譽,更包含了當完兵之後的未來發展。以色列的義務役體系實施了嚴格的的篩選機制,以區分役男是否能夠加入最菁英的情報部隊,或者只能成為一般後備兵。這套嚴格的篩選程序早在16歲時就已經啟動。這種篩選不僅涵蓋了體能,同時也包括對智力水平的嚴格評估,確保每位服役者都具備卓越的能力和潛力。

8200部隊作為以色列最優秀的情報部隊之一,成為眾多義務役者夢寐以求的目標。該部隊主要由18至21歲的義務役成員組成,並且在全國高中尋找擁有優秀程式語言能力的學生。這些學生在經過嚴格的篩選後,進入8200部隊,即便在服役期間薪資待遇不高,卻等同於擁有進入高薪職業的金鑰。企業深知能夠進入這個部隊的成員必定是國內頂尖的科技人才,因此積極招募這群人。

進入8200部隊後,這些年輕人基本上不需要大學學歷,卻能夠輕鬆找到高薪工作。這樣的制度不僅為以色列培養了眾多頂尖的科技人才,同時也為國家創造了眾多科技富豪。有資料顯示,不少以色列富豪都是出身於8200部隊,這反映出這種義務役制度在塑造國家科技實力和經濟發展上的顯著影響。

結論

總而言之,台灣政府在年初提出的軍事改革中雖延長了兵役時間,卻未對義務役制度進行實質性的變革。本次改革未能明確提升台灣在現代高科技戰爭中的作戰方式,特別是在情報戰和輿論戰方面的培訓仍顯不足。這讓役男難以看到服役的實質意義,也與蔡政府追求的以色列模式有所背離,顯得有些東施效顰,缺乏整體性的規劃和意義。

台灣與以色列同屬科技國,兩者皆在國際科技領域佔有一席之地。然而,希望政府不要僅僅將國防改革視為口號,而是真正實現對義務役制度的全面優化。學習以色列的成功經驗,將科技應用於國防領域,不僅能提高台灣國防的效能,也有助於培養更多頂尖科技人才。

同時,政府應審慎思考,不要浪費年輕人生命中最精華的這段時光,更不要埋沒了有能力替台灣貢獻的人材。透過精心設計的義務役制度,可將年輕人的熱情和潛力轉化為對國家的貢獻,而非僅僅被視對時間的浪費。以此為基礎,台灣有望建立更有活力、具競爭力的兵役體系,促使年輕一代在兵役期間不僅增長個人實力,同時也為國家的發展奠定更穩固的基石。

作者是一位留美學生,在學期間積極參與國家政治方面的研究。

留言評論
邱裕程
Latest posts by 邱裕程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