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強制移住:臺灣高山原住民的分與離》

臺大出版中心
343 人閱讀

為何感覺被分化?

集團移住不只是換個地方居住,經常使原住民有遭到分化的感覺。究其原委,很多地方的移住並非團出團進,而是分拆重組。第一種情況是:原社分割為幾塊,分別移至不同地點。第二種情況是:關係緊密的原社互相遠離。第三種情況是:關係疏遠甚至敵對的原社移入同一聚落。關於原社分割情形,從附錄一的「原社沿革表」就可以看得出來。但如何知道哪些原社之間關係緊密、哪些原社之間關係敵對?《高砂族調查書》第五編提供完整訊息。如表1-3 所示,第五編描述各社沿革之後,緊接著描述「與他社之關係」。

為了方便說明,這裡以六個假想的原社為例。按照《高砂族調查書》第五編體例,此六社的關係條列如下:

甲社

因同姓氏、血緣等因素,而保有親密關係之他社:與乙社、丙社往來親密。

乙社

因同姓氏、血緣等因素,而保有親密關係之他社:與甲社、丙社往來親密。

丙社

因同姓氏、血緣等因素,而保有親密關係之他社:與甲社、乙社、丁社往來親密。

丁社

因同姓氏、血緣等因素,而保有親密關係之他社:與丙社、戊社、己社往來親密。

戊社

因同姓氏、血緣等因素,而保有親密關係之他社:與丁社、己社往來親密。

己社

因同姓氏、血緣等因素,而保有親密關係之他社:與丁社、戊社往來親密。

光看這些冗長的文字敘述,實在很難看出什麼圖像。其實,這是極為珍貴的社會網絡資料,必須透過社會網絡分析方能有效解讀。以上文字敘述可用一個6×6 矩陣表達,如圖1-4 左所示。甲社與乙社親密往來,故交叉格為1。甲社與丁社沒有親密關係,故交叉格為0。依此類推。將矩陣轉繪為圖後,六社的社會網絡結構一目了然(圖1-4 右)。

圖片來源:臺大出版中心提供

顯而易見,甲、乙、丙構成一個小團體;丁、戊、己構成另一個小團體;丙與丁的關係是串連兩個小團體的「橋梁」。若將甲移走,第一個小團體可能會感到力量被削弱。但對整體結構破壞力更強的是將丙或丁移走,兩個小團體的聯繫可能因此斷裂。本書第四章至第七章依序重建1931 年泰雅族、賽德克族與太魯閣族、布農族、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社會網絡圖,並分析後續的集團移住如何擾動其網絡結構。此外,排灣族與魯凱族原社間的敵對關係交織成網,因此第七章也將重建與分析其敵對關係網絡圖。

這些資料可信嗎?有一種評估信度的方式是檢查雙方關係是否對稱。例如,甲社駐在所職員記錄甲社與乙社關係親密,乙社駐在所職員也記錄乙社與甲社關係親密,那麼這段經過雙方確認的關係,可信度很高。假如乙社方面沒有記錄這段關係,單方面的關係是比較可疑的。在社會網絡分析的術語中,由甲社提名乙社友好,是一段弧(arc)。如果乙社也認可甲社友好,則具有互惠性(reciprocity)。弧互惠性(arc reciprocity)可測量在所有弧當中,多少比率具有互惠性。若數字為0.9,表示平均每10 段弧中有9 段是雙方認可的。

表1-4計算各族社會網絡的弧互惠性,皆在0.95以上。由此可見,《高砂族調查書》第五編所列各社與他社之關係,超過95%與另一方記載一致,因此可信度很高。除此之外,有些關於原社間關係的零星報導也能佐證《高砂族調查書》第五編所載,將於本書第四章至第七章的各論中補充。

圖片來源:臺大出版中心提供

物理距離拉開,不一定等同「舊有勢力關係中斷」。人們還是可以付出額外努力,藉以維繫舊有關係。只不過,每個人都只有二十四小時,若得付出更多時間精力來維繫舊關係,可能會排擠到其他方面。因此,舊關係有一定的機率弱化。另一方面,沒有交情的人移入同一移住地之後,並非不能凝聚共同的部落意識。只不過,這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對此,葉神保有相當傳神的報導:

這一期的遷徙帶給排灣人最大的困擾,就是把淵源不同的

傳統部落雜居在一起,致使新興社區各自擁護自己的頭目

而角力,影響社區和諧發展。

具體情形將在本書第四章至第七章的各論中一一指明。

見樹又見林

至今,已有許多先行者為集團移住研究做出貢獻,其視角主要有兩種。鉅觀取徑關注國家如何統治原住民,因此特別著墨於政策的背景與形成過程,有如勾勒整片森林的輪廓。其中,胡曉俠與李文良的論文特別值得一提。胡曉俠開集團移住研究風氣之先,將日本治臺五十年「理蕃政策」與移住計畫整理得條理分明。對於認識整個大歷史而言,他的論文是非常好的起點。胡曉俠對歷史的四個分期:理蕃初期(1895-1905)、威壓理蕃時期(1906-1914)、威撫理蕃時期(1915-1930)、新理蕃政策(1931-1945),後來獲得許多人沿用。他於1996 年夏天完成這份出色的碩士論文後,隨即入伍服役。遺憾的是,他在軍營裡不明不白結束一生,再也沒有機會繼續做研究。這本碩士論文也成為他向世人告別之作。

李文良擁有突出的洞察力,經常一眼看穿流行觀點的盲點。過去流行的歷史解釋總是將原住民視為日本人奪取山林資源的阻礙,而日本人透過集團移住來移除阻礙。他指出:蕃地同時涉及拓殖、森林與「理蕃」三種行政部門,相關政策都是經由三種部門折衝而成。統治者並非具有單一意志的個人,其政策視各種意志的折衝結果而定,存在多種可能。本書第二章對目的論的批判,經常呼應李文良的洞見。除了上述二人,近藤正己、松岡格的相關著作也採取鉅觀取徑。這類研究的重點並不在於考察各社實際發生的狀況。

另一方面,微觀取徑關注特定部落的地理環境或社會生活如何因遷移而改變,彷彿描繪個別樹木的樣貌。前文提及的廖守臣之於泛泰雅族群、葉神保之於排灣族大龜文群,皆為箇中代表。有些研究者在考察各社情況之前,也會交代鉅觀的政策背景,如李敏慧、林澤富、鄭安睎等人的碩士論文。儘管如此,政策背景與部落遭遇總是各講各的,兩個層次之間缺乏辯證。這類研究也未能察覺政策規劃與實際發生的事情經常是不一致的。

本書則發展第三種取徑:可溝通鉅觀層次與微觀層次的中層視角。我指出每個原社在地緣與社會網絡結構中的位置,並探討集團移住的方式如何擾動這個結構。擾動情形包括:分割原社、分離關係親密的原社、合併關係疏遠甚至敵對的原社。這好比是定位樹與樹之間、樹與林之間的相對關係,使各社的遭遇能夠結構性地連結起來。我也讓上層的政策規劃與基層的實際情況展開對話,避免歷史敘事流於由構想推定結果,或者由結果逆推動機。

時間概念

本書的時間概念呼應小休厄爾(William Sewell Jr.)提倡的「事件時間性」(eventful temporality)。1980 年代獲得肯認的歷史社會學雖試圖找回社會學遺失的時間概念,但小休厄爾批評當時流行的「目的論時間性」(teleological temporality)與「實驗時間性」(experimental temporality)有重大瑕疵。他提出〈三種時間性:邁向一種事件性社會學〉,成為歷史社會學方法論最重要的文章之一。文中指出,很多社會理論帶有目的論色彩(如馬克思主義)。因為社會科學家往往想要超越日常生活中的偶然與混亂,找出支配社會整體的有效規律,於是傾向以普世的、永恆的進步法則來決定歷史進程。在這種方向明確的唯一路徑上,歷史的終點早已命定。另一方面,實驗時間性指涉Theda Skocpol 倡導的比較歷史分析。此種方法將幾個歷史案例(如法國、俄國、中國的革命)當成獨立試驗,透過比較其變項的異同找出因果關係。

小休厄爾提倡第三種時間性─事件時間性,承認事件是推動歷史的力量,並關注事件如何引發結構轉型。這種時間概念具有三大特點,首先是路徑依賴(path dependence),亦即稍後發生的事情受到先前發生的事情影響。反觀實驗時間性,既已將事件視為各自獨立的試驗,就不相容於路徑依賴。目的論通常也承認路徑依賴,但在另兩個特點上就與事件時間性大相徑庭了。

第二,時間異質的因果關係(temporally heterogenous causalities)。事件時間性主張:多數時間裡幾乎不變的社會結構,經由事件而發生轉變,使歷史突然加速或轉向。如此,在不同歷史階段中,主導歷史發展的因素有所不同。在這方面,目的論與實驗時間性的因果關係都是縱貫古今,直到永遠。

第三,偶連性(contingency)。這個詞與「必然性」對立,指的是「可能發生、也可能不發生」,因此一般口語慣稱為「偶然性」。不過,這並非純屬機運(by chance alone),而是伴隨於(contingent on)某些先行條件。為了避免與「純屬機運」混淆,學術討論中常稱為「偶連性」。目的論通常不否認表層的偶連性,但否認這種局部偶發事件能夠影響全局。用小休厄爾的話來說:「因果力量內在的方向性使此種局部變異必然只是表層的微小變動,不可能對歷史進程造成長期影響。」反之,事件時間性認為偶連事件能夠影響全局,左右歷史路徑。因此,這是一種全局的偶連性(global contingency)。

以遊戲來比喻,目的論像是過關斬將式的角色扮演遊戲;玩家參與一連串的事件,體驗到遊戲世界改變。但是無論怎麼玩,關卡的順序以及最終結局早已預設,無法改變。實驗時間性像是沙盒類遊戲(sandbox game);玩家可以扮演任何角色、接受任何任務。但每次任務都是獨立的,對下一次任務幾乎沒有影響,更不會改變遊戲世界。事件時間性則像是多條路線、多種結局的遊戲;玩家每一次選擇都受到上一次選擇的影響,並且影響後續路線與結局。

本書立基於事件時間性,具體展現歷史的路徑依賴、時間異質因果、全局偶連性等特性。這些概念與歷史學的傳統智慧其實相當接近,但筆者很有意識地琢磨:偶連事件中的行動,如何在既定行事規則或社會結構的約束下發生作用,轉變了行事規則或社會結構。剝開龐雜的敘事細節(尤其是令人生畏的陌生社名)後,全書基本上都不離這條主脈。

作者為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研究題材不受限於學門框架,融合社會學的問題意識與分析方法、歷史學的史料考證、地理學的地理資訊技術,自由穿梭於多個學門。著有《十八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解讀》(2017)與近20篇核心期刊論文。


書名《強制移住:臺灣高山原住民的分與離》
作者:葉高華
出版社:臺大出版中心
出版時間:2023年11月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