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年輕人不在乎國安議題──青年軟實力是促進台灣安全的關鍵所在

吳瑟致
388 人閱讀

「時代考驗青年,青年創造時代」,「青年」一直是公共議題的重要名詞,無論是政治、經濟、社會等面向,青年族群的態度及認知,都有形無形的鑲嵌在國家發展的脈動之中,主要原因在於,「青年」代表著活動力及可塑力,會依附著時代的影響,也會對時代帶來前進的力量;當然,「青年」的概念是滾動的、階段的,每一個人在生命正常運作之下,都會歷經青年而成為「曾經是青年」的階段,這意味著青年創造的時代,也將塑造成自己未來不再是青年的未來與當下。

長期有系統追蹤青年意向,必要且有重要意義

往往青年會受制於社會的常規與習慣,這些限制也都是來自於「曾也是青年」的世代,換言之,過去許多探討青年議題的面向,容易引出「世代對立」的想像,形成「青年被剝削」與「年輕人懂什麼」的矛盾,這樣的氛圍猶如幽靈般纏繞在每個階段的「青年課題」,而「世代對立」就成了無法解決的現象。問題是,真的有「世代對立」嗎?這恐怕是要先破解的既定印象與成見;其實,每一個世代的青年都在翻轉著上一個世代的思維,所以有了挑戰跟創造,而這同時也成了下世代青年的感受。

對於「青年課題」的關注,也同樣需要滾動來追蹤與關注,值得讚許的是,台灣社會愈來愈重視青年世代,不過,大多是基於政治上的判斷與需要,缺乏系統性的脈絡進行盤點與推展,所以往往「青年政策」與「青年議題」的呈現就顯得相當片斷與功利。

近期,「台灣智庫」、「台灣教授協會」及「台灣青年基金會」等民間組織發布了一項《台灣青年政策意向調查》的報告,透過民調有系統地針對當前青年課題進行民調,這是值得肯定的作法,如果未來可以持續追蹤與調查,這會是對青年世代發展有正面的意義,更遑論是對國家發展的正面作用。

細看《台灣青年政策意向調查》中,就各種面向及問題進行民調,除了青年政策必要性、青年公民權力、政策白皮書等大方向的問卷設計,更有依據當前青年人所關注的具體議題,羅列八大項目來挖掘青年的重視程度,這是這份問卷讓人驚豔的地方,這對於未來政黨政見提出、政府政策擬定、議題研擬模式、機構改革與法規制定等都有參考意義。其中,值得留意的是「國家安全議題」的政策制訂迫切程度,當前青年族群是如何看待,這進一步可以衍生出青年在國家認同與認知,值得深入來剖析。

青年關注國安議題,發揮青年創造力是國家的軟實力

從該調查結果來看,當前青年關注的國家安全議題,正好是對於「兵役政策」、「民防政策」的輿論熱點,有趣的是,過去往往會認知青年對於「兵役」、「國防」的排斥心理,但對於國家安全議題政策制定的迫切程度,民調結果平均分數卻高達「7.38分」,雖然迫切程度居八大項目中的第六名,但是遠高於「青年生活體驗」的6.64分及「青年參政權」的5.83分,顯然對當前的青年族群來說,「國家安全」是相當重要的課題,這不只是攸關自己兵役權益的考量,而是對於自己對國家安全的感受,這顛覆了社會過去長期的迷思。

進一步從各年齡層分布來看,無論是40歲以下的族群,或是40歲以上的世代,給予國家安全議題政策制定的迫切分數,相當比例是落在「8分」及「10分」,顯然,對於國家安全的重視是不分年齡層,認知上也沒有明顯的「世代落差」,或是過去錯誤貼上「世代對立」的問題。那麼如果從「青年」與「時代」的連動性來看,可以說,「國家安全議題」是有青年參與及發想的空間,甚至是有「創意」的可行性,而這對於維護國家安全,以及促進國家認同與使命的面向,都會有正面的意義與作用。

台灣面對來自中國的威脅,這並不會世代的轉換而改變或減少,縱然台灣社會對於中國市場與經濟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在安全事務上,有著高度的共識,主流民意也顯示,中國在軍事方面是台灣的威脅;那麼台灣社會看待「兵役」及「民防」議題,也和中國對台武力威嚇有直接的投射,既然民意對國家安全議題政策制定的迫切性高,這也是青年族群關注的課題,接下來,值得進一步深思的是,找出青年族群對於國家安全的創意,並藉此對於維護國家安全有所貢獻,青年世代經過新時代的洗禮,也可以扮演出不同世代的角色。

圖片來源:翻攝自黑熊學院臉書

誰說兵役一定要是傳統的服兵役,青年所擁有的能力與興趣,是否也可以成為對於維護國家安全的一部分,例如在數位發展的科技時代,青年族群擁有比非青年族群更強且具可塑性的條件,而當前國家安全的課題,也不僅僅只有傳統安全,更有著非傳統安全及認知作戰上的改變。質言之,以當前台灣的國家處境與兩岸形勢來看,從來不是「上不上戰場」的問題,而是「戰場的解構與重組」,台灣與中國的對抗與競爭,不只是國防實力的硬指標,如何凸顯台灣的軟實力,那麼「青年」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作者為台灣韜略策進學會副秘書長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