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地方選舉帶給政黨政治的警訊

沈有忠
780 人閱讀

2022年地方選舉後,由於選情大不如預期,執政的民進黨展開所謂的檢討與反省。但最後的檢討報告,顯然沒有打動人心,不只民間批評聲浪不斷,在後續台北市第三選區的補選也繼續敗選。雖然許多分析認為吳怡農是「惜敗」,但不可諱言的,觀察整個大環境的氣氛,民進黨的政黨支持度跌勢恐怕尚未見底。對國民黨來說,聲勢在選後看似一片大好,但仔細觀察地方選舉以及補選的得票數,也未見明顯成長。在這樣的情況下,國民黨台北市補選與小內閣人事的爭議,加上2024年大選在黨內已經聞到的煙硝味,恐怕也會讓國民黨茶壺裡的風暴提前加劇。以下分別對民進黨、國民黨、民眾黨在這場選舉過後,一直到目前的發展趨勢,討論其暴露出來的問題。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民進黨的檢討仍未到位

首先,對民進黨來說,去年選舉只守住基本盤,選後的檢討雖然提出了一些問題,但沒有真正面對與反省。例如黨中央「自認良好的執政績效」與「基層人民實際感受」存在巨大的落差,該檢討的對象應該是行政院,但選後卻留任行政院院長。再者,2022年民進黨只有在屏東舉辦初選,其他所有縣市均以徵召方式提名。不僅如此,新竹縣市合併的議題,不止影響了後續新竹市與桃園市的提名策略,甚至引發後續林智堅的風暴。民進黨在新北、桃園、新竹的提名佈局幾乎全部被打亂,在竹竹併的議題上充滿爭議,幾乎就可以預見了這幾個縣市最後的失敗。

選舉過後,蔡總統當晚宣布辭去黨主席,但留任行政院院長,這樣的佈局在黨、政之間的互動,幾乎可以預見將存在矛盾與可能的衝突。過往總統兼任黨主席,雖然在權責上屢屢引發爭議,但始終是我國向來的慣例,也維持黨政同步的政治秩序。此次蔡總統辭去黨主席,卻留任行政院長,甚至在年末召開國安高層會議,並在元旦講話指導後續的施政方針。

蔡賴矛盾無可避免

另一方面,副總統賴清德在沒有挑戰者的情況下,必然接替黨主席,也宣示將推動黨務改革、2024年立委和總統必然舉辦初選。蔡、賴在政務和黨務上的表態,顯示接下來這一年黨、政的領導權將開始出現分離,也凸顯了兩個問題。其一,總統以國安處理內政,顯然沒有放權的跡象,國安會議處理的應該是外交、國防、兩岸或是重大變故。在選後用國安會決定未來執政方針,且皆為內政、民生等議題,顯示蔡總統對行政院改組的議題相對被動,即使改組,若如坊間盛傳由前副總統陳建仁組閣,也是顯示蔡總統將繼續領導行政權。其二,蔡總統辭去黨主席後,黨政分離的問題也因為這一次的國安高層會議被凸顯出來。賴清德如果要以黨主席的身份角逐2024,但未來這一年蔡總統如果繼續透過內閣,甚至國安高層會議來決定施政方向,那麼黨、政的問題,甚至蔡、賴的矛盾,都將無法避免。

再從政黨與社會關係來看,從地方選舉的議題分散,再到目前內閣改組引發的爭議,也凸顯了過去一段時間以來,民進黨和社會多元團體、運動團體脫節的情況越來越嚴重。以公民權修憲為例,民間許多團體對於公民權的修憲抱持期待,但民進黨在選舉期間沒有和社會團體分進合擊,選後更沒有對此一議題檢討,或是提出未來的對策,顯然只把公民權修憲議題當成選舉動員的工具。國民黨對於修憲只有口號、不見動員,但民進黨身為執政黨,未見與社會力的結合,沒有正視此次修憲契機,同樣要對修憲的失敗負起一部分責任。其他像是環境與能源、青年政策、轉型正義…等議題,都有類似的狀況,和年輕世代的期待,落差越來越大。

小結來說,民進黨需要大破大立,才能重新贏得民心,才能再次成為年輕世代願意相信的政黨。民進黨在疫情期間,以前期的防疫績效為主軸、加上外交的突破,在2020至2022期間,讓「蔡蘇共治」的聲望始終居於高點。但一場選舉揭露出對於權力的傲慢。緊抓提名權、數字治國不接地氣、選舉主軸雜亂無章、與社會團體脫節、甚至在選後檢討仍未見對「蔡蘇共治」的反省。在此同時,看似政黨權力交接,實質上總統卻轉換平台,掌握內閣人事並透過國安主導國政,黨、政的混淆甚至可能出現矛盾,都將影響賴清德的接棒,也會影響2024的選舉佈局。

國民黨以仇恨值動員基本盤但沒拉攏到中間選民

再從國民黨來看,目前的發展似乎又見到2018年的場景。國民黨在2018年地方勝選之後,2020年內部敗在韓國瑜的民粹式選戰,外部則是習近平對台灣與民主的威脅,一來一往逼出蔡英文817萬的歷史高票。在2022年再次於地方選舉贏得勝選,但政黨的得票只有微幅成長,顯示出此次選舉不能完全解讀為國民黨的成功,甚至主因是民進黨的失敗。兩黨對於中間選民來說,都越來越不具吸引力。國民黨面對中國的威脅,沒有提出能取信於民的保台作法,卻被貼上疑美、親中的標籤。

當前中國對台策略已經相當清晰,「武力恫嚇、非統即獨」,在兩岸的灰色空間越來越小、維持現狀也無法保障和平的局勢下,國民黨沒有能力提出真正能確保「維持和平與主權獨立並存」的兩岸政策,販售戰爭恐懼加上疑美論,這種一廂情願的兩岸政策,最終證明也只能動員出基本盤,不具有擴張選票的效力。

此外,在選舉過程中,國民黨搭配柯文哲全力炒作仇恨值,尤其以陳時中參選的台北市最為顯著。內政主打疫情與疫苗政策,外交則是疑美並催化戰爭威脅,當成呼喚基本盤的魔戒。這樣的選舉策略,基本盤確實被呼喚出來了,但政黨的基本定位也距離中間越來越遠。2020年總統選舉時,負面投票已經是罕見的高點,只是對象是韓國瑜。此次國民黨主客易位,以負面選舉操作選戰議題,靠著地方上本來就藍大於綠的基本盤贏得選舉,支持者或許感覺到復仇的暢快,但就選票來看,中間選民其實沒有因為如此而投下選票。幾次負面競選下,兩黨的極化與對立只有更加嚴重。以報復為主軸贏得了選舉,如何避免選後執政的空洞,甚至爭取中間選民的認同,則是國民黨接下來的課題。

最後,對國民黨來說,這也是一場只有地方,沒有中央的選戰。國民黨的勝選,很大一部分是靠諸侯各自努力與個人魅力,多數以此連任成功,黨中央完全邊緣化。國民黨在2020年總統選舉挫敗後,黨內路線分歧,黨中央幾乎形同虛設,沒有議題設定與整合的能力。選舉期間,朱立倫沒有話題性,若干選區的提名也沒有能力整合,例如苗栗、澎湖。在桃園朱立倫強勢介入,但若非民進黨自爆,張善政是否勝出仍是未知數。新北侯友宜、台中盧秀燕,是選後最大贏家,連號稱戰鬥藍的趙少康都贏得聲量。國民黨未來恐怕仍呈現各吹各調的格局,對美國、日本,甚至對中國而言,國民黨仍是一個不知道要和誰對話的政黨。

民眾黨就只是柯文哲的一人黨

對於首次參選地方選舉的民眾黨來說,此次選舉意欲替柯文哲2024之路建立灘頭堡,但顯然是失敗的。儘管高虹安贏得新竹市的寶座,但可能只是負面選舉的短期效應,黃珊珊和全國的議員選舉不如預期,才是反映出民眾黨/柯文哲結構性的困境。民眾黨最大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沒有提出不同於藍綠的第三條路,柯文哲高喊不要藍綠,但沒有說出具體替代方案,只有賭爛票,沒有願景票。另外,民眾黨一直是柯文哲一人政黨,也反映出第三勢力欠缺組織,也欠缺社會連結的基礎。再如此下去,終究只會成為第二個親民黨。

總結來說,過去兩年,經過幾次公投,加上去年的地方選舉和修憲公投來看,台灣主流政黨和社會脫節的情況日益嚴重,各自都回到了光譜兩端的基本盤。僅依靠短期事件加上政治人物的話題性吸引選票,基本盤也只會越來越縮小,無法建構穩固的社會基礎。頭重腳輕(只有人物和話題,沒有政策理念)的結果,政黨的勝利來得快,去得也快。如果真的以此趨勢發展下去,未來政黨重組的狀況也將持續發生,而且頻率也會越來越快。

留言評論
沈有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