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隊的2022,從贏到輸到贏

石牧民
593 人閱讀

2022年是台灣的期中選舉年。這個制度和美國不完全相同但精神類似。期中選舉年,全國同時進行區域性的選舉。兩黨制的政局中,區域性選舉的結果,必然迫使無論執政或在野的主要政黨調整自己的政策方向,來試圖贏得下一次的全國性大選。2022年的年底,需要進行期中選舉的考驗和試煉。這事,人都知道,在局中的人也都在準備。2022年走到了年底,當我們去回顧,看得到一個執政黨以贏開局而以輸作收的脈絡。

但此文不是又一篇「檢討」。這一篇文章的焦點,甚至是正面的看待「輸」這件事。而其中的文眼,恰恰是「輸」的不可避免,以及「輸」(既然不可避免)的價值。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2022年初的贏依舊和大環境有關

2022年的一開始,執政黨在台中市第二選區的國會議員改選中,由林靜儀領銜,第二度擊敗中國國民黨的地方勢力頭人(thâu-lâng)顏寬恆。這個2022年開局的贏,實際上是一個「連勝」;至少由兩個層面來看,它都是連勝。第一,象徵著中國國民黨在台中海線「鐵板一塊」的顏寬恆先在2020年的大選中敗給陳柏惟;繼而,勞師動眾地把陳柏惟罷免後,又一次在補選中敗給林靜儀。第二,代表台灣陣營的陳柏惟固然在2021下半年遭到罷免,但由泛中國陣營發起的四項公投案,在2021年底的公民投票中全面挫敗。

勝局延續到2022年年初。林靜儀勝選的基礎,固然是他本身在不分區立法委員任內勤奮,強悍同時溫柔的問政形象,同時也有執政黨在世界性的武漢肺炎疫情中死守台灣有成的高滿意度。2022年的開局,對執政黨而言,是連勝,也是執政能力和成績連續獲得肯定。同時也突顯了選民政治選擇一方面沒有所謂真正的「鐵板一塊」,二方面不可避免地受到所謂「大環境」、國際因素的影響。

蔡英文總統領導的執政黨2020年開始的第二任政府,從上任之初所面對的就是全球疫情的大環境。從全球疫情這個國際因素來看,蔡英文總統及行政院蘇貞昌院長領導的政府無疑是成功的。武漢肺炎疫情從2019年年底冒頭。台灣總統大選在2020年年初。蔡英文總統的第一任在2020年五月結束。從2019年底到2020年五月,疫情迅速蔓延全世界,但被台灣成功地壓制,阻絕於國門之外。你能夠想像,如果蔡英文總統在2020年沒有連任,在他的團隊成功守住台灣之後,2020年5月總統換成韓國瑜嗎?你覺得這個也許存在於某個平行宇宙中的劇本有多荒謬恐怖,蔡英文、蘇貞昌的執政團隊以及陳時中就有多成功。

成功防疫,卻也得忍疫情下的民怨

但成也疫情,敗也疫情。在2022年開局的勝績之後,台灣社會開始感受到疫情真正的、全面的衝擊。4月15日,國內本土病例首次突破千人。(2021年中,三級警戒期間,本土病例高峰也才七百多人。)隨後,4月28日,不出半個月,本土病例突破萬人。在那之後,本土確診再也沒有真正降低。每天確診人數在萬人之上,一直持續到年底。疫情前兩年的高強度防疫,縱使有種種不便,畢竟還能夠忍受。在2022年,那些不便紮紮實實地變成自己染疫、家人染疫、隔離、生計出問題、失去親人…種種切身的衝擊。4月14日,新北市發生染疫幼童恩恩延誤就醫死亡的不幸事件。即使染疫後痊癒,部分兒童日後的「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仍然使全國勞動力中堅的家長們人心惶惶。

疫情在國內蔓延開來,使得執政黨難以再以防疫成績作為執政能力的證明。人類千年來和各種病毒對抗到共存的歷史,以及公共衛生、傳染病學的經驗一再顯示,沒有一種病毒感染、疫病是以完美防堵作為結束的。唯一的解方從來都是大規模感染。大規模感染之後,社會整體的抗體提高到病毒難以再產生劇烈影響的濃度,瘟疫才會真正結束。而台灣執政黨防疫團隊的真正成績,其實不在疫情初期的防堵確保低本土確診數字,而是初期的防堵確保台灣能在病毒毒性和造成的症狀輕微化的階段才面臨大規模感染,使衝擊降到最低。

今日民進黨就像二戰結束時的邱吉爾

問題就在於,除了第一線的抗疫人員,沒有人是這樣看待疫情的。每一個人都只能以自身的經驗來感受疫情。確診之後,生理的痛苦,生計的痛苦,痛失親人的痛苦,全都會產生怪罪甚至究責的對象。而那個對象,最終只有可能是負責抗疫的團隊。台灣防疫團隊的成效在全球首屈一指,但台灣的防疫團隊和全球其他團隊都逃脫不了被指責被怨恨的命運。因為大規模感染是唯一的解方。不能說的秘密,成為無法避免的「輸」。

1998年,施政滿意度超過七成的台北市長陳水扁尋求連任失敗時,曾引用英國首相邱吉爾的名言。那句話本身其實並不重要,也並不特別有洞見。真正重要的是邱吉爾面臨的情境:贏了大戰,但輸了大選。贏了大戰是功勞,但贏了大戰之後就必須概括承受百廢待舉的埋怨,於是不可避免地輸了大選。回顧2022年,我們終於發現,真正適用邱吉爾譬喻的人,其實不見得是陳水扁,而是陳時中。陳時中銜命帶領台灣贏了「大戰」。歷史告訴我們,那麼他恐怕就要輸掉隨之而來的大選。只是,人類的宿命從來也都是先輸過,那個「輸」也成為歷史之後,才看得見那個「輸」原來早就在歷史上出現過。

2022年中,影響台灣局勢的另一個國際性大環境,也是一場大戰。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這個大戰的脈絡,先是烏克蘭在俄軍初期的攻勢下節節敗退;但烏克蘭也在美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盟邦的挹注下步步反攻,收復失土。2022年的年底,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訪問美國,並且形同在美國國會發表凱旋演說。

烏克蘭的戰事擴散出來的效應,無不影響著世界,影響著台灣。戰爭牽動的能源、原物料價格波動,導致全球性的通貨膨脹。巨大的經濟體美國首當其衝,致使美國聯準會在2022年一再升息。經濟方面的議題在此按下不論,但2022年烏克蘭戰事投射出來的國際局勢,一方面重新塑造全球國際秩序的壁壘,另一方面,也使台灣真正感受到戰爭的威脅。俄羅斯會對烏克蘭動手,說詞是「烏克蘭自來是俄羅斯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那麼中國也會對台灣動手。這幾乎不需要聯想。

烏克蘭戰爭與美國作為嚇壞一群台灣人

但這種迫切的戰爭威脅,也劇烈改變了2022年的台灣人看待世局的角度。今年三月,美國參議院通過《2022年美國競爭法》,明文鼓勵美、台軍售與軍事合作。五月,美國國務院將「對台六項保證」納入美國的「一中政策」,實質踩穩立場,美國只是「認知」中國宣稱擁有台灣,雖沒有要去否認或挑戰它的宣稱,但並不認同。

八月,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率團訪台,創下1997年金瑞契訪台以來的最高規格。十二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國防授權法案》,其中包括允許國務院透過撥款法案在2023年到2027年間每年提供台灣20億美元的無償軍援及每年20億美元的融資軍事貸款。以上種種,若不在2022年,全都堪稱是台灣在外交、國防上的重大突破;但2022年的台灣人,泛中國陣營或泛中國認同的台灣人,全都將這些突破視為「挑釁中國」、「挑起戰爭」。曹興誠捐款30億元是挑起戰爭。龍應台不惜投書,「鼓吹戰爭的都是罪人」。

任誰都不樂見戰爭發生。但關於戰爭的敘事主導了2022年的輿論。烏克蘭眼看是贏了戰爭,但其中有台灣的曾聖光戰死的代價。反抗、奮起,較小的烏克蘭贏得了較大的俄羅斯,但其中有家破人亡、難民等代價。可以不要戰爭的話,誰要負那些代價呢?執政黨在11月26日全國同時發生的區域性選舉中,將「抗中保台」作為主軸,顯然沒有達成2020年大選中催出八百萬票的效果。在2020年的時空環境下,「抗中」召喚的是香港街頭保護我城的勇武和手足之熱血。在2022年,「抗中」連結的則是幾乎貫穿了2022年的「戰爭」。結結實實的戰爭。會死人的戰爭。抗中的結果就是戰爭。

問題在於,2022年底中共二十大歷歷在目;當我們面對的是中國、中國共產黨,就有必要重新理解「戰爭」這個概念。抗中的結果是戰爭,但其他立場的結果也是戰爭。以台灣政治立場的光譜而言,除非你像白狼張安樂、王炳忠、侯漢廷一樣主動尋求中國併吞台灣,結果都是戰爭。甚至,即使你已經是白狼張安樂、王炳忠、侯漢廷…,只要你無法把全台灣都變成你,結果還是戰爭。抗中的結果是戰爭?實際上一切的結果都是戰爭。當世界上的智庫一再警告,台海必然發生戰爭,也就說明了你無法透過變成王炳忠來避免戰爭。

愈是畏戰愈是會遭惹戰爭

同時,「戰爭」早就已經開始。2018年,執政黨在台灣期中選舉的大敗,就是戰爭的結果。戰場在日本關西機場,在社交媒體的群組訊息。2018年的大會戰,泛中國陣營產生了最高戰功者韓國瑜。但他只贏了那麼一次。2022年的戰場在期中選舉才一開始就發生的「論文」、新竹球場事件。在疫情、國際局勢的大環境之下,「論文」是最後一根稻草;8月12日林智堅因為論文事件退選時,就已經是一個「輸」的局。林姿妙、高虹安涉嫌貪瀆,還是能贏。箇中原因,不是泛中國陣營選得好,而是這一次執政黨註定了沒有八百萬票。

回顧2022年,台灣隊以贏開始,以輸告終。清楚的事實是蔡英文總統、蘇貞昌院長以及陳時中指揮官連「輸」都是輸在高滿意度的背景之中。蔡英文總統兩次任期的成功、漂亮執政已經確定,不會有懸念。另一個清楚的事實是2024真的不會是蔡英文了。將會有另一個人代表泛台灣陣營去贏。

現在是輸的。2022年,以輸告終的這一年,有幾件事值得取法:第一,沒有「鐵板一塊」這回事。第二,2022年的輸其實是「贏了大戰,輸了大選」的非戰之罪。也因為是這樣輸的,泛中國陣營並沒有像2018年一樣產生最高戰功者。他們將要腥風血雨地廝殺。第三,2022年可以從贏變成輸,那就是絕對可以再從輸變成贏的意思。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