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24日日本熊本廠盛大開幕,這是台日友好關係的重大進展,但也顯示幾乎與日本同時動土的美國廠,進度嚴重落後,專家指出,美國亞利桑納廠恐怕要到2025年才會完工,但台積電無須擔心的是,有了日本廠移植的成功經驗,這下全世界國恐怕都得捧著補助和銀子上門,台灣的半導體國防,已經正式宣告成立。
「晶片國防」是台灣的利器
記得已經去世的日本前總理大臣安倍晉三在2021年說過「台湾有事は日本有事」,安倍認為,台灣與韓國、美國、日本、歐洲等民主自由世界共同團結來對抗獨裁的中國。三年過去了,俄烏戰爭這場代理人大戰仍未止息,中國的獨裁越發激烈,俄羅斯反對派領袖那瓦尼神秘的橫死,這些情況都大大顯示台灣必須和世界更佳緊密的結合,才能保障太平洋第一島鏈的安全,而台灣的武器,不是船堅砲利,而是將台灣製造的晶片,像細胞一樣深入世界各地,「晶片國防」遠比武器國防更有影響力,更深植人心。
對許多人來說危機就是轉機,疫情對全世界帶來巨大的衝擊,尤其是中國採取封城的鎖國政策後,帶來的是經濟嚴重衰退、外資紛紛出逃,但對台積電來說,這三年的疫情卻讓台積電領先其他世界各地的晶圓製造廠,這是什麼原因?這得從車廠「零庫存」開始說起。
學過工業工程管理學門的人都知道,零庫存的始祖就是豐田汽車,所謂零庫存,是指物料(包括原材料、半成品和產成品等)在採購、生產、銷售、配送等一個或幾個經營環節中,不以倉庫存儲的形式存在,而均是處於周轉的狀態。豐田把這樣的概念引進所有的車廠,使得車廠都習慣以零庫存降低成本
過去供應車廠晶片的,並不是台積電,而是各大州在地的IDM廠。包括英飛凌、意法這些IDM廠,他們習慣一手包辦設計、製造、封裝,對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改良、推進晶圓製造程序這種「作苦力」的工作沒有興趣,而是將目標放在併購的競爭遊戲上,主攻車用及特殊晶片的市場,將量大但低價的消費性電子產品完全轉移給台積電,這給了台積電大量的訂單,進而將所賺到的資金投入製程改善與擴大生產規模。
疫情改變了消費形態
三年前疫情爆發,所有車廠幾乎停擺,奉行零庫存的車廠將晶片需求砍到最低,但相對的宅經濟興起,家用消費性電子大單暴增,沒想到疫情來的快去的快,車市需求很快回溫,但當車廠回頭要下單的同時,他們發現所有的生產線都被消費性電子佔據,車廠根本排不上訂單隊伍,唯有一直在擴充產能、改善製程、提高良率的台積電可以應付,這也就是過去兩年美國、日本、德國、歐盟等政府,都來台灣拜託求產能配額的主因。
唯有台積電,才能解決車用IC供貨問題,尤其是在車輛發展過程中,製造一輛車所需的晶片成倍數成長,未來車用晶片的需求,只會增加不會減少,那些過去不重視製程改善與推進的IDM廠,只能眼睜睜看著台積電往前大步邁進。
但台積電該注意的是,和台灣勞工意識較接近的日本,建廠進度超前是意料中的事情,如何融入並整合當地的工作文化,創造更優良的工作環境,以利台積電降低全世界各地生產成本,絕對是未來必須面臨的挑戰,以進度落後的美國為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自己就承認說,美製晶片比起MIT高出將近50%的成本,美國若試圖增加其國內晶片自製產量,「將會是一種浪費、昂貴且徒勞的做法」。
因此,台積電未來的挑戰,在於如何在全界各地「截長補短」,身為全世界第九大企業,製造並供給全球總需求量55%的晶片,以及超過9成最先進處理器的台積電,應當在財務上更精進,除了精算每個當地政府所給予的稅率優惠和補助外,更應該考量全世界各地的勞動成本與工作文化,把每個新廠經營地跟台灣廠一樣有效率,我們更樂見因為台積電的插旗全世界,讓每個國家都有「台灣村」。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政治國會幕僚
- 台新金與新光金合併案殺出中信金,賴政府應維護金融秩序和股東權益! - 2024 年 8 月 27 日
- 川普的保護費言論,郭台銘要負責任嗎? - 2024 年 7 月 19 日
- 從繪圖晶片到AI晶片,黃仁勳幫台灣建構的半導體國防! - 2024 年 6 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