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全球化下的風險意識

陳鴻達
512 人閱讀

近幾年來張忠謀多次針對全球政經局的新面貌發表感言,首先說台積電在地緣政之下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隨著美中衝突的白熱化,美國加強對中國的科技脫鉤,張忠謀感嘆地說全球化已死,因為地緣政治的關係。

近日張忠謀在工商協進會的演講時指出,目前全球化已經被重新定義,但這樣的演變下,還能算全球化嗎?這當中的幾次轉折,可發現張忠謀也逐漸領悟到這是大勢所趨,惟驅使全球化轉型的驅動力不是只有地緣政治而已,疫情讓大家體認到供應鏈韌性與多元化的重要性,以及全球化所加深的社會矛盾,都將塑造今後全球政經體系的新面貌。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全球化已經到了容忍的極限

德國著名的經濟研究機構Ifo在2019年5月發表一份各國經濟學家對全球化態度的報告指出,主要已開發國家的經濟學家,對全球化已經到了容忍的極限(reached the limit of acceptance)。該報告顯示,法國經濟學家對全球化持負面看法的比例高達85%;美國、捷克與奧地利也將近七成;英國與德國超過六成。但部分出口導向的亞洲國家,則對全球化持較正面態度,他們相信自己在全球分工中扮演世界工廠角色,他們的國家將受益於全球化。例如韓國高達83%的經濟學家,中國77%對全球化持較正面看法。

該報告還有一個有趣的發現,那就是對全球化的態度竟然跟對中國的直接投資高度吻合。例如美國與歐盟對全球化持保留的國家,同時也對來自中國的直接投資持批判態度。德國等對於中國投資收購該國企業,進而取得高科技,頗有微詞。這也難怪在美中衝突升高之後,中國多次以全球化的捍衛者自居,指責美國破壞全球化。

地緣政治距離甚於地理距離

日前英國正式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也許有人會問,英國又不是環太平洋地區的國家,為何要加入CPTPP?那是因為近來跨國的經貿投資認為「地緣政治距離」(geopolitical distance)的重要性,遠比「地理距離」(geographical distance)更為重要。那什麼是地緣政治距離,以及要如何來衡量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一些報告用兩國在聯合國中的投票結果,來衡量兩國之間的地緣政治距離。這兩國在聯合國各種投票立場越相近,一起投同意票,或一起投反對票,那麼這兩國的地緣政治距離越接近。反之兩個國家在表決時,都投意見相左的票,那麼這兩國的地緣政治距離就較疏遠。

IMF的報告指出,近來國際間的直接投資(FDI),很明顯地重新配置,紛紛從地緣政治距離較遠的國家,遷移到地緣政治距離較近的國家。這種新現象也將出現新的贏家與輸家,這也難怪英國要參加CPTPP,後續若有其他歐洲國家跟進,那應該也不意外。

安全與韌性重於一時的低成本

歐盟央行總裁Christine Lagarde在一場演說中表示:今日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正意味著全球經濟正在發生變化。價值體系的選擇,以及各種聯盟的組成,正在塑造全球新的經濟關係地圖。雖然目前還無法確定這將如何發展,但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全球貿易中出現了三個明顯的轉變。這些轉變包括:從依賴到多樣化的轉變;從效率到安全的轉變;以及從全球化到區域化的轉變。

當然由於通訊科技與運輸成本的大幅下降,這裡的區域化已經不再是指地理距離的靠近,而是指地緣政治距離的靠近。由於疫情的教訓,人們不再依賴線性的全球供應鏈,而是尋求供應鏈的多元化。只有多元化還不夠,另外一個趨勢是從效率到重視安全考量。由於美中競爭的白熱化,使得供應鏈在策略上必須納入地緣政治的考量,不能只追求低成本。例如美國現在的供應鏈策略就是友岸外包,關鍵的供應鏈必須在友好陣營的掌握下。這也難怪在全球各大企業的財報等公開訊息中,供應鏈轉移、產業回流和友岸外包等關鍵詞,出現的頻率越來越高。

柏林圍牆倒塌冷戰結束後,一度讓人以為將進入「歷史的終結」,天下將進入太平盛世,在全球化供應鏈的整合下,兩個有麥當勞的國家不會有戰爭。但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麥當勞退出俄羅斯,也喚醒了西方國家地緣政治風險意識。原來過去三十年的平靜,是因為地緣政治進入沉睡期,而不是永遠的終結。過去我們忽略了一些風險意識,沒有付出提高韌性與分散風險的成本,但並不表示我們永遠可以規避這些成本。

作者為台灣金融研訓院資深研究員,研究領域:中國金融、綠色金融與溫室氣體管理政策。經歷:環保署主任秘書、署長室主任,立法委員李應元國會辦公室主任,勞委會主委辦公室專門委員、勞保局主任秘書,行政院秘書長室專門委員。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