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掉舊觀念,加入「Team Taiwan」:科技人才如何在斷鏈風暴中調整?

陳詩寧
582 人閱讀

地緣政治劇烈改變,台灣學者先知先覺

不久前,許多台灣科技業從業者都與筆者一樣,每月穿梭於台灣機場和中國工廠或辦公室之間,深信這樣的忙碌節奏會持續到退休。然而,這短短的五年間情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本設想中的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加入WTO後與世界科技業的緊密聯繫,在這五年逐漸如雪花般融化。最初,美國於2018年下半年啟動了出口管制政策,通過《國防授權法》,美國首先禁止政府機關使用華為產品。接著於2019年5月,前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國企業使用可能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設備,還將華為列入出口管制的黑名單,禁止企業向華為銷售使用美國設備或軟體製造的半導體。即便在2021年拜登政府上台後,政策並未轉向,反而強化了管制力度,並拉開了一場全球補貼競賽,為美國數個重要產業祭出補助措施。

從技術、資本到人才,如今美國名校對中國、俄羅斯、中東的研究生,只要是就讀人工智慧、生物工程或資訊安全等相關領域,簽證被拒絕的情況變得司空見慣,這讓未來10至20年的中美合作前景也籠罩著不樂觀的陰霾。

相對而言,台灣學者李忠憲教授和林宗男教授,在2015年即反對紫光入股台灣半導體。這舉措早在美國政府採取強硬立場之前四到五年,引人深思。這無疑彰顯了台灣理工學者對地緣政治的敏感性,打破了一般人認為理工男只會讀書的刻板印象。同樣出身島國的日本作者太田泰彥在其著作《半導體地緣政治學》中也指出,現代地緣政治學不僅僅關注陸地和海洋的地理位置,還需關心數位資訊交換的網路空間,以及支撐這些空間背後的硬體條件,這成為霸權競爭的另一重要舞台。

新地緣政治三大戰略物資 半導體、能源及被忽視的電池

在中美關係由戰略合作轉向競爭的大背景下,掌握半導體、能源及電池這三大物資,不僅能夠使競爭對手瓦解,還能夠預防性地削弱對手的實力。有別於半導體一直是熱門話題,作為電動車關鍵零組件和能源存儲的電池技術,卻是中國另一個較不被關注的增長項目。

中國能夠在短時間內成為電池大國,是源於美國和歐洲國家對電動車產業態度的擺盪。自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制定的京都議定書,及2006年美國卸任副總統高爾製作的電影《不願面對的真相》揭示了交通工具排放對環境的威脅,低碳交通的趨勢明顯,然而,做為全世界燃油車重鎮的美國卻難以迅速改變。

在此同時,中國以年銷量3000萬台穩居全球最大汽車市場,卻抓住了節能減碳的契機。他們希望透過電動車解決長期以來困擾中國的霧霾和空氣污染問題,更希望收回由外資合資公司主導的中國汽車市場。因此一場電動車革命反而是在中國提前開打了。

從「投資換訂單」到打造矽智財企業

當中國市場的需求龐大,補貼政策引人入勝,歐美及台灣企業曾以「投資換訂單」為核心策略涉足中國。然而,中國的真實目的卻是積極扶植本土電動車產業,迫使歐美及台灣業者進行與中國合資,甚至將技術轉移給當地公司以遵守補貼條件。因此,經過十年的投入,真正在中國市場賺取豐厚利潤的企業卻屈指可數,可以說歐美和台灣的電池業者直接支持了像比亞迪等大型電動車公司的崛起。

隨著美中之間的管制高牆逐漸升起,台灣科技製造業短期內面臨市場和資金的板塊轉移,然而長期就面臨到商業模式的調整,整個產業勢必展開一場翻身再造的過程。例如利用台灣豐厚的材料研發專利優勢,在非中供應鏈打造類似半導體的矽智財企業,可能就是一條可行之路。這種模式涉及將現有技術提供客戶認證,然後再授權給當地公司,協助客戶以最適成本進行生產,最終收取客戶的授權及服務費。一顆看似微小的電池,除了正極材料外,還有負極材料、電解液、隔離膜等多個組成部分,都可能為台灣電池產業公司帶來新機遇,讓原以製造為本位的台灣科技業走向更高附加價值的矽智財企業,以應對變局。

從羨慕中國到建構自己生態系

當笨重的上市公司仍能跳舞,供應鏈中的中年人仍能轉型,與網路平台一同成長的世代,受到斷鏈後影響的問題更為深遠。

台灣平台世代見證了中國網路業最飛黃騰達也管制相對寬鬆的黃金年代,不僅人才聚合和技術演進很快速,在估值和資金取得方面也令人羨慕。

在未來由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推動的社會,無疑平台企業將更加強大,然而,平台業務實際上是由各種服務所構成的生態系統,台灣平台世代的走向,是靠近美國科技巨頭GAFAM(Google、Amazon、Facebook現改名Meta、Apple、Mircosoft ),還是中國科技巨頭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特別是在當前大型語言模型迅速發展的趨勢下,使用者透過自身網路使用參與人工智慧開發,與哪一種平台合作變得至關重要,這也似乎揮之不去的服貿議題密切相關。

本來台灣的服貿議題在公共討論中已經逐漸淡出,然而2024年選舉卻出現了令人意外的轉變。過去因為反對服貿而嶄露頭角的政治人物居然提出重啟服貿,隨後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也跟隨其後,讓人不禁懷疑。十多年前,中國提出的服貿協議已不可行,更何況在斷鏈後整體社會走向封閉的中國呢?

因為服貿不僅牽涉一般服務業工作機會,還包括金融、智慧財產權等高度敏感的行業談判。而中國服務業的本質則是全面以平台為基礎,無論是名為「智慧」、「數字」還是「遠距」、「VR」等,背後都必然以中國特色平台為支撐。主張重啟服貿,實際上是要引進與民主體制、隱私保護價值截然相反的競爭者,同時也將破壞台灣年輕一代好不容易逐漸建立的服務業生態系。

斷鏈之後,台灣科技人才的下一站,已不在中國。圖片來源:陳詩寧提供

是時候丟掉舊觀念,加入「Team Taiwan」了。曾入中國探險、歸來已是中年的我們,或許並不是太早覺醒,但總是必須站出來,為下一世代見證發聲。

作者為前電動車公司中國區總經理,現任科技公司首席行銷長,賴清德科技後援會發起人

留言評論
陳詩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