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小鎮的吟遊故事:評《致蕾絲莉》

迷走
455 人閱讀

同樣入圍這屆奧斯卡獎,相較於同樣獲得最佳女主角提名的《媽的多重宇宙》,或是同樣處理親子關係破裂與修復並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的《我的鯨魚老爸》,《致蕾絲莉》(To Leslie)在台灣上映前後雖有幾篇相關的報導和影評,但票房與討論的熱烈程度都比不上這兩部影片。

圖片來源:翻攝自IMDb

不僅於演技,風格與表現手法奇特

此外,相關報導評論往往把重點放在本片如何用特殊造勢手法,在最後一刻贏得奧斯卡提名而引發爭議,順便談到女主角精湛的演技。對影片的形式風格與表現手法則著墨不多。這頗為可惜。相較於大多數好萊塢電影,《致蕾絲莉》這部編劇取材自己母親人生經歷的小品,有許多值得台灣觀眾欣賞與電影工作者參考的地方。

本片劇情很簡單,安德麗亞.瑞斯波羅格(Andrea Riseborough)飾演德州西部小鎮的一位勞動階級單親媽媽蕾絲莉,每期樂透必買同樣的號碼,希望能中獎讓自己與幼子翻身。結果真的中了大獎。然而,意外之財帶來的不是幸福而是生活的放縱與混亂,個性外向的蕾絲莉自承是「派對女王」,得獎後縱情玩樂甚至染上酗酒惡習。幾年下來散盡家財,朋友疏遠,連兒子都遠走他鄉。劇情就從蕾絲莉因為積欠房租被房東趕走,不得不投靠多年不見的兒子開場,展開她墜落谷底後試著掙扎爬起的人生歷程。

這樣的題材很容易成為濫情的通俗劇,《致蕾絲莉》能脫穎而出,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劇本和演技。瑞斯波羅格演活了那個倔強、愛面子卻又逃避現實而掙脫不了酒癮的中年女性。不論是哀求幫助、遭拒後的翻臉破口大罵、不願面對年華老去的事實而在酒館甚至在兒子年輕鄰居家中賣弄風騷勾搭男人的模樣……她的表演不只令人信服,甚至嘆為觀止。不論表情、肢體動作或口音,都完全看不出來瑞斯波羅格其實是位英國演員。片中其他幾位演員的表現也都很稱職。演員的對白用語與情緒轉折十分吻合劇中人的身分與經歷,鮮明呈現出角色的性格與人品。

看似寫實,吟遊色彩更濃

表面上《致蕾絲莉》似乎是部寫實主義的電影,細心觀賞會發現實則不然。例如,片中的鄉村音樂配樂,詞曲往往也在敘述劇情或進行後設的評論,而有畫龍點睛之妙。曾演出《火線》(The Wire)這部偉大電視影集的黑人影星安德雷.若耶(Andre Royo),在本片飾演早年吸食LSD「搞壞腦子」的汽車旅館老闆,讓人想到西方戲劇中裝瘋賣傻,關鍵時刻卻道出真理洞見的「小丑/弄臣」。這些安排都使得本片超出寫實主義的框架,抹上戲曲或吟遊詩歌的色彩。由於和劇情緊密自然的結合,這樣的形式創意不著痕跡,毫無造作之感。

《致蕾絲莉》上片前,導演特別錄製一段向台灣觀眾致意的影片,其中特別指出這部片子是用柯達底片拍的,影像有獨特的質感,「膠捲在黑暗中投射在大銀幕上,那樣的品質是無法複製的」,鼓勵觀眾到電影院觀賞才能感受。國內媒體報導自行衍伸註解,認為這是為了「創造出粗糙真實感,更能貼近女主角心境」。然而,在我看來本片使用底片攝影的效果不止於此。

保留底片拍攝的細緻變化

在這個數位攝影時代,近年使用底片拍攝的影片確實不多。數位攝影有許多技術上的好處,如節省成本、低光源下的高感光度、後製方便等等。底片原本有動態範圍(dynamic range)的優勢,在光源反差的大的情況下,比較不會出現數位攝影那種大片反白或全黑的狀況,而能捕捉到更細緻的光線變化。

然而,近年隨著數位科技的進步,就連《神鬼獵人》(The Revenant)這樣一部外景自然光源挑戰極大的作品,都可以用數位攝影機拍攝,甚至攝影師還認為優於使用底片。隨著數位攝影的盛行,底片因需求小而拉高生產成本,一度面臨停產的危機。然而,電影界還是有底片的愛好者。《蝙蝠俠:黑暗騎士》(The Dark Knight)、《從前,有個好萊塢》(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007生死交戰》(No Time to Die)等好萊塢大片都是用大片幅柯達底片拍攝。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與昆丁.塔倫提諾等大導演甚至發起拯救底片運動,讓柯達承諾繼續生產。

數位攝影的高解析度常產生十分銳利的影像,相較之下,底片還是有著不同於數位的發色與質感。《致蕾絲莉》的攝影讓人憶起舊時在電影院中看電影的那種感覺,而呼應影片對美國小鎮的描繪。近年以美國小鎮為題材的好萊塢電影和影集,如《逃出絕命鎮》(Get Out)或《東城奇案》(Mare of Easttown),大多強調小鎮在純樸友善的表象下充滿了詭異、敗壞與歧視、暴力。

談的不是敗壞而是拾遺

這類作品所訴說的是全球化掏空製造業、種族與認同激烈衝突下的美國,小鎮美好原型的沉淪。相較之下,《致蕾絲莉》的小鎮雖然有著八卦和積怨,大多數角色都仍素樸正向,讓人想起往日那個較為美好的美國。是否,這意味著本片試圖訴說一則不特定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原型故事?

《致蕾絲莉》最受媒體注目的行銷手法,像是導演夫婦如何動員多位好萊塢巨星朋友透過社群媒體發文與私人放映會來造勢,或是試圖透過影展來翻轉影片票房,在台灣反而不足為奇,畢竟試映、包場、邀請KOL在社群媒體推薦,已經是台灣影劇近乎常規的行銷方式。

《致蕾絲莉》這部成本不到一百萬美元、在疫情期間艱難的環境下用很短時間完成的傑出作品,最值得台灣觀眾欣賞的地方,還是劇本、演技和形式創意等電影創作的基本功。

作者為學術思想雜工。學生時代就熱愛看電影,如今仍保持每週進電影院的好習慣。業餘興趣雜亂無章,偶爾從事電影與文化評論。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