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政策不該只是點綴

胡博硯
213 人閱讀

2010年中央政府組織再造拍板定案,原來設置在行政院下主掌青年業務的青年輔導委員會裁撤,依業務性質分別整併至經濟部及勞動部。而教育部為了主管青年發展業務設置青年發展署。這個署相比起教育部的另外兩個署—國民及學前教育署(國教署)與體育署來說,較不被民眾熟知。

青年發展署職權

國民及學前教育署主管國教大業,從學前教育到高中職的部分都歸該署管轄,涉及的業務之廣難以想像。體育署在懸缺一年多的署長後總算找到人上任,也可知道這個署的難做。而青年發展署依據其組織法的規定,其職權為:「一、青年發展政策、制度之綜合規劃、執行與督導及法規之研修。二、青年生涯發展之規劃、執行及督導。三、青年職場體驗、創新培力之規劃、執行及督導。四、青年政策參與之規劃、執行及督導。五、青年社會參與、志工參與之規劃、執行及督導。六、青年國際參與交流之規劃、執行及督導。七、青年服務學習、壯遊體驗之規劃、執行及督導。八、其他有關青年發展事項。」

在組織上設有公共參與、國際體驗與學習與綜合計畫及生涯輔導組三個業務組別,這個每年編列了五億元左右預算的機關何以這麼不起眼呢?體育署連同公務與基金的預算每年掌握了上百億元的款項,更別說國教預算了。何以這麼不起眼在於,青年公共參與、壯遊等事項,就目前的青年需求上面來說可能稱不上最急需的問題。

《台灣智庫》在日前作成的民調,在民調中顯示關於現行政府政策中是否有照顧到青年需求這個問題上,在1到10分的分數中止得到了5.48分,這顯然是個不及格的分數。而有八成的受訪者都認為應該提出專門的青年政策。在未來的總統大選中也有超過八成的受訪者會關心各政黨提出的青年政策。

而在這個調查中,關於提出「青年生活體驗,如遊學及國內外壯遊補助、志工交流、增加國際經驗」政策的迫切程度獲得了6.64分,看似不錯的分數,但是在其他的問題上例如青年低薪、居住、交通等政策的迫切度上來說都得到了7.5以上的分數,甚至是7.8。而對「青年婚生教養與長者照護」的政策制定迫切程度更有8.05分的分數,這份民調反映出來青年到底最急迫的問題是什麼?也就是這樣雖然青年發展署很努力地在推廣業務,但是能見度總是不高,因為青年要的是解決低薪、居住、交通與生養問題的政策。

青年問題不該只有一個機關來承辦

事實上,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在組織改造的時候何以會被降編為教育部的青年發展署,也是在於業務問題。如果以廢止前的《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組織條例》來看,主要在於工作就是就業輔導特別是海外學人返台的輔導,因為就業創業等問題多與勞動經濟部會執掌相近,最後以至於被整併。目前各直轄市及縣市政府為了宣示其對於青年的重視,也有多個縣市政府成立青年局處,例如高雄、桃園與新北等直轄市政府就設有青年發展局。而近期彰化縣政府就裁撤掉法制處設置青年發展處,不過有很多縣市政府的青年發展業務跟勞動合在一起。例如雲林、屏東與嘉義等縣。

圖片來源:翻攝自華視新聞YouTube頻道

會和勞動相結合主因在於關心青年就業創業問題,就此來說尚屬合理。不過,青年政策不僅是如此,如果就預算或者日常公文量相比,就會發現這些業務都會屬於各級政府中的邊緣。就如同,五億元青年發展署跟上百億元的體育署業務量顯然不同。

成立機關確實可以表彰首長對於該項業務的重視,但是我們目前成立的青年局處有沒有解決了青年的問題呢?青年的公共參與、國際交流、壯遊體驗當然重要,對於未來學子國際觀的培養、人生觀的養成至關重要。但我們要解決的是每年十幾萬青年學生未來發展的問題,而不是點綴式找到一群人去參加活動。如何解決青年人對於交通、居住、生養的問題才應該是重點所在。如果沒有針對問題來解決,則就算成立中央部會來主管青年業務,而青年業務還是在處理公共參與、國際交流的問題,則無濟於事。以台北市為例,蔣萬安市長競選台北市長之時的重要政見之一就是成立青年事務局,近期並宣示即將展開籌備工作,然而台北市三十歲以下青年人的失業率居六都之冠,首要問題在哪?蔣市長應該先搞清楚。

而關於青年的居住、交通、生養問題,其實所涉及的問題還是跨部會的,但由於關注的年齡層不同,因此在政策制定上還是會有世代差異,這點也必須要進行溝通。例如在青年就業上來說,剛畢業的大學生進入職場的問題,跟再就業者要面對的問題勢必不同,重要程度無法量化,但卻必須要對症下藥。居住需求上面也會因為年齡、結婚與否而有不同需求,處理起來必須要知道政策的標的到底是誰。

所以青年業務很難集中在一個部會處理,因為勞動、就學、居住等分屬不同部會執掌。而應該以這個世代為中心,提出解決該世代交通、居住、生養與就創業問題的政策。但跨部會的整合上面來說,中央還是應該要有主責者或者是主則的機制,否則只會讓各部會不同調,甚至無法提出整合的青年政策出來。最重要的是,莫把青年政策當點綴,否則只是事倍功半。

作者為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

留言評論
胡博硯
Latest posts by 胡博硯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