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斷裂與連續:評《現代醫學在台灣》

李尚仁
799 人閱讀

書名:《現代醫學在台灣》

作者:范燕秋主編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時間:2020年4月

近二十年餘來,醫學史在台灣是個發展相對蓬勃的學術研究領域,投入的學者和研究生不少,研究成果亦可觀。就一個過去在史學界相對邊緣的專門領域來說,這種狀況不只反映學界潮流,也和醫學在台灣社會的地位、重要性與文化能見度有關。然而,學界成果大多分散發表在專門的期刊,少數帶有通史性質的著作則較老舊,對台灣醫學史有興趣的一般讀者和入門者可以選擇的好書並不多。

由范燕秋教授主編的本書是臺灣大學出版中心的「台灣史叢論」之一。策劃此書系的王泰升教授在總序中表示,這套書的目標是「描繪出更細緻的台灣整體歷史圖像」、「將學術作品推廣至一般社會生活」並要為「台灣學研究奠基」。那麼讀者從這本書可以看到怎樣的台灣醫學史圖像呢?

本書主題是「現代醫學」,因此各章主題大多是「西醫」。一般通俗敘述往往將傳教醫療、日治時期與國府統治時期視為西醫引進台灣持續發展的連續性歷史,本書卻呈現出更多的分歧與斷裂。呂佩穎與賴淑芳撰寫的第一章,對打狗海關醫官梅威令(W. W. Myers, 1842-1920)試圖在慕德醫院建立醫學校的努力,做了詳細的考察,指出此一創辦英式醫學教育體系的嘗試,時間上還早於被視為是香港大學醫學院前身的香港華人西醫書院。由於梅威令透過大英帝國的醫療網絡尋求教學資源、建立考試制度(學生先後前往香港、上海等地應試),因此這個醫學校雖然很快無以為繼,卻可能對香港華人西醫書院的創設有示範作用。

從第二章起的多篇論文主題皆以日治時期為重心,這多少和近年台灣醫學史研究的重點有關。學者常借用英美學界「殖民醫學」的概念來指稱日治時期的現代醫學,但日治醫學究竟有何殖民性格?顧雅文的瘧疾防治史研究就頗能說明這點。二十世紀初兩大防瘧策略的「對蚊法」主張防治重點在於撲滅瘧蚊;「對人法」則主張普遍對疫區患者進行奎寧治療甚至施予預防性投藥,以截斷瘧原蟲繁殖傳播來防治瘧疾。

過去認為日治台灣採取的是「對人法」,但顧雅文結合細緻的史料爬梳與地理資訊系統(GIS),指出此說有偏誤。台灣殖民當局使用了兩種策略,但「都是以保甲制度下強力的管理機制做為前提」(頁107),而且防瘧政策也非普遍實施,而是將重點放在日人聚居市街區以及官方經營政策要開發的區域,疫情嚴重程度倒不是最主要的考量。

換言之,瘧疾防治和殖民統治的政治需求與經濟利益密切相關。本文可說以個案研究來說明何謂具有日本帝國特色的殖民醫學。

日治時期建立更有系統的醫療體制雖然也是「西醫」,其德式教育體系卻和傳教士與海關醫官引進的英式體系有相當的差異,而近年的研究也指出英美醫療傳教士和日本殖民當局之間的張力。若說政權交替帶來制度上的轉變是形塑台灣醫學發展的一大外在力量,那麼師生關係與醫界派系等人際網絡則又是另一股重要力量。

劉士永的文章是他的專書《武士刀與柳葉刀》的摘要版,指出德國細菌學大師科霍(Robert Koch, 1843-1910)傑出的日本弟子北里柴三郎(1853-1931)與東京帝大的不和與鬥爭,如何導致其門生轉往台灣、朝鮮與滿州發展,而這批人又如何影響了殖民地的醫學發展。

范燕秋討論日治時期台灣人腳氣病的專文,同樣深入說明日本醫界對於腳氣病病因的爭論,尤其是主張細菌感染說與主張食物營養素缺乏說的兩派鬥爭,如何形塑當時台灣腳氣病的治療與預防。日本學者飯島涉的〈大鶴正滿與臺北帝國大學〉是全書唯一一篇翻譯文章,敘述這位在台灣成長受教育、在中國戰場擔任過軍醫的灣生寄生蟲學者戰後在日本的醫學事業,為本書帶來重要的後殖民研究向度。

戰後台灣醫學又經歷大轉變

根據葉永文等學者的研究,國府接收台灣之後,美式醫療體制也在美援推動下取代日德體制,杜聰明離開台大是這個轉型過程的代表性事件。除了臺大之外,樂生療養院是另一個從日治延續到國府的醫療機構,且近年因為院民權益維護與建物文化遺產保存議題,掀起強烈而綿長的運動,成為許多優秀年輕人意識覺醒的社運洗禮。本書收錄范燕秋對樂生療養院的研究,探討台灣的癩病醫學研究與防治政策的轉變,以此個案深入討論從日治到國府,醫學上出現的延續與斷裂。

戰後另一個重要發展是國際組織對台灣的醫療援助。張淑卿的研究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於一九五○年代,在台灣護理專業發展過程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許宏彬則說明了免疫學這門專科在台灣建立的過程,國際援助和學術外交所發揮的作用。過去認為台大體系與國防/陽明─榮總體系強烈的競爭與緊張關係,是戰後台灣醫學的重要特徵。許宏彬的研究卻指出這兩個體系在免疫學領域密切的交流與合作,而大異於一般刻板印象。筆者所知,其實兩大體系過去在解剖學也友好合作交流。我們需要更多這類細緻的個案研究,以描繪出台灣醫學史豐富的圖像。

本書收錄雷祥麟的〈杜聰明的漢醫藥研究之謎〉也是富有深意的研究,該文探討杜聰明對傳統醫藥的科學興趣,以及他所提出但未能實現的漢醫藥研究方法,進而探討傳統醫學的現代性。目前主要的傳統醫學體系,不論是中醫或是印度的阿育吠陀醫學,都會強調久遠的歷史傳承和古老的醫學經典。

近年醫學史的研究成果則強調這些「傳統醫療」其實是相當晚近的產物,是當地社會遭遇現代西方醫學之後「發明出來的傳統」。雷祥麟一系列的研究就旨在說明今日的「傳統中醫」是如何在清末與民國時期誕生。從這角度來看,台灣的「中醫」又如何?也是種發明出來的傳統?類似雷祥麟描述的「非驢非馬」混種?這個課題頗值得進一步探究。立法院長游錫堃日前提出將中醫「正名」為「台醫」或「漢醫」而遭到譏評。但從近年對「傳統醫學」的史學研究成果來看,游院長的提議並不見得荒謬。

本書是論文選集而非專著,文章選擇除了代表主編的學術眼光,也受到其他因素的限制。例如,台灣精神醫學史是近年熱門的研究主題,精彩論文不少,但本書並未收錄任何一篇。不過這是為避免重複,因為該領域學者不久前已經編輯出版了《不正常的人?台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精神科學與近代東亞》等書。不過就本書的定位而言,主編若能撰寫一份台灣醫學史大事年表,對讀者會更有幫助。

本書的校對也還有可改進之處。例如大清帝國海關總稅務司Robert Hart的名字被譯為「哈特」(頁27-28),但他早有通用的中文名字「赫德」。流亡蘇聯遭史達林恐怖肅清槍斃的東京帝大左派醫師國崎定洞(1894-1937),註腳提到他的卒年是正確的,內文卻誤植為1934年(頁129)。希望再版時能訂正這些小瑕疵。然而瑕不掩瑜,這本書收錄的精彩論文以及書末所附非常有用的「延伸閱讀書目」,對於想了解台灣醫學史的讀者會是很有價值的門徑指引。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主要研究興趣是現代西方醫學史與科學史,尤其是英國熱帶醫學史與傳教醫療史,並致力推展西方醫學史的研究與教學。代表作是《帝國的醫師:萬巴德與英國熱帶醫學的創建》。


留言評論
李尚仁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