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孟加拉學者沈恩回憶錄《家在世界的屋宇下》,溫暖睿智,回顧加爾各答附近小城童年。小學時惡霸同學欺負瘋顛男子,他救了下來,聽男子說一個月沒吃飯,才知道人會餓到神智不清。宛如小說《憤怒的葡萄》無望的大遷徙,遠處饑荒逃經此地的流民,幾個月間從涓涓細流變海嘯,只因聽說加爾各答開倉賑濟而來。抵達才知道英國殖民政府見死不救、沒要賑災,可是後頭不知情的災民還在湧入。
家族收留十五歲的難民孤兒,後來陪著沈恩長大,在他家做了四十年的男僕桃姐。外婆每天給沈恩菸盒裝滿白米,上學遇有難民乞討時給人。外婆囑咐他限每人一盒、不可多給,才能分配給最多人。外婆教他資源配置,沈恩的福利經濟學由此開始。長大赴劍橋大學三一學院讀博士,回加爾各答教書,又任教哈佛大學,回劍橋三一學院當院長,本書娓娓道出學思歷程的珍貴啟發。
●
國片《返校》描述白色恐怖時期地下讀書會,教師帶中學生讀禁書《漂鳥集》「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果實/卻並不要求什麼報酬」,叫人謙卑為何是禁書?因泰戈爾支持初期的印度獨立運動,所以被國民黨政府查禁(一說是因該譯本的譯者鄭振鐸而被禁)。泰戈爾父親是富裕婆羅門、印度教領袖,泰戈爾留英讀倫敦大學,回印度專事詩文。詩集原本只是送一位英國朋友欣賞,朋友送到詩人葉慈手上,葉慈驚為天人,潤稿、寫序、推薦出版,捧為西方文明迷惘失落時「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東方靈性導師,洛陽紙貴。
泰戈爾橫空出世,次年就榮獲諾貝爾文學獎。黃袍加身卻不開心,寫信向好友傾訴「像荒地突然長出一朵花來,即使那朵花根本平凡無奇,眾人還是會讚嘆不已」,嫌白人捧他純屬東方主義。初看我以為他有假冒者情結,後來覺得他這看法還蠻實在的。
●
泰戈爾因為反對死背而辦體制外學校,強調接觸大自然,注重音樂教育。力邀該好友來當老師,就是沈恩的外公。沈恩的爸爸在達卡教大學,於是沈恩就被送到外公家,上泰戈爾辦的小學。因為是大名人泰戈爾辦的學校,週會演講人有聖雄甘地,有羅斯福總統夫人愛蓮娜。冠蓋雲集就好像市議員厲耿桂芳接班人、姪女耿葳曬出十歲跟基努李維、安室奈美惠、麥可傑克森合照。
沈恩回憶八歲時,蔣介石將軍代表同盟國訪問該校,全中文演講一個半小時,沒翻譯。學生當然聽不懂,就在底下聊成一片。我想起港片《宋家皇朝》裡,吳興國演的蔣介石一身戎裝,會議喧嘩中不耐地敲桌喊「秩序!秩序」。若不是蔣公外交任務在身,這群小屁孩不守秩序可是要殺頭的蛤,皇恩浩蕩你們懂不懂啊。演講後,小沈恩奉命陪校方、貴賓喝茶,讚歎蔣宋美齡英語流利,明豔動人,美若天仙。
等下,事情不是小孩想得那麼簡單。蔣宋美齡喝茶都居中翻譯了,可是演講她偏不翻譯。張戎《宋氏三姊妹與她們的丈夫》說蔣公日記裡她就常找機會整他,這次不知道又哪裡惹到她,就讓你個土包子難看,看你下次還敢不敢。就算有翻譯,小孩聽了還不是睡著,哼,省省吧。於是一想到這就鼻孔噴氣的夫人悠閒坐在一旁,冷笑欣賞台上講半天沒人理的慘狀。
被突襲的校方,喝茶時為沒翻譯道歉,她笑盈盈翻譯說蔣介石沒生氣。真是蛇蠍美人笑裡藏刀,我看他氣炸了。威風凜凜的蔣介石將軍,淪為《無聲》裡的聾啞少年,有口難言,瘋狂打手語,卻被手語老師蔣宋美齡故意譯成相反的意思,你奈我何,徒呼負負。好加在是在印度出糗,國內沒人知道,蔣介石絕沒想到,台下八歲的小屁孩沈恩,多年後會寫回憶錄不小心爆他的料,還被臺灣給翻譯出版,可喜可賀。
●
泰戈爾如流星一夜成名,又很快被英美文壇看成「只是Peter Su」形象殞落。詩人艾略特原本欽佩,後來失望。哲學家羅素討厭泰戈爾開口句句神祕格言,一團不知所云的糨糊,都是話術,根本什麼也沒講。其實泰戈爾在印度人心目中,是科學理性務實的印獨工作者,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為抗議阿姆利則大屠殺,拒絕受封騎士。拒絕英王封銜,當時乃空前之事,人家是武統戰狼,他是印獨戰象。到了西方,卻被葉慈這個王牌製作人秋元康打造成金句連發的高僧隱士,深山雲霧繚繞中的拐杖仙人,大白鬍子,鷹眼清瞿,一身白衣,療癒系教主。
就連甘地「不合作運動」號召用傳統紡車抵擋英國織布廠,被泰戈爾一襯托,也變得像古風網紅李子柒推磨一樣可愛,像《一条》報導的極簡仿古時尚一樣迷人,把印度變成了賞心悅目的潮牌。外公告訴沈恩,泰戈爾一開始受寵若驚,欣然從命;但被賴以走紅的人設給拖累,想糾正誤會時已定型,自己也不知怎麼甩掉偶像包袱。泰戈爾私下抱怨西方文壇「像一群醉漢,最怕突然清醒」。但泰戈爾倒也沒公開嗆過聲,眾人皆醉我裝睡。泰公,太難了。
被華而不實的流量人設牽著鼻子走,骨子裡就是去政治化、避開英印殖民矛盾。好比台港大馬明星北漂發展,享受統戰紅利,就必須入統戰行列,微博即時轉發「祖國我愛你」,否則小粉紅會舉報你台獨。那麼自己承認台獨會發生什麼事,自毀人設就是打破飯碗,順便砸爛祖國廣大粉絲的歲月靜好,概括承受統戰負債。要站著把錢掙了,那是泰戈爾不敢想的事。
殖民有紅利就有負債,沈恩探討英國殖民功過,功在輸入大量英國書籍與世界文化。孟加拉文人都看英國英文書籍,透過英國的眼睛看世界,衝撞印度深厚傳統,激盪融合出光芒燦爛的孟加拉文藝復興。但英國人不學孟加拉語,所以只知吉卜林的印度奇譚《叢林故事》、佛斯特《印度之旅》,看不見孟加拉文藝復興。沈恩列出一長串孟加拉偉大的作家、詩人,抱怨英國人都不知道,這些人到現在我還是沒聽過。一陣寒風掃過,颳得我挫賽,意識到當年我會讀泰戈爾,也是因為葉慈力挺。英國人看不見的,我也看不見。這就是文化霸權的隱形宰制。
英國總算看見了泰戈爾,但仍以英國想要的方式看見他、以英國想要的方式讓他被世界看見。抽離印度受殖民壓迫的脈絡,泰戈爾詩中那些忍耐、轉念、正向思考、活在當下,就顯得虛幻空洞,令不明就裡的英國作家紛紛開噴。像李小龍在好萊塢演《青蜂俠》主角的助手走紅,雖然只是配角,昆汀.塔倫提諾《從前有個好萊塢》還是會酸李小龍名過其實,自誇能打敗拳王阿里,白人主角布萊德.彼特卻毫不費力打爆他,海放東亞之光,上片後逼得李小龍女兒李香凝出面抗議。沈恩就是李小龍家屬,多年後仍為西方誤解泰戈爾抱屈。
泰戈爾的兩首詩,分別成為印度、孟加拉國歌,全世界沒第二個詩人有此殊榮。好像蔣介石,在國內沒人比他威;但在英美就受制於詮釋,葉慈像蔣宋美齡,看老娘心情愛怎麼翻就怎麼翻。泰戈爾再怎麼跳腳也拿人家沒輒。
那麼,英國對殖民印度歷史的詮釋權,被殖民者有辦法動搖它嗎?
●
沈恩長大後研究童年目睹的饑荒,發現不是糧食供給不夠,而是需求遽增,因為廣建機場等軍事設施、大批工人、各國軍隊進駐。孟加拉媒體以為弊在缺糧,怪政府不進口;其實不缺,是窮人薪水低到買不起糧食挨餓。既可以預期,政府也可以及早免費發糧濟貧。但英治政府只怕城市叛變、規定糧商必須低價賣糧食給城市居民,不管鄉村死活。只知道封鎖新聞,一遇暴亂就拿出異議人士黑名單,大肆「預防性羈押」,沈恩一堆叔伯舅舅被抓、爸爸被贓。所以英治期間常鬧饑荒,據傳三分之一孟加拉人口死於饑荒。英國從治印失敗中修正,才確立後來的殖民地管治模式。印度獨立後,第一建立英式民主,第二新聞出版稍微自由了,所以一傳出缺糧跡象就撥糧調控,從此沒再鬧過饑荒。
日治臺灣也是盛產米、糖,但國府接收後,糧食一船一船賣到上海,通膨、失業、貪污,臺灣魚米之鄉竟然饑荒肆虐,美國駐台人員看了都嚇死。本書就像《自由的窄廊》引用新華社記者楊繼繩《墓碑》調查一九五八到六二大饑荒,說明大饑荒是毛澤東專斷搞出來的結果,饑荒多數是人禍,它是獨裁專制的產物。
沈恩感嘆,雖然英治建設印度,但一六○○年設東印度公司時,英國佔全球國民生產毛額1.8%,印度22.5%,英國殖民吸乾印度壯大自己,印度則從全球第一生產國淪為饑荒貧窮,數字逆轉。英國殖民的遺產是民主制度、法治管理、鐵路建設、商業法規,能出貨賺錢的事,樁樁件件辦得很用心;但學校教育、公共衛生,榨不出錢的事情,除了放爛沒有別的。
我覺得英國殖民印度,像農家對待豬,小孩因為幼豬可愛而當寵物養、養大不肯殺,農民為免麻煩,買來幼豬先取名為火腿、香腸、培根,英國建設印度的態度就是「你就是火腿。火腿,來吃飯囉」。英國全民識字,但英治印度的成人識字率低於15%,平均壽命僅二十三歲。郭台銘說民主不能當飯吃,可是沒民主不但沒飯吃,不識字、沒有新聞自由,被弄到短命還不知道為什麼。英國對待本土和殖民地是兩套標準,民主未在印度實施,印度看得到、吃不到。是英國結束殖民後,印度脫離鐵腕,才得以建立民主。
泰戈爾那一代沒跟英國讀者說出口的事情,孫子這輩的沈恩接棒,終於向世界說了個透。
以前我要去印度,被警告,外面水不能喝,只能喝飯店高級瓶裝水,否則會烙賽烙死。奇怪,印度人喝了難道就不會烙賽嗎。看了公廁被轟炸的慘狀才知道,還是會。原來英國殖民不做公共衛生,窮人烙賽居然也是殖民負債,一九四七年就獨立了還欠到現在,階級內化到理所當然只有城市有清潔飲用水和污水處理系統,無異於當年英治政府面臨饑荒時只管供應城市低價糧食。印度今年成了全球人口第一大國,崛起在望,目標是二O二四要為鄉村每戶供應自來水。
●
沈恩讀總統學院時,最愛逛附近書鋪翻閱新書,沒錢買,把達斯.笈多書店當圖書館用。老闆不但不趕人,還摺報紙包書套以防損毀,讓沈恩借閱一晚。我要哭了,怎麼這麼好。他朋友問老闆為何縱容窮學生看白書,老闆反問:若要海削一頓我幹嘛不去賣珠寶,老子來賣書就看開了加減賺啦。
沈恩的外婆是接生婆,把沈恩一手帶大,細心照顧她腦麻的妹妹一輩子,養一堆孫子孫女,流浪動物也不放過。有一天外婆獨自在家,摔下樓梯昏迷。流浪狗每天固定樂呵呵甩著舌頭來蹭飯,這天一看不對,衝去隔壁喊沈恩他媽。不好了,阿婆出事啦。媽媽看狗來回狂吠、嗚嗚急得快瘋,終於起疑,跟著狗過來,才發現外婆躺在地上。醫生說是中風,再晚一點就救不回來了。靠著狗狗的行善多活六年,外婆福壽雙全吃到九十幾歲。文章華國,詩禮傳家,養成沈恩對行善的信念。
在探討殖民社會貧窮饑荒百年悲運的同時,沈恩記述身邊無數這樣的暖心小故事,時時讓讀者哽噎中緩過一口氣。他說歐洲的社會契約論,解釋行善是「因為你付出,所以我也付出」,有條件的交換。佛陀、耶穌卻說,即使別人不付出,自己也該付出。
行善不是交換,是贈與。我想這是解殖翻身做主人重要的一部分,不是在壓迫下弱肉強食、弱弱相殘,買辦兇狠圈租,奴隸爭搶免費資源;而以主人身分節欲自制、互相款待,重建公共空間的環境品質。如果付出只會被搭便車占便宜的人笑你太笨,人們就不喜歡付出,那麼即使法制解殖,也會實質變回殖民地。
對善的信念,他用一生的研究去實踐。諾貝爾博物館要展覽沈恩的物品,他選了從學生時代騎五十多年的老單車。他曾騎著這輛車跑遍饑荒偏鄉,調查性別歧視「有飯兒子先吃、女兒先餓」,單車後載了磅秤,一一記錄村中五歲以下的男女體重。抓小孩會被咬,助理怕被小孩咬,他則練成了不被咬傷的秤重絕技(獸醫嗎)。又騎單車到附近村子為失學孩子開夜間補校,老師同學他都載,前管上都得擠一個。如今他已九十歲,但在書中彷彿他仍單車輕快一溜騎過無情大地,載滿了有情眾生,翻山越嶺。在戰亂貪腐中搖搖晃晃快要解體,卻哼著歌滿懷壯志向前,要為萬世開太平。
作者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明日報》、《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職寫作。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帽田雪人》、《愛比死更冷》等書。
書名:《家在世界的屋宇下:諾貝爾獎經濟學大師阿馬蒂亞.沈恩回憶錄》
作者:阿馬蒂亞.沈恩(Amartya Sen)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時間:2024年1月
- 村上春樹落選:諾獎從來不是零和遊戲 - 2024 年 10 月 14 日
- 《魔法阿媽》之爭:孤獨的孩子習慣一個人跳傘 - 2024 年 9 月 30 日
- 還我阿北運動:約好的棲身之地卻在夢中遺失 - 2024 年 9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