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m Taiwan 3.0:全方位思考太空發展、網路科技和國家安全

陳詩寧
1.9K 人閱讀

無法現場轉播的中國太空事業 背後有難言之隱

選舉倒數三天,一枚來自中國的火箭激起了國家警報。原來正常搭載衛星的這支火箭發射要通過台灣南部海域,因為顯示發射路徑偏移,預計會經過台灣南部領空,因而觸發台灣防空系統,引起民眾一陣驚慌。

圖片來源:翻攝自華視新聞YouTube頻道

正確來說,這次警報針對的確不是英文指稱的飛彈,而是搭載衛星的運載火箭。根據了解,這枚在中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的長征2C火箭上,裝載的是愛因斯坦探針衛星,探測器的重量約為1400公斤,要被發射到600公里高度的低軌道上,酬載儀器是軟X射線高靈敏度望遠鏡。

該火箭最後殘骸落區不是台灣,而是中國湖南地區,之前中國太空事業發展過程的確不無令人疑慮之處,火箭掉下的殘骸曾有致死事件,也觸動了張贊波拍攝紀錄片《天降》成為中國最優秀的獨立紀錄片之一。但這次事件背後不可忽視的是,近年來中國火箭發射頻率之高,也正式進入台灣一般民眾的認知。

根據民間社群自主開發的「火箭發射時刻表」顯示,2023年全球共發射成功太空火箭共214次,比2022年為178次增加36次。按照國籍來分,美國成功發射111次,中國成功發射66次,隨之而來的入軌衛星數量更較之前倍增,也引起環保人士對於太空垃圾的疑慮。

但為什麼之前衛星發射不引起民間注意,近年來卻廣為人知?最大的推動力量應該是美國一批具網路科技背景的商業公司加入太空事業,網路科技人的產品開發、生產排程管理,近十年來已大幅改造了上個世紀以來的人類太空探索。如今衛星火箭發射就像飛機航班透明,甚至在疫情期間也照飛不誤。而且新世代的太空創業家發現這是自帶流量的事業,紛紛進行自力轉播,不勞煩任何傳統媒體作業,時至今日對於阿姆斯壯登月神話的捕風捉影已不可能再發生。

這是網路科技帶來的正面意義,傳統屬於國家科研領域的天空被網路新世代破圈了。網路科技讓民間社團的追火箭族與傳統天文追星族並列,讓新世代能第一時間就能參與和他們未來息息相關的太空事務發展。

然而,網路科技、資訊公開帶來的第二層挑戰是,事實與認知將在網路上被所有人公開討論,而由於專業背景、立場角度的不同,帶來的紛紛擾擾也難以避免。這本是現代資訊社會的必要討論過程,但隨即也會面對攸關國家安全的機密議題,例如國防部應不應該要公布警報發布標準?如何公布才不致與為台灣帶來未來防禦上的困難?畢竟在敵意環伺下,己方國防決策完全透明是危險的。

然而,網路科技帶來的第三層啟示是,新世代必須帶領社會,去解讀任何貌似公開資訊的隱藏訊息。例如當歐美甚至印度的每班運載火箭,大多任務名稱、任務描述、發射單位都一目了然,甚至發射日天氣概要、發射直播連結都寫得清清楚楚,讓任務成功或失敗或延遲都在世人面前無所遁形。同比中國去年的66次火箭發射,其發射單位、任務描述和發射情形許多都模糊帶過,尤其軍方任務和科研任務無法清晰辨別,在太空通訊科技介入現代戰爭已不是秘密的時代,更令觀察者狐疑,中國近期發射衛星頻次如此之高,難道每班都是科研任務嗎?

如果日前的火箭發射是如現代國家標準,從第一分鐘就如實轉播,任何遲延或失敗都在大家面前,想必鄰國的誤會不會發生。但可想而知,在只准成功不准失敗的專制政治文化裡,常常是成功了才能發布新聞舉國叫好,這也讓中國的太空事業蒙上一層厚厚的霧紗。

太空科技帶來的全球競逐,需以中國的電動車發展為惕

無論中國的企圖心為何,太空發展已經是國際最新的國力競逐目標是不爭的事實,美國及歐盟投入大量資金來發展太空產業,也不乏中國背後緊追的陰影。筆者是從在電動車公司工作期間開始關注到太空產業發展,不由得聯想到中國電動車的「彎道超車」夢想透過精準的電池策略其實已經獲得一定程度的自我實現。

和電動車產業相同,太空產業也是典型的產業創新領域,意味一連串的新事物同時發生,如電動車為傳統汽車帶來的不只是動力的更換,還有人車介面的徹底變革,新太空產業的小型衛星應用帶來的全球6G通訊,為傳統製造業提供的新太空可靠度應用標準,為人類在地球上生活的傳統生活─生醫、建築、食品提供新場域 ,的確會帶來綜合國力的大幅躍升,遠遠大過電動車產業的單一層面影響。

所幸太空產業和電動車不同,並非單一材料技術可以壟斷。而太空產業發展的路徑,也遠遠不是從天文切換到火箭、火箭切換到衛星,比數量比拳頭如此簡單,而是質性的比人才比合作,比國家支持、背後法制及最終吸引的商業資本投入。

可以看見,民進黨在這兩任任期內強化了太空中心的角色,在足夠的資源發展藍圖下,國家太空中心更像是全面對接太空場域的系統整合(SI)角色,可上下串聯各種軟硬體、各家商業化公司加入,不管是 AI Data 晶片發射都可以整合進去,著實與 NASA 推出的 CCP(Commerical Crew Program)有呼應之處。

另一方面,為了強化台灣發展太空產業的競爭力,2021年台灣也成為少數通過太空發展法的亞洲國家,將官方、學界、產業、研究、新創、法律界甚至民間社團,都一起帶入未來的創新氛圍。

民間資本雖然短時間躊躇不前,但這兩年來也有用高溢價投資新世代太空新創的大型公司率先投入,相信會帶給台灣投資人啟發。畢竟能像太空產業這樣有新產品、新設施、新夥伴、新生態、新場域,值得所有新舊經濟的產業成員踏進來的產業,在我們可見的未來應該只有唯一。

小國的太空產業發展為新世代開創多元創新機會

現在的太空產業,和1960 年代最大的不同,是如今新世代走在與 AI 大量結合的數位時代,資訊高速的傳遞,帶來更多的商機與想像,有如過去科幻電影《星際效應》中,我們常見人類走到星際邊緣去尋找外星生命,現在本身就自帶濃濃 AI 氣息的太空產業要去太空尋找什麼,會發現與創造出什麼新的事物呢?令人期待與興奮。

而有太空夢生在台灣的新世代,也不必向前輩一樣眺望NASA作為唯一的職涯發展。畢竟像台灣一樣在大國之間的小國如荷蘭與盧森堡,已經是台灣可以參考的小型太空國家發展範例。前者是以半導體設備著稱的荷蘭,立基在製造業優勢上,以生意進行太空交流合作。後者是以顧問諮詢業見長的盧森堡,以交流合作來進行具體生意。用新世代的破圈思考,我們的下一代都可能不只是讀「小王子」這本書,而是旅行在星站間的小王子本人。

至於你/妳呢,你/妳要勇敢看向天空,還是要做那個在地面上指指點點的人呢?你是要活在強大鄰國陰影下,還是要積極去尋找能擴大天空的夥伴呢?當收到下一個警報,你是要咒罵政府還是要機警辨別警訊呢?

畢竟無論我們能走多遠,台灣是我們唯一的地球家園。

作者為前電動車公司中國區總經理,現任科技公司首席行銷長,賴清德科技後援會發起人

留言評論
陳詩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