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am Taiwan 2.0:看見雨林經濟不同「生態圈」,向新世代學習破圈思維

陳詩寧
631 人閱讀

2024年選舉進入倒數計時,雖然許多人的關切集中在兩岸問題上,然而,根據《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12月4日的分析,年輕選民在這場影響深遠的選戰中扮演關鍵的角色。在「沒有特別討厭哪個政黨」和「沒有非誰不可」的選民中,年輕人是多數,環顧周遭同事話題,除了股票漲跌之外,科技族群則是一貫保持沈默。

此次三組候選人賴侯柯都不是科技人,甚至不是經濟人,在論述「世界已經不一樣了」似乎少些力道,這也許是年輕世代和科技族群對選戰冷漠的原因之一。但每天早上打開手機,因為貿易戰、因為供應鏈重組、電子廠從中國撤資回台,所帶來的曲線消長起伏是如此直接,反應了背後赤裸裸的現實:中國今年的外商直接投資(FDI)淨值為負,撤資比增資還多;但相反的,台灣的外資投資再創高峰,2022年外資投近資總金額創15年新高,節能減碳和綠能投資帶來許多新就業機會。

如果不談兩岸、只談經濟,對現在正攻讀科技或已投身科技的科技人來說,台灣只能更進一步脫離中國桎梏,選擇一個「向前走」的路線,而非走回頭路。但對追求連任的執政黨來說,這樣的主張卻嫌不夠,要回答的是我們現在面對什麼挑戰,更是要怎樣做讓我們的未來更好?

因此執政黨提出的創新創業雨林生態系,目標5年內創造2萬個新創就業,新創投資金額每年達1500億元,10年內讓台灣成為創新解決方案的淨輸出國雨林。這個願景立意頗佳,但究竟如何幫助到年輕人,在實際執行的時候還是需要進一步思考。

圖片來源:翻攝自賴清德臉書

不只大樹和巨蔓,也要看見雨林經濟的獨立灌木層和地面蕨類層

在雨林生態系的想像下,如果製造業是樹,平台業是蔓,那旗下還有為數眾多的獨立灌木層和整個生態調節息息相關的地面蕨類層需要關注。每個商業時空的資源和條件迥異,每個世代的成長背景和心態也差很多,似乎不能以鼓勵新創一帖病除。

當70後的供應鏈世代隨著大廠撤回台灣再次佈局,80後的平台世代隨著AI發展再次關注美國科技巨頭,還有許多去中心化、強調社群參與的小灌木層,他們有以社群為活躍平台的意見領袖YouTuber,也有隻手撐起一片天的微型電商。比起70後在大廠巨樹庇蔭下的供應鏈世代,80後依靠大型網路公司生存的平台世代,這些獨立生存的90後世代更加強調獨立行動,他們的創新行動也更加多樣化。

要思考的是,這群僅僅是利用網路環境,重點是創造自己商業模式的新世代,他們認同的社群價值和傳統的國家社會概念有何重合之處?比如在稅務法規的簡便,對於網路整體環境詐騙行為的管制,在AI世代對於音樂、影片、圖片等素材的清晰版權規定。在制定如何收集、處理、儲存使用者數據的相關法規時,如歐洲的一般數據保護法(GDPR),社群世代也應該是優先的諮詢對象。

順著灌木層再往地面,可以看見台灣各地角落昂然挺立的鹿角蕨們,他們是遍佈台灣各地的地方創生世代和從微觀來解決環境問題的綠領工作者。即使在偏遠地區如賴副總統老家附近,突然冒出一間在地手沖咖啡店和兩三個穿著正式服裝的咖啡師也不足為奇。

要思考的是,這個直接讓台灣變得更美好的世代,包含被美好環境從各地吸引來數位遊牧的自由工作者,他們所守護嚮往的環境,如何能夠自給自足、不要被商業壟斷大規模破壞?年輕世代已有足夠數位技術例如架構在線預訂和行程管理系統來做經營管理,地方政府是否可抗拒曝光誘惑,從標案源頭限制非在地團隊介入。同時,協助在地團隊為當地民眾提供更多培訓和就業機會,鼓勵企業和地方建立長久的體驗和回饋關係。尤其在傳統農村和漁業地區,補助年輕團隊保存並改進傳統農漁業文化。

與其指導年輕人如何輸出,不如向新世代學習破圈思考

以上都是政府統計不曾關注過的年輕族群,這群看似遊牧民族的新興就業族群表面上是散漫的一群,但他們的動向卻敏捷具指標性。

主計總處近日公布了「111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統計」,在疫情結束之後,去年(2022年)國人赴海外工作人數回升達到47.3萬人。值得關注的是,國人赴中國大陸工作人數雖然仍是最多,達17.7萬人,但占比已經降至史上最低的37.5%,相對而言,赴美工作人數達到10.3萬人,占比21.8%,創下新高。這也與台商投資趨勢吻合,2022年台商在新南向國家的投資金額53億美元,已超過在中國大陸的投資金額50.47億美元。這顯示台灣的新世代正在邁向更為開放、多元的國際化工作環境。

然而,雖然美中斷鏈的經濟板塊化,看起來台灣忽然好像又得天獨厚了起來,但這不代表過去製造業的加工製造外銷策略能夠複製。去期待台灣成為創新解決方案的淨輸出國,不如期待去觀察更小的國家如盧森堡,是如何一步步從鋼鐵製造業變成歐盟級金融業,現在轉型資訊業與顧問業,甚至也是太空金融的重鎮。

因為轉型的關鍵在於新世代身上,當年輕人可以透過網路交友提高自身國際的流動性,與其告訴年輕人什麼地方可以去,什麼地方不能去,不如向年輕人學習破圈思維。

對於習慣幫全世界代工的50後、60後、70後,因為身邊都是工廠,就覺得這個世界都是工廠,動輒要去幫全世界代工,要跟世界溝通只能靠輸出;但對於從小就在網路上的80後、90後、00後,世界就在手指上,只是需要不斷破圈成長,從毛毛蟲迭代成蝴蝶成老鷹。

50後到00後科技人,世界觀的多元成家與共識協作

在全球化可快速流動的世代,「國家」要成為一個眾人願意共同守護的家,並不容易,尤其各科技世代生態層有不同的利益想法,彼此之間的差異可能遠遠大過不同國家同世代的差異。

所幸網路科技的深刻變遷也更新了過去「我可取而代之」的遊戲規則,新世代並不嚮往砍掉大樹和藤蔓自己來造晶片、伺服器或平台,也不是每個創業都需要IPO被併購,反而是資深世代需要提醒自己,不要以過去的成功為憑恃,不是會製造晶片就會瞬間元宇宙,世代隔閡在所難免,但樣樣自以為是才是年輕人最討厭的封建。

我們需要的是不同世代世界觀的多元成家,逐步累積家庭的基本共識:

什麼是家的基本共識?首先是界定危險是什麼,就像瓦斯爐放不通風的家中是危險的,科技擺在不通風的極權體制也是危險的。例如中國曾經是加密貨幣交易所、礦機生意的霸主,但一夕之間所有加密貨幣服務都是非法、所有國外加密貨幣交易都被禁止,Web3人才一夕之間只能外逃求生路。

另一方面,不安全的瓦斯爐放在易燃的民主體制也是危險的。例如中國商用軟體埋伏台灣各大公私機構,對台灣用戶數據安全形成潛在威脅,也侵蝕到台灣軟體業的生存空間。

我們的夢想應該是,在避開危險的共識前提下,進一步培養協作的默契,可能是50後、60後投資70後的智慧工廠,也可能是90後重新幫傳統世代界定商業模式,或是一起將00後世代發射到太空,創造最大效益,創造共好效益。當陽光落下,我們一起分享,當雨水落下時,我們一起均沾,但平時你有你的天空我有我的角落,我們是一個Team。

作者為前電動車公司中國區總經理,現任科技公司首席行銷長,賴清德科技後援會發起人

留言評論
陳詩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