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風流人物,俱往矣
2020年或許將是臺灣政治發展歷程的一個小結。這一年,首位台灣人民直選的總統李登輝逝世,他在1996年的競選口號是「經營大臺灣,建立新中原」,在往後成為歷屆總統大選不言名的主軸;而在總統大選的舞台上,陳水扁與宋楚瑜無疑是最失落的兩個人。陳水扁主導的「一邊一國行動黨」對選情幾乎沒有影響,最後也僅獲1%選票,他最後宣布「退出政壇」;陪伴台灣人民一路競選總統的宋楚瑜,最後得到的選票是無關勝敗大局的4%,他帽子上所繡的「臺灣省長」四個字,對千禧年後出生的世代來說,簡直是異世界的產物。4%也是宋楚瑜2006年參選台北市長的數字,任何有志進取的政治人物,都應該小心這個數字。
扁宋都是大成於後李登輝世代的政治菁英,經歷過2000年那場總統大選的人們,都不會忘記他們的風華正盛,但數風流人物,終究俱往矣,二十年後在這個曾經的舞台上,他們淒涼的完全無關大局。
在台灣,沒有什麼政治事件比總統大選更受人關注,小笠原欣幸的新作《臺灣總統選舉》將之稱為「盛典」。總統大選的意義絕不僅僅於「選舉」,更是屬於所有人民的共同體盛典,而且具有魔幻的力量。卡爾維諾的小說The Watcher,寫了一個角色,原先對投票選舉這種「資產階級把戲」嗤之以鼻的左派知識分子Ormea,在親身感受選舉後,讚嘆於那一人一票的「神秘魔力」。「總統」選舉所具備的神秘魔力更甚於其他地方選舉。1996年第一次的總統大選,象徵臺灣人民在不正常的地緣政治格局下,對於共同體未來命運的激烈交鋒,小笠原欣幸稱為「臺灣認同」、「臺灣民族主義」與「中國民族主義」三種政治路線的競爭。
李登輝「臺灣認同」路線的勝出,不只反映臺灣共同體意識的成形,顯示在民調上「中國人認同」比例的不斷萎縮,也反映了「臺灣民族主義」的即將消沉。臺灣本地政權的民主化,通過總統大選這個政治祭典,化消了來自臺灣民族主義的壓力,制憲建國的政治路線在「中華民國」民主化後應當如何自處?從1996年至今,仍舊困擾獨派。
政治路線就其本身並沒有對錯之別,人民的總意志的顯現其實近乎真理般的無可辯駁,就像盧梭所說,票數的統計結果若是不如自己所想,就只能證明了自己錯了,原來我的意見並非總意志,這自然是總統大選殘酷的魅力之一。
從「李登輝的繼承人們」到連趴宋跪
人民的總意志近乎難以測度,又似乎具有某種歷史必然,而難以操弄。這點在2000年那場世紀級的總統大選中得到證明。這場選舉無關乎政治路線之爭,努力向中間路線靠攏的陳水扁、以「新臺灣人」自居的宋楚瑜以及李登輝親定的接班人連戰,某種程度上都是李登輝「臺灣認同」路線的延續。選戰自始就是候選人個人特質相互的拼搏。小笠原相當寫實的還原了當時詭譎的選戰氛圍,即便扁宋造勢場合的狂熱氣氛,即便連戰本人如此欠缺群眾魅力,普遍的觀察還是認為連戰應該會險勝,當時在民調上支持度與看好度的落差,也說明了這個社會氛圍。
最後的結果證明人民的總意志,很難被看似撲天蓋地的組織與漫天灑下的鈔票動搖。連戰造勢場合的冷清,透過口耳相傳,慢慢的所有人都知道「國王其實沒穿衣服」。我的朋友就曾經在連戰造勢場合打工後,回來堅定相信連戰不可能當選。小笠原認為,這種人際之間口耳相傳的「社區」連結,最終決定了連戰被雙重棄保的命運,而棄保效應的發生,可能就發生在投票前幾天,即使民調上觀察到趨勢,也已經無力回天。
這場世紀之戰的最後結果,一方面顯示了臺灣人民認可了民進黨的「執政資格」,即使國民黨分裂,但正如小笠原所說,民進黨得票數的「爆發性成長」,已經改變了臺灣的政治生態。
2004年大選看似延長賽,不過,沒有參選的李登輝才是這場選戰的主角。有別於2000年「誰是李登輝繼承人」的競逐,這場選戰圍繞著對於李登輝的愛憎,衍生出藍綠之爭,李登輝在1996年所搶下,以中間為基本盤的溫和「臺灣認同」,為藍綠所各自分食,從此將臺灣的政治版圖整編為藍綠兩大陣營。
許多人認為選前一天槍擊案的發生讓陳水扁得以逆轉勝,但小笠原卻相當敏銳地指出,勝敗關鍵可能在雙方陣營危機處理能力的高低。民進黨陣營的政治人物在長年與威權體制的對抗中,早已練就了一身應付突發意外的能力,而連宋陣營在當晚則顯得手足無措,陳文茜的「奇美小護士」至今仍是某個世代口耳相傳的笑柄。
以2004年選戰的激烈程度來說,不到最後一刻很難斷言勝敗。但它的選舉結果,似乎預言了,只要背棄李登輝路線,就一定會苦嘗敗選這條鐵律。馬英九就謹記了連宋的教訓,而李登輝在獨派發起的「牽手護台灣」活動力挺陳水扁更是凝聚了「臺灣認同」的選票,說李登輝才是2004年總統大選的主角,並不為過。
儘管中國記取上次的教訓,在這場選戰顯得低調自制。可是,連宋為了證明自己也有不同於李登輝路線的「臺灣認同」,相當突兀的跪趴在地「親吻土地」,在當時社群媒體尚未問世的年代,透過小眾傳播,所造成的選民意向變動,可能並不小於槍擊案。另外,陳水扁在這次選舉中為了挽回劣勢而祭出的兩個新選舉手段:公投綁大選以及鄉鎮「走透透」,也都在往後的大選中,成為左右結果的選舉戲碼。
「臺灣認同」與「臺灣民族主義」的衝突
區別「臺灣認同」與「臺灣民族主義」是小笠原一書的洞見之一。1996台灣第一次總統大選的時候,民進黨的副總統候選人謝長廷,曾經把當時民進黨的選票,加上當時國民黨李登輝的選票,總共約七成的選票,稱為「台灣共識」。用小笠原的說法來說,就是「臺灣認同」加上「臺灣民族主義」。這七成的選民可能對台灣的未來有不同意見,對於與中國的關係有不同的看法,對於各種議題有不同的優先考量,但是對於「保台」有基本的共識。當時謝長廷主張,未來民進黨所要來爭取的選票,也就是佔所有投票人口七成的選票。
問題是:如何保台?
這涉及「臺灣認同」的政治路線本身存在的張力,它可能認同「中華民國」,但不想被誤認為「中國」;它可能認同臺灣,但對於獨立建國的政治議程感到疑慮;它可能對中國抱持警惕,但並不反對兩岸更深入的經貿往來;相較於進步的政治議程,它更在意政府的治理能力。李登輝路線的成功在於它能平衡這些張力,馬英九與蔡英文也都努力仿效。
張力之所在,也是模糊彈性之所在。馬英九的勝選,在於他成功從李登輝的「臺灣認同」路線中,轉化出「和中保台」的路線。
許多人因為馬英九第二個任期的傾中,而忽略了他長年對於自己「臺灣認同」政治形象的打造。台北市長任內,他的辦公室一直懸掛李登輝的照片,也深刻記取連宋的教訓,從不公開抨擊李登輝。即便兩人在政治思想上深刻的分歧,馬英九的刻意經營還是得到了回報,李登輝在2008年表態他個人這一票會投給謝長廷,是李馬之間高明的政治默契。
陳水扁第二個任期為了擺脫執政困境,魯莽拋出各種獨派議程,不只引起了美國方面的疑慮,他也為了平衡四大天王,放縱了民進黨內部圍繞著「愛台」與否的大內鬥。陳水扁對選戰議程的強勢主導,不僅讓本應是主角的謝長廷邊緣化,也讓「臺灣認同」的選票,大舉轉向支持馬英九。「臺灣民族主義」與「臺灣認同」之間的衝突,其實並不亞於與「中國民族主義」的衝突,蔡英文固然謹記陳水扁的教訓,但她對獨派的懷柔與冷處理也無法根本解決這個衝突,這股暗流甚至延續到了2020年,部分獨派人士對於蔡英文的不滿已經情緒化到令人難以理解。
所幸,「中國因素」的進逼,既擴大了「臺灣認同」的選票利基,掩蓋了這個「台派」內部必然但可能不必要的衝突。
一個時代的結束
馬英九2012年的勝選是難以複製的,這場大選本質上是「九二共識」的信任投票。「臺灣認同」的選民固然疑慮中國,卻不排斥與中國進行更深入的往來,也願意接受「一中各表」的政治表述。馬英九的兩次勝選,是他個人對臺灣認同形象的苦心刻意經營以及中國對台方針緩和,兩者交會的結果,而這兩者是相互表裡的,一旦中國對台趨於嚴逼,過去馬英九所能操作的,在臺灣認同李登輝路線中存在的模糊彈性空間,就會越來越小,這時再如何苦心經營臺灣認同形象也沒有用。
後馬英九時代並不乏其實不需要苦心經營臺灣認同形象的台籍政治人物,2016年的英倫之戰嚴格來說是專業官僚菁英的代理人之戰,而非路線、統獨、政黨或綱領之爭。然而,在中國謀台日亟,臺灣人民對中更加疑慮的新環境下,即便朱立倫的個人政治配置優於馬英九,他也無法複製馬英九的勝選經驗。
從1996到2020五次的總統大選,二十多年間,有一些東西正在慢慢確定,像是李登輝「臺灣認同」路線。它固然壓縮了獨立建國的「臺灣民族主義」,但在「中國因素」進逼的地緣政治格局下,曾經在2008年困擾民進黨的台派內戰,到了2020年的總統大選中幾乎激不起漣漪,而馬英九自李登輝路線中衍生出的「和中保台」路線,也在其中失去可行空間。
朱立倫在2016年後於國民黨內的邊緣化,顯示了拋棄李登輝路線,又失去操作臺灣認同模糊空間,還不知道如何表述「抗中保台」具體內涵的國民黨,至今仍在迷航中,「韓流」的崛起,單純只是迴光返照。
二十多年間也有一些東西正在改變,民進黨證明了自己的治理能力,反倒是在韓流中荒腔走板的國民黨,距離李登輝時代甚至連戰時代的國民黨越來越遠。2020年總統大選前夕,參謀總長沈一鳴空難意外身故,其正面形象與專業軍功,重塑了臺灣人民特別是青壯世代心中的「軍人」形象,在民眾自發參與悼念與迎靈的過程中,臺灣民主化後長年與本地社會與本土政權格格不入的「國軍」,從這一刻起開始產生奇妙的融合,選民很難不把蔡英文的參謀總長,與另一個總統候選人身邊高唱著「夜襲」的那批人對比。
2000年的要角扁連宋,在2020年大選的落寞,象徵一個時代的結束。小笠原一書的副標題是「臺灣認同的成長與爭奪」。「抗中保台」已經在那個時代中成長為臺灣共識,而兩岸關係的轉變,也讓「臺灣認同」路線內部的「爭奪」漸漸消失,不管是與臺灣民族主義的衝突,或者「和中保台」還是「抗中保台」的競合。下一次的總統大選,將會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小笠原記錄了那個時代,相信每一個臺灣人都會在這本書中,找到自己曾經涉身參與這些「盛典」的身影。
書名:《臺灣總統選舉》
作者:小笠原欣幸
出版社:大家
出版時間:2021年7月
- 偽事件與不奏效的事實查核:《打台灣不如騙台灣》 - 2024 年 8 月 28 日
- 並不那麼即時強烈的快樂:福山的《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 - 2024 年 6 月 7 日
- 外星球與墓地:康德誕生三百年後的永久和平 - 2024 年 4 月 2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