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政治數字與政治 美軍護台的民意基礎 王宏恩 2022 年 5 月 26 日 王宏恩 2022 年 5 月 26 日 美國總統拜登在亞洲之旅時,說出對派出武力(force)保衛台灣有承諾(commitment),此番言論又激起千層浪。雖然白宮隨後說出美國政策並沒有改變,但本來美國政策也沒有「策略模糊」四個字,僅有說美國必須要在現狀改變時做出回應…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Contrarian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政治產經財金 拜登亞洲行揭密新經濟戰略,但也出現新的問題 賴怡忠 2022 年 5 月 25 日 賴怡忠 2022 年 5 月 25 日 美國在五月可是印太政策月,先是國務卿布林肯預計要在五月五日發表對中政策演說,但因布林肯本人染疫而暫告延後。接著是美國邀請東協國家在華府舉行與美國的特別峰會,之後拜登總統啟程前往韓國與日本,展開他上任後第一次的亞洲實體出訪,並在東…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專欄作家建國路上政治社會 統派與大中華國家恐怖主義 黃涵榆 2022 年 5 月 25 日 黃涵榆 2022 年 5 月 25 日 本月十五日美國南加州爾灣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發生令人震驚與悲傷的槍擊事件,造成台裔人士一死五傷。鄭達志醫師犧牲生命阻擋兇手周文偉,其他信眾得以趁機反擊並制伏兇手,將原先兇手預謀的大規模殺人事件的死傷降到最低。 根據美國媒體CNBC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書摘書評譬諸一嶼 愛是一種近乎幻想的真理:韓炳哲《愛欲之死》與那像極了愛情的政治 蕭育和 2022 年 5 月 24 日 蕭育和 2022 年 5 月 24 日 幾乎所有絮絮叨叨愛情的作品都有一個類黑格爾的正反合辯證結構,先是承認愛情那體面的美好,就像世間一切善好的物事,誰不喜歡愛情?這個環節難免說教,在柏拉圖的〈會飲〉中,第一個發言的斐德羅(Phaedrus)一上場就主張沒有什麼比年少…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拙劣伶人 中共造詞鬼夜哭:論習近平的「全球安全倡議」 劉又銘 2022 年 5 月 19 日 劉又銘 2022 年 5 月 19 日 今年四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有「中國達沃斯」之稱的「博鰲亞洲論壇」,以「攜手迎接挑戰,合作開創未來」為題發表演講,並提出「全球安全倡議」(the Global Security Initiative),旨在強調全球化時代的「安…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520前夕政策體檢系列專欄作家政治獨立蒼芒 也談蔡政府6周年施政總體檢 詹順貴 2022 年 5 月 18 日 詹順貴 2022 年 5 月 18 日 後天520,也就是蔡總統8年任期已過3分之2的執政6周年,雖仍不能斬釘截鐵地論定,但許多部門的施政成績,陸續已經到了可以打分數的階段了。日前國民黨的智庫、民眾黨與時代力量已經都已開過施政總體檢記者會,不意外,自然是批評得體無完膚…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世界的皺摺人權專欄作家社會 但凡女人開車上路,都是在玩命 胡芷嫣 2022 年 5 月 17 日 胡芷嫣 2022 年 5 月 17 日 所謂「動力的世界,男人主宰」,最近我益發覺得這句話非常正確。 學開車考駕照的這段日子,我宛如切膚之痛地體會到,這句話不是一句廣告台詞,不是一份價值主張,這句話,講的是一種生死交關。 想一個月前初初坐上駕駛座手握方向盤的那一剎那,…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專欄作家政治社會鍵指花花世界防疫專區 摸著石頭封城鎖國? 趙君朔 2022 年 5 月 16 日 趙君朔 2022 年 5 月 16 日 中共正如火如荼進行的封城抗疫,在上海出現各種離譜的亂象後就持續成為中英文媒體的焦點,而關注的方向也從一開始的物資發放不足時居民創意的自由、防疫工作者各種侵害人權的行為、少數還能營運的商人趁機抬價謀取暴利等亂象,轉移到在不知何時解…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左岸觀點政治防疫專區 柯文哲領銜主演的疫情荒謬劇 孟買春秋 2022 年 5 月 13 日 孟買春秋 2022 年 5 月 13 日 新冠疫情至今超過兩年,除了去年中爆發的短暫雙北疫情,說台灣是世外桃源並不為過,一直到 Omicron 幾個月前進入台灣才又引起不小的騷動。然而就算確診人數一再飆高尚未到達高峰,和世界各國相較,台灣此時此刻還是全球名列前茅的模範生… 7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政治數字與政治烏俄風雲 烏俄戰爭如何影響台灣人戰爭態度? 王宏恩 2022 年 5 月 12 日 王宏恩 2022 年 5 月 12 日 自從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至今已經超過兩個月了。這兩個月內,我曾在這專欄分析過烏克蘭、美國、以及中國的民意,但還沒有分析過台灣,因為之前並沒有找到適合分析的資料。終於,財團法人國家安全研究院釋出了一系列關於台灣民眾戰爭態度的民意…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