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摘】《秩序之上──在不斷變動的世界找出隱藏邏輯》

大家出版
466 人閱讀

別把不想要的東西藏在煙霧彈裡

該死的盤子

我超級愛我的岳父,也很尊敬他,他的情緒穩定到極點,屬於那種很堅韌或很幸運的人(或許兩者都有一點),可以讓人生中的考驗和磨難自然流逝並繼續向前,很少抱怨,很有才幹。他年紀很大了,今年八十八歲,名叫戴爾.羅伯(Dell Roberts)。他以前換過膝關節,現在正打算把另一邊也換掉。他的冠狀動脈放了支架,心臟也換過瓣膜。他有足下垂的問題,有時候會因此滑倒或跌倒,但他去年還在玩冰壺,用一種為無法輕易蹲下的人專門設計的桿子,在冰層上推動沈重的花崗岩石壺。

戴爾的老伴貝絲(Beth)如今已經不在了,她在還年輕的時候罹患失智症,戴爾以任何人想像得到的方式無怨無悔地照顧她,令人動容,我完全不敢說自己有辦法做到這麼好。他一直照顧著她,直到他再也無法將她從坐著的椅子上抱起來。那時她無法說話已經很久了,但她明顯還是很愛他,只要他一走進房間,她的眼神就有了光采,而他們對彼此有著相同的感覺。我不會把戴爾形容成遇到困境會迴避的人,我會說他是完全相反的那種。

戴爾年輕時,在亞伯達的費爾維尤擔任了幾十年的房地產交易商,我就是在那個小鎮長大的,我家和羅伯家其實只隔了一條馬路。當時,按照一般慣例,他習慣回家吃中餐。貝絲通常會幫他準備一碗湯(可能是康寶濃湯,當時大家都吃康寶濃湯)和一個三明治。有一天他無預警地對妻子厲聲說道:「我們到底為什麼都用小盤子吃飯?我很討厭用小盤子吃!」

貝絲向來都用直徑十五到十七公分的麵包盤放三明治,而不是用二十五到三十公分的正式餐盤。此事不久之後,她在微微震驚的狀態下,把當時的情形告訴了幾個女兒,而自此這個故事屢次在家人團聚的談笑中被提起,畢竟她用這種盤子擺放午餐至少已有二十年了,戴爾才終於表示意見。她之前根本不知道他很討厭這種擺盤,他從未抗議過,所以每次講起這件事總覺得很逗趣。

有可能他那天是因為別的事情不高興,而不是真的很介意那些盤子。從某方面來說,這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就完全不是小事了,原因有二。第一,如果某件事情每天都發生,那就很重要,而吃午餐是每天都會發生的事。由此可見,如果有什麼長期討人厭的事,即使事情不大,也需要處理。第二,我們很常讓所謂的小小不愉快(剛才說過,如果會持續發生就不是小事)持續好幾年,不予置評也不去解決。

問題來了:集滿一百個或一千個這樣的問題,你的人生就很悽慘,你的婚姻會完蛋。如果你對某件事不開心,而假設基本上你可以協調出合理的解決方法,你就不要假裝開心。要勇於爭取,即使當下會覺得不愉快,卻可以讓駱駝背上的稻草少掉一根。尤其是在每個人都很容易視為無關緊要的日常瑣事方面 ─即使是吃午餐用的盤子。生活就是一再重複,把一再重複的事情做好是很值得的。

有些事就是不值得努力爭取

同類的故事還有比較嚴重的版本。有一名個案告訴我,她在一家大公司擔任會計師很多年了,正在計畫做個轉換,想改開個人事務所。她在專業上頗受尊重,為人和藹可親,而且做事能幹又謹慎,但是她非常不快樂。起初我以為她的不快樂是源於轉換職涯而焦慮,但在我們持續治療期間,她處理轉職的過程毫無問題,倒是別的問題浮上了檯面。

她的問題不在於事業轉型,而在婚姻。根據她的描述,她的先生極為自我中心,又過度在乎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這在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矛盾的組合,雖然我們很常看到這兩種相反特質出現在同一個人身上:如果你向某個方向傾斜太多,你便會有另一個部分朝反方向傾斜得一樣嚴重。她的丈夫雖然自戀(至少以太太的觀點而言),卻又受制於除了家人以外的每個人的看法。他還很愛喝酒,這個習慣又擴大了他性格上的缺點。

我的個案待在自己家裡也不自在。在她們夫妻住的公寓裡,她覺得沒有任何東西真正屬於她(她們沒有孩子)。她的處境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呈現出外在如何強烈地反映內在(正因如此,我會建議有心理困擾的人可用整理房間作為復原的起點,如果可能的話還要做一點美化)。

據她描述,家裡的家具擺設很浮誇、華而不實,用起來也不舒服,都是她先生挑的。此外,他熱衷收集一九六和七年代的普普藝術,牆上掛滿了這些東西,都是他花了很多時間從各家藝廊找到或長年以來收集而得的,他做這些事的時候,她通常就在外面坐在車裡等他。

她告訴我,她並不介意這類擺設和過多的裝飾品,但實情並非如此。事實上,她不喜歡這些東西,一點也不喜歡。浮誇的風格、擺設的物件、丈夫收集的過量藝術品,全都不符合她的品味。她比較喜歡極簡美學(這個偏好或許是丈夫的過度裝飾所造成的結果)。她比較喜歡什麼,從來都不是很清楚的事,而這可能正是部分的問題所在:因為她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對於不喜歡什麼也同樣很模糊),她便沒有堅定的立場來主張自己的意見。如果你並未仔細地表達自己想要(和不想要)以及需要(或不需要)什麼,就很難在爭執中取勝,甚至連開始爭取都很難。

不過,她當然不喜歡自己在家裡卻感覺像個外人,所以她從來不邀朋友來家裡作客,這也是個不算太小的問題,因為會造成她的孤立感。但家裡的擺設和畫作隨著每次在國內外的購物行程持續累積,只要多購入一件收藏品,她在家裡和婚姻裡的存在就變得更小、丈夫的存在就更大。但我這位個案從來沒有反抗過,從來沒有生過氣,從來不曾出拳打破起居室裡哪一幅特別討人厭的油畫。幾十年的婚姻生活裡,她從來不曾真的勃然大怒,從來不曾直接確定地正視一個事實:她討厭這個家、討厭自己臣服於丈夫的品味。她就只是順著他,一再容許他得寸進尺,因為她宣稱這些小事不值得爭取。每挫敗一次,下次的爭執就變得更有必要也變得更不可能,因為她知道,一旦開啟了認真的討論,就是冒險讓事端擴大,捲進婚姻中所有的問題,可能接下來就會有真正火力全開的大戰,然後每一個出錯的地方都會爆發,必須藉由某些方法來面對、處理。因此她保持沈默。但她長期壓抑,持續不滿,覺得自己浪費了很多的人生機會。

如果認為擺設和普普藝術畫作只是單純的物質或物件,那你就錯了。這些東西可以說是更真實、更重要的容器,盛裝著婚姻狀態的資訊,而我這位個案對此肯定有所體會。每件藝術品都是勝利(可能是得不償失的勝利)和挫敗(或至少是未曾發生的協商,因此也是胎死腹中的對抗)的具體化身,而這些藝術品有好幾十個甚至好幾百個,每個都是這場長達數十年、祕而不宣的毀滅性戰爭中的武器。毫不令人意外,在這種情況下,這對夫妻在結縭三十年後分開了。我相信所有的家具和藝術品都會歸給先生吧。

我要提出一個想法,一個令人聞之色變又沮喪的想法,好促使你改善你的婚姻,讓你嚇得只好踏進真實協商的滔天困難中。你在每天早晨、下午和晚上跟伴侶產生的每一個小問題,都會在四十年婚姻生活的一萬五千個日子裡重複發生。每個瑣碎卻長期存在的歧見,無論是關於煮飯、洗碗、打掃、理財、親密接觸的頻率,全部都會一次又一次地出現,除非你順利處理好。或許你認為(至少有些時候)最佳策略就是避免衝突,於是就在虛假的表面和平中混日子,但你可別搞錯了:你在混日子的同時也會日漸變老,變老的速度就跟你努力奮鬥時一樣快。但混日子並不會給你方向,你如果漫無目的混日子,日後若要得到自己需要和想要的一切,機率就非常低。萬事萬物會自動瓦解,但人類的罪惡荒唐會加速它的惡化,這是古今不變的智慧。清楚意識到那些持續重複出現的小型地獄有多恐怖,或許正是必要的一步,可以迫使你面對婚姻問題、以孤注一擲的十足信心解決問題。不過,尤其從短期來看,最簡單的作法就是無視於良知的刺痛,日復一日讓這些小型挫敗悄然流逝。但這樣做絕非上策。唯有審慎對準目標、清醒地用力爭取再加上盡力實行,才能消除刻意視而不見而經常導致的擴大災情,堵住趨向亂度的浪潮,扼阻家庭和社會的大禍。

腐敗:犯錯和不作為

在我看來,剛才討論的敗壞形式在整體上是與欺騙連在一起的更直白地說,就是說謊。更重要的是,這也與自欺連在一起。嚴謹的邏輯學家認為自欺是不可能發生的,他們無法了解一個人怎麼可能同時相信某件事及其相反。但邏輯學家不是心理學家,他們顯然沒注意到或沒考慮到一個事實,例如他們自己也有一些家人是他們至少偶爾會覺得又愛又恨的。此外,在討論人類的信念時,「相信」所指的意思並不明確,「同時」的意思也是。我可以今天相信某件事、明天相信另一件事,而且往往完全不會有問題,至少短時間內是這樣。我在看大學部學生的報告時,也常體驗到非常類似同時相信某事及其相反的感受,因為寫報告的學生在某個段落中提出某種主張,下一段發表的主張卻完全矛盾(有時候還出現在同一句話裡面)。

自我欺騙理論上可以在許多情況和處境下發生。精神分析學家進行了許多這方面的探索,由佛洛伊德首開先河。佛洛伊德相信心理疾病大半起因於潛抑作用(repression),而潛抑可以被合理視為一種自欺的形式。他認為,痛苦的創傷事件所造成的記憶會在不知不覺間被排除、消失在無意識中,然後在無意識裡喋喋不休,製造問題,就像在地牢裡調皮搗蛋的吵鬧鬼。佛洛伊德了解人的性格並不是單一的,而是相反,由各種精神組成一股鬆散又支離破碎的不和諧音,並不會永遠意見一致,甚至未必會彼此溝通。這個主張的真實性顯而易見,至少在一種簡單的方式上很明顯:我們可以思考一些事,可以模擬有潛在可能或替代性的動作或事件,即使不是立刻必須做出行動。思想和行動的分離,是抽象思想存在的必要條件。因此我們可以清楚思考或講出某件事,做的卻是另一件事。在行動之前,僅於思考層面這樣做,並不會有問題,但是當我們承諾或宣稱相信某事,接下來所做的事情卻指出我們真心相信的是另一件事,那可能就不太好了。這是一種欺騙,是人格分裂,是不同存有模式間的矛盾。這個狀況甚至已被命名了:根據某些現代哲學家的看法,宣稱某種信念,然後以不同甚至相反方式行動(或發言),就構成「述行矛盾」(performative contradiction)。在我看來,這是一種隱含的謊言。懷著彼此矛盾的信念也會變成問題,這樣的人試圖同時將矛盾的信念付諸行動,往往會很懊惱地發現矛盾的存在而不可能做到。

佛洛伊德記錄了一大串與潛抑作用(積極屏除有可能會意識到的心理素材,並故意不去察覺)類似的現象,將其稱為「防衛機轉」,當中包含了否認(「事實真相並不算太糟」)、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我真的、真的、真的很愛我媽媽」)、替代作用(displacement)(「老闆吼我,我吼老婆,老婆吼寶寶,寶寶咬小貓」)、認同作用(identification)(「我被霸凌,因此我也霸凌別 人」)、合理化作用(用自私的理由解釋惡劣行為)、理智化作用(早期詼諧又神經質的伍迪.艾倫最喜歡的風格)、昇華作用(「我總是能畫好裸女圖」)、投射作用(「不是我易怒,是你很討人厭」)。佛洛伊德是很出色的欺騙思想家,他不怕指出不誠實和精神病理學之間的關係,但我認為他對於自欺的概念有兩大錯誤。

第一大錯誤:佛洛伊德沒有注意到,不作為的過錯也會導致心理疾病,程度不亞於上述幾種構成潛抑作用的犯錯之罪,甚至還更嚴重。在這樣做時,他只是在用典型的方式思考。人們一般都相信,主動做出壞事(這就是犯錯之罪)比被動不做好事(這就是不作為的罪)更壞,或許這是因為,我們總有一些沒做到的好事,難免會犯下某些不作為的錯誤。無論是哪個情形,有時對壞事故意視而不見會造成更嚴重的災難、更容易將藉口合理化,勝過主動或無意識地壓抑很糟糕卻已經了解的問題(這是一種犯錯之罪,因為是瞭然於心的)。前者那種問題(故意視而不見)之所以發生,是因為你能夠知悉某件事卻停止探索,於是沒有發現某個事物會導致你的嚴重不適。政治公關專家把這種自己決定的無知稱為「巧言推諉」(plausible deniability),這個名詞指出的正是最病態的理智化合理化作法。我們要知道,這種視而不見通常會被視為公然的犯罪行為。舉例而言,如果你身為執行長,你懷疑財務主管做假帳,但你不想知道所以不去調查,結果還是要為怠惰無作為而負上法律責任 ─這是應該的。當你強烈懷疑床底下潛伏著怪獸卻不加以查看,這可不是明智的策略。

第二大錯誤:佛洛伊德認為,經驗到的事物就是了解的事物。根據這個假設,他相信內心深處存在著準確代表了往事的記憶痕跡,就像錄影一樣客觀。如果我們的經驗只是一連串以客觀上來說既真實又非常明顯的事件,經由感官傳達、進行思索和評價,然後化為行動,那麼他的假定就可謂合理。如果真是如此,創傷經驗就會在記憶中精確地再現,即使因為具有我們所了解的可怕性質,而被無意識的機轉(或是意識的機轉,但佛洛伊德認為是前者)擠出知覺之外。然而,無論是現實或我們對現實的處理,都不像佛洛伊德所預設的那麼客觀或清楚明確。

舉例來說,請想像你的另一半幾個月來都在情感上忽視你,令你難以忍受。然後你撞見他或她靠在籬笆上,很親切地(或許只是這樣而已)跟一個滿有吸引力的鄰居交談。我們消化這種反常、新奇、麻煩甚至令人痛苦的經驗時,不太會先由看法著手,然後有意識地去了解和思考,接著從那份思考中產生情緒或動機,最後生出行動。實際發生的狀況會類似於本書第一條和第二條法則詳細闡述的情形:我們處理未知世界是由下而上。我們遇到所謂的資訊容器時,其完整的意義絕對不是不證自明的。因此,目睹另一半跟鄰居交談的當下,你並不會以全然清晰又充分發揮的哲學形式這樣思考:「幾個月以來,我過得很寂寞,另一半都拒我於千里之外。雖然我沒說什麼詳情,但這件事令我經常感覺受挫又痛苦。現在他(或她)在我得到的關注是那麼少的時候,跟一個相對陌生的人這麼熱絡,這戳到了我的痛處。」比較可能的情況是:怒氣、憂傷、寂寞在每次被拒時一點一滴漸漸累積,直到把你填滿,而現在泛濫成災。

負面情緒忽然出現,未必表示你現在就充分意識到問題的累積。或許你(就像我岳父或我的個案)感受到挫折日漸堆疊升高,於是變得比較煩躁、不快樂,但這未必表示你注意到原因了。而原因到底是什麼?可能的範圍大到令人不安。很可能你根本沒有被忽略,而是在工作上遇到麻煩,導致整體上變得沒自信,於是你對婚姻關係中所有拒絕的跡象也變得很過敏,即使是想像出的徵兆。因此,你必須確定的並非是另一半為何變得不體貼了,而是你的上司、同事或職涯有沒有什麼狀況令你不安。如此一來,會將讓你不舒服的真正原因與令你煩躁、過敏、受傷的症狀(被拒絕的感受)拉開距離。在這類情況中,因果之間並沒有明顯關聯。可能你是真的被忽視了,正如你的懷疑;或許那個徵兆預示了即將發生的外遇事件,呈現了通往離婚的軌跡。若此二者屬實,都是嚴重的問題,難怪你會心煩,但你可能會固執己見,不願意思考自己的事業或婚姻正陷入問題,那也不足為奇,只是對事情並無好處罷了。

除此之外,還有人生整體上的複雜性,會令明確事實的追尋變得更複雜。例如,在婚姻失敗、離婚,要爭奪兒女監護權時,如果要問「究竟發生什麼事」,答案會是何其複雜,以至於若想化解歧見,通常需要法庭的評估和多方的判斷。即便化解了,一方或甚至雙方當事人也不太會認為完全符合事實,這有一部分是因為一般的事件,尤其是人際之間的事件,並非單純客觀的事實且彼此獨立、不相連。每件事的意義,也就是它真正代表的情報,都取決於將它深埋其中的背景脈絡,而大半的背景在事發當下卻是無法察覺或考慮到的。某人的妻子今天對他說的話代表了什麼,取決於這對夫妻曾經對彼此說過的每句話、一起做過的每件事、共同想像過的所有內容,甚至還不止如此。舉例而言,這句話的意義甚至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這名妻子的母親如何對待她的父親(或祖母如何對待祖父),以及整個文化中的兩性關係。正因如此,家庭裡的爭吵經常如滾雪球般一發不可收拾,尤其是在尚未建立持續有效的溝通模式之時,一件事會扯出另一件更深層的事,再扯到更深的問題,直到爭論午餐用什麼尺寸的餐盤最好,演變成火力全開地針對這段婚姻是否乾脆解散而大吵特吵。當事人一定會害怕落入那麼巨大的黑洞(尤其是有太多話都不曾說出口的時候),所以即使說真話會比較好,但也有危險,便導致他們傾向於把話藏在心中。

作者為多倫多大學心理學教授、臨床心理學家,前哈佛大學心理學系教授。主要研究異常心理、社會心理,以及人格心理學,尤其是五大人格。以在網路上帶動的話題、訂閱率驚人的講學影片,被稱為「西方最具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

他跟哈佛大學和多倫多大學的學生及同事共同發表了一百多篇科學論文,推動當代對人格的理解。經典著作《意義地圖》(Maps of Meaning: The Architecture of Belief)改寫了宗教心理學,並由加拿大公共電視台製作成13集的熱門電視節目,許多國際知名的公共知識分子也都參與演出。《生存的十二條法則》是他萬眾矚目的第二本書,一推出便成為全球話題,長踞暢銷排行榜,至今銷量已超過五百萬本。《秩序之上》則是他延續前作形式,對生命所提出的另外十二個深刻洞見。

他在加拿大亞伯達北部寒冷的荒地上長大,做過洗碗工、加油站員工、吧枱手、短期廚師、養蜂人、鑽油井工人、合板研磨工及鐵路工人,也向律師、醫生和商界人士講授神話,為聯合國秘書長提供諮詢,協助臨床病人處理憂鬱症、強迫症、焦慮症和思覺失調,擔任加拿大大型律師事務所資深合夥人的顧問,並在北美和歐洲廣泛講學。

他創立的精神健康網站(www.selfauthoring.com)已協助數千人處理過去的問題並改善未來。同時,他在www.understandmyself.com上的新人格測驗也協助受試者認識自己與別人。他的YouTube頻道網址是www.youtube.com/user/JordanPetersonVideos。播客和部落格則可從jordanpeterson.com進入。


書名《秩序之上──在不斷變動的世界找出隱藏邏輯》
作者:喬登.彼得森(Jordan B. Peterson)
出版社:大家
出版時間:2023年8月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