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2022年2月4日美國聯邦眾議院表決通過《美國創新與競爭法》,其中包含以520億美元推動美國半導體產業,解決晶片短缺問題,也期望多管齊下來強化美國在地化供應鏈的建立,畢竟美國商務部長示警,美國晶片正危險地依賴台積電,而台積電的總部所在的台灣處於脆弱狀態,因而強調美國需專注投資半導體業,來提升本身晶片製造能力,並吸引日本、南韓、台灣等半導體廠進駐美國。
爾後2月8日歐盟也宣布規模491億美元的晶片生產計畫,允許各國政府對本國的新興晶片生產業者提供投資,使歐盟成為晶片生產重鎮,以降低對亞洲、美國業者的依賴;顯然美歐晶片補貼政策齊發,再加上先前其他國家也大舉對半導體進行扶植措施,讓市場憂心台灣為全球第二大供應商的地位是否受到威脅,同時也深怕台積電加重海外投資比重,我國半導體的競爭優勢恐受到動搖,反映複雜多變的國際經營環境,考驗台灣政府與業者的應變能力。
近期美、歐晶片法案也相繼通過半導體扶植政策
美中科技戰與疫情演變,均使得美國意識到當地半導體製造產能的不足,且高度仰賴台灣或亞洲的供應,更為了拉大與中國之間的差距,故2021年美方以立法通過國防授權法案,增列半導體產業相關獎勵條款,並由美國參議院通過《美國創新與競爭法》,但直到2022年2月4日才由眾議院正式通過,確立520億美元資金將挹注半導體上中下游供應鏈的投資。
同樣地,歐盟也在2022年2月8日正式宣布《歐洲晶片法案》,將整合研發、設計、測試等領域,由歐盟與各會員國協力投資,總計規模為491億美元,主要也是為了大幅提高歐洲晶片自製比重,並期望歐洲國家能共同在此關鍵戰略物資上取得經濟自主權。
除了美歐之外,其餘包括日本、韓國、中國、印度、台灣等國也不斷強調在自身國家建立半導體完整供應鏈的重要性,例如日本規劃2,000億日圓支持半導體製造業,期望車用和其他領域的功率半導體2030年市佔率可達40%;韓國方面則是有系統半導體願景及策略、10年投入4,500億美元發展K-半導體戰略等措施,主要是為了有效降低對於記憶體產品的過度依賴,並強化非記憶體的生態系統。
中國祭出國家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新基建、科創板、新時期促進集成電路產業與軟體產業高品質發展若干政策、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將列入十四五規劃等措施;印度則推出半導體和顯示器製造生態系統發展計劃,支出約100億美元用於在印度發展永續半導體和顯示器製造,主要目標包括建立至少兩個半導體工廠和兩個顯示器工廠,以便能夠與亞洲其他國家競爭;而台灣方面,政府則陸續祭出領航企業深耕研究計畫、半導體先進製程中心等規劃,期望將半導體產值由2020年的3.20兆元拉升至2025年5兆元的目標。
美歐力挽供應鏈,東亞則是期望強化半導體在地化扎根
事實上,在這次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及後續衍生的變種病毒株、車用晶片荒、國際天災不斷等事件後,各國逐步意識到全球半導體製造產能過度傾斜亞洲,市場擔憂潛藏的風險,畢竟不同於1990年代全球半導體製造以歐洲居首、美國次之,2020年代則轉為以台灣居首、南韓次之,日本及中國亦有一成以上。
反觀歐洲、美國比重急速萎縮,特別是60%以上的先進邏輯IC(10奈米製程以下)產能集中於台灣,因而台灣半導體業的角色顯得格外突出;所以在這一波半導體追求在地化供應、建立自主可控供應鏈的趨勢下,美歐力挽供應鏈往亞洲傾斜的局面 東亞國家則是期望強化半導體在地化扎根。
面對各半導體供應國力求自主可控,台灣仍有其競爭優勢
雖然各國極力藉由政策進行扶植,期望能快速提升半導體製造能力與供應鏈的完整性,但畢竟歐、美的生產成本並不低,進而影響晶片價格的競爭力,加上研發人員不似台灣可24小時隨時待命支援,況且歐、美、日等國對於獎助投資對象仍有不同的意見,恐形成本國廠商與外資業者共同競爭補助款的情形,意謂未來也存在資源分配問題,故各半導體供應國力求自主可控的目標恐非一蹴而就,尚需在效率與國家安全中取得平衡。
反觀台灣,不論是晶圓代工、積體電路設計、記憶體、半導體封測等一線與二線廠商,近期均加重於竹科、中科、南科甚至是高雄地區的投資,使得群聚效應更加顯著,同時台灣研發與生產線人員彈性機動支援更是一大優勢,況且台積電先進製程2022年下半年將加速進入到3奈米世代,依舊領先其他競爭對手,顯然台灣依舊握有高階製程獨家供應的地位,而其他台系半導體廠的成熟製程乃至於各項記憶體、異質整合的封測技術、多元化晶片設計能力等,皆讓台灣在全球半導體各環節中佔有一席之地。
- 南洋半導體島鏈的崛起究竟對台灣是機會還是威脅? - 2024 年 12 月 9 日
- 政府宜藉由台積電海外投資布局強化國際合作 - 2024 年 10 月 28 日
- 今年科技、傳統產業分別呈現強、弱復甦的基調 - 2024 年 9 月 16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