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排名與媒體宣傳

黎時潮
772 人閱讀

許是因為太常被無視,台灣人對獎牌和國際排名有種莫名的偏執;剛結束的奧運就不用說了,即使超無聊的貓咪點按遊戲 ,或許因為有世界排行榜,台灣也曾一度衝上金牌,目前則暫居銀牌。(有趣的是,原本排名較後的香港,異軍突起暫居第一,這和當地現在的政治社會氣氛是否相關?值得探討。)

至於和所有人息息相關的防疫生活,媒體、特別是外國媒體的防疫排名,更是會牽動所有人的敏感神經。

圖片來源:翻攝自華視新聞Youtube頻道

於是八月廿六日,彭博社發布最新的全球防疫韌性排名,在全部五十三個經濟體中,台灣僅列名四十一,當然引起媒體的高度關注與評論。

有趣的是,一些媒體並未探究這份最新排名的評分標準,就直接用聳動標題來吸引關注。例如:「最新防疫排名出爐!台灣跌至41名 慘輸墨西哥、埃及、奈及利亞」、「看到全球最新防疫排名 PTT鄉民炸鍋問政府:疫苗呢?」等等,好像台灣即將因防疫不力滅亡了。

如果仔細研究這次彭博排名的評分項目,在四個項目中,只有第一項疫苗覆蓋率(People Covered by Vaccines)和防疫直接相關;其他三項,封鎖程度(Lockdown Severity)、飛航容量(Flight Capacity)、疫苗接種者的旅行限制(Vaccinated travel Routes),其實是和商旅恢復程度有關。

換句話說,雖然彭博的新排名號稱「防疫韌性排名」,但其實質內容,與其說是防疫,不如說是疫情下堅持回歸正常商旅的指數。

以排在首位的挪威來說,排名發布日,挪威境內新增確診1047人,同一天台灣本土無新增!

想像一下,如果台灣一天出現超過千人的確診數,會發生甚麼事?在輿論壓力下,防疫團隊集體請辭是必然,行政院長可能也逃不掉辭職下台的命運,總統則是必須照三餐道歉吧?

整體來說,在防疫上,挪威勝過台灣的,除了疫苗覆蓋率較高外,相較於十五萬多人確診,但死亡人數卻較少(814人)是他們防疫最大的成功。這兩點,特別是死亡率很低,值得台灣關注研究與學習。除此之外,要以這份排名論定台灣防疫表現很差,恐怕也不是事情的全貌。

以五月廿七日彭博發布的排行,台灣從第十滑落到十五,因為那時台灣正在經歷幾處的群聚感染事件。

那時同樣名為「防疫韌性排行」的五個評分項目(每十萬人一月內新增案例、一月內死亡率、每百萬人死亡數、篩檢陽性率、疫苗覆蓋率),則全數和防疫相關!

彭博社用兩種標準評比,卻用同一名稱發表,這種報導方式是否合理?也許該由新聞專業人士來判斷。然而,本地媒體急著用誇張言論,帶動輿論風向的行為,對大多數國人來說,恐怕早已習慣了吧?

以今年三月十三日,澳洲洛伊智庫發表的防疫表現排名,台灣名列第三為例;可以注意到,凡是直接使用防疫資料來評分的排行榜,台灣的表現都不會太差,為何這次彭博排名這麼後面?

簡單說,這牽涉到防疫觀念的轉移。

在疫苗覆蓋率不足的時候,歐美媒體關注的是新增確診人數、確診死亡案例等等疫情實際數據;如今歐美國家疫苗覆蓋率不差的狀態下,像彭博這類從財經報導起家的媒體,當然會把焦點轉移到恢復正常商旅的程度上。於是可以注意到,前後兩組評分項目,只有疫苗覆蓋率重複。因為這類媒體主張,為了盡快恢復經濟狀況,對完整施打疫苗的人,應該放鬆所有旅行限制。

要在彭博的新排行標準下取得高分、排名前列,其實不難,只要不顧一切防疫降級、放鬆邊境管制即可;但台灣人能不能接受把武漢肺炎看作「較嚴重的流感」的防疫觀念呢?能不能接受每天破百甚至上千的新增案例呢?

更糟糕的是,在新變種病毒的威脅下,只考慮疫苗覆蓋率是否能正確呈現防疫效果?

比如說,以色列早期用全體國民當作實驗品,獲得大量輝瑞BNT取得極高的疫苗覆蓋率;但現在發現,打過兩劑輝瑞疫苗的,對Delta病毒的防疫力只剩39%,以至於目前每天都有好幾千新增確診,廿八日新增數甚至破萬

於是這類呼籲「放寬已接種疫苗人士商旅限制」的人,是不是陷入兩難了呢?到底接種兩劑的人,算不算已經完成接種?或者是還要等第三劑?

好笑的是,之前被台灣媒體大力稱讚鼓動的輝瑞BNT疫苗,已經面臨如此困境,有多少媒體會用力報導呢?有多少人會特別注意到呢?

疫情如同照妖鏡,如今看來,台灣確實存在一群人,不知道他們抱著何種想法,總是用盡力氣誤導大眾。他們的言論其實背後的理路從頭到尾相當一致:反正就是抹黑各種疫苗,最好是大家都不打,讓台灣疫情大爆發。

於是,從每天指揮中心記者會的媒體提問,常常可以感受到滿滿惡意。

對我們一般老百姓來說,戴口罩(無論歐美國家的人怎麼說)、勤洗手(除武漢肺炎外也可以防範諾羅病毒)、打疫苗(不要相信各種抹黑),仍然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留言評論
黎時潮
Latest posts by 黎時潮 (see all)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