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小紅書入侵,雙語政策岌岌可危

陳文瀾
2.9K 人閱讀

日前,中國官方媒體以loong取代dragon,作為龍字的英譯,如將龍年譯為loong year、year of loong,而非昔日慣用的dragon year,或year of dragon,並聲稱正面形象的loong,比負面形象的dragon,更符合中國龍字的原意。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龍年伊始,就想以loong取代dragon

2024年2月起,正值農曆龍年。中國人自稱龍的傳人,而在中國,龍又被視為皇帝的象徵;在龍年伊始,中國官方媒體便在龍字上作文章,引發國際輿論關注。其實,在中國政府推動「去西化」、「中國化」文化政策的過程中,此舉僅是大海嘯中的一朵浪花,雖讓人啼笑皆非,卻得密切關注對台灣的影響。

自習近平掌權以來,在經濟上,中國政府奉行「築巢引鳳、騰籠換鳥」原則,期以「築巢引鳳」謀發展,以「騰籠換鳥」促升級,致力調整產業結構、產業汰弱存強。「習近平之心,路人皆知」,目的在降低中國對西方國家的經濟依賴。

套用中國共產黨信條──「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近來港滬深證券市場價量齊跌,中國企業爆發倒閉潮,足證「築巢引鳳」政策成效不彰,然而鳳凰未至,雞群已集體死亡,「騰籠換鳥」變成「關籠捉鳥」,馬雲、馬化騰正是最知名的「籠中鳥」。

習近平強推「去西化」、「中國化」

較諸經濟政策,習近平的「去西化」、「中國化」文化政策,實與清末義和團一樣瘋狂,一旦擦槍走火,中國將再度成為萬國公敵。例如,中國各省陸續頒發禁過洋節令,特別是原已頗為普及的萬聖節、耶誕節;山不轉人轉,許多中國民眾、商家打起「慶祝毛誕節(12月26日)」名義,照過耶誕節。

在以loong取代dragon之前,若干中國城市的英文路標,已大舉以音譯取代意譯,如以lu取代road,以zhan取代station,東、西、南、北的英譯,不再是east、west、south、north,而是dong、xi、nan、bei,讓外籍旅客無所適從,國際化程度不進反退。

除此,中國廣電總局亦禁止中國藝人,使用外文名,或近似外文名,如Angelababy得回歸楊穎,辣目洋子得回歸為李嘉琦。更荒謬的是,在全球化時代,中國政府竟鼓動「反英文」風潮,已有學校取消英文考試,縮減英文授課時數、裁撤英文老師人數,也有大學調降新生入學的英文門檻。

義和團思惟下的文化迫害

可想而知,政府、學校帶頭「反英文」,無法澆熄青年世代學習外語的熱焰。畢竟,大多數中國黨政軍高層的家屬,包括習近平的家屬,或旅居國外,或擁有外國國籍,同樣路人皆知。只是,此政策必將讓中國學生的英文程度日益低落,但這可能正是中國政府的目的。

無法「去西化」,就得「中國化」。在其他國家,歌詞懟天、懟地、懟政府、懟世間萬物的Hip-Hop,在今日中國,已不再是滿載負能量的嘻哈,而是洋溢正能量的說唱,除了自嘲,歌詞不能抱怨任何事;就連自稱百無禁忌的台灣嘻哈歌手,到中國錄製節目,也一臉正經說唱起心靈雞湯。

再例如,中國唯一禁不了的外國文字,當是印度阿拉伯數字。不過,中國學者再度發揮「老子西出化胡說」的偉大想像,與將4大發明占為己有的阿Q本領,「考據」出印度阿拉伯數字源於中國,填補「去西化」、「中國化」文化政策的漏洞。

禁過洋節、反英文,只會讓國際社會看笑話,但日益劇烈的宗教迫害,卻將是中國與基督教、伊斯蘭教國家發生衝突的導火線。2018年,中國政府頒訂新版的《宗教事務條例》,但施行至今,宗教政策已從「宗教中國化」轉為「去宗教化」,以此迫害各宗教信徒,尤其是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等外來宗教的信徒,拆除其聚會的佛寺、教堂、清真寺。

習近平的經濟政策,迫使外商持續從中國出走,包括諸多口頭上吹捧中國經濟成就的台商;中國台商或深化在南亞、東南亞的投資,或選擇「鮭魚返鄉」,反倒讓台灣經濟體質更加健全。習近平的文化政策雖蠢不可及,但最可能受其影響的國家,正是台灣。

欠缺警覺心的台灣人正被鎖進封閉的中華文化圈

自2017年起,台灣便積極推行「2030雙語政策」,加速朝雙語國家方向前進;在文化政策上,台灣、中國背道而馳。但因語言相近,中國對台灣文化影響力日深,且台灣青年世代敵我意識不足,還有若干慣與中國唱和者,與算計中國收益的藝人,維持獨立文化觀、價值觀、美學觀,實為不易。

今日台灣,抖音、小紅書普及率極高,幼稚園律動課、小學運動會大多播放抖音音樂,媒體、綜藝節目、網路社群、網紅影片充斥中國流行用語,甚至連各級政府的新聞稿,亦「難以免俗」。

數以萬計的碩、博士生,為求儘速完成論文,或大量採用中國資料,或翻看中國譯本,卻佯作閱讀外文原典,不願或懶惰閱讀英文文章者所在多矣,英文閱讀能力普遍不如前代,連想拉抬學歷的民進黨民意代表都如此。

若干音樂、藝文創作者,縱使知名度甚低,但總假想可進軍中國市場,在題材先自我設限,而知名度愈高者,愈顧忌中國市場的反應;有時,音樂、藝文創作者想「堅持自我」,卻遭出版社、音樂公司「善意」勸阻。於是,台灣社會雖愈來愈自由,但主流音樂、文學的創新能力,卻愈來愈低。

如果閱聽層面甚廣,閱聽抖音影片、小紅書文章,確實無傷大雅。但實際狀況是,「2030雙語政策」施行至今,各級學生英文程度並無寸進,但抖音、小紅書卻成為諸多學生最重要的資訊來源,英文單字左耳進、右耳出,〈科目三〉等抖音熱門歌曲卻是過耳不忘。

其實,台灣正被逐漸鎖進中國文化圈中,滿口中國流行用語的青年世代,改日只識loong、不識dragon,也不足為奇。賴清德將推動「百億學生海外圓夢基金」,資助學生出國見聞,確是對抗中國文化力磁吸的良方,但若受惠者太少,名額又被雙語學校、雙重國籍學生壟斷,美意必將大打折扣!

作者學生時代,醉心科學、哲學、棒球,就業後,出版過政治、教育、體育、財經類書籍,現專事產業研究。

留言評論
陳文瀾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