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國民自己負責?還是政府應研提具體「調適」策略?

詹順貴
402 人閱讀

在全球暖化議題上,李遠哲院長接受媒體專訪所掀起的是該如何積極「減少碳排」的政策檢討;而日前沒有直接襲台、只是從南邊海上切過的輕颱尼莎,因為與東北季風形成「共伴效應」,即在北台灣帶來致災性超大豪雨,則凸顯全球暖化另一面向議題,即高自然災害風險的台灣,有無足以因應極端氣候的具體「調適」策略?如有,到底長什麼樣子?

圖片來源:翻攝自華視新聞YouTube頻道

我們爭吵焦點都放在減量,而少談調適

在因應全球暖化的議題上,本包含「減緩」與「調適」兩個面向的策略。前者聚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後者則是面對全球暖化所造成越來越極端的氣候型態,人類社會如何積極調整適應,以將災害盡可能降低並能快速復原。可惜的是,不僅今年3月以國發會為主的跨部會淨零排放記者會上所公布的政策看不到對「調適」策略有所著墨,李遠哲院長歷次相關發言也都只針對減排部分,但事實上,台灣作為多風、多雨、多地震、多災害的海島型國家,對一般人民而言,「調適」遠比「減排」重要許多。

截至10月17日上午9時的最新全國災情統計共414件,主要集中台北市243件、新北市126件;其中淹水部分,曾高達183處,截至17日上午8時仍有台北市19處積水未退。除了宜蘭縣大同鄉台7線道路嚴重崩坍仍無法搶修外,所幸都不算太嚴重。

從以上數據資訊比較分析,似乎可以得出台北市面對極端氣候下的水災調適能力最差的結論。何以最差?地理條件位處盆地之內的不利因素,固然是其中之一,但高度開發致使台北市的地面不透水程度最高,主要河川屢經截彎取直並水泥化,大量減少可以滯洪疏洪的土壤,恐怕才是主要原因。

所謂「調適」,就超大豪雨而言,絕對不是指完全不會淹水(一般民眾也應調整改變不能淹水的觀念),而是在於不怕淹水,強降雨期間或許淹水,但相對能確保不會造成嚴重災情,一旦雨停,淹水情況也能快速消退,環境生態、社會生活都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整體而言,多颱的台灣在後復原能力算是相當強,但從前面提到的淹水數據,從10月16日北部開始強降雨之後,曾高達183處,到了隔天上午8時僅剩台北市19處積水未退,仍可看出台北市的疏洪能力確實相對較差,未來面對日趨極端的氣候型態,會備受挑戰,更加難以承受。

台北市的防災調適不及格

有趣但荒謬的是,10月16日下了近乎一整天超大豪雨,台北市已傳出多處較大災情,市長柯文哲卻仍在中部忙著輔選,被問到時,柯文哲還大言不慚地說北市的防災SOP已經很成熟,市長人雖不在,但救災完全沒有延誤,還反酸其他縣市首長在場坐鎮只是在作秀。

台北市議員黃郁芬隨即戳破柯文哲大言不慚的謊言,指出台北市原訂16日於大佳河濱公園外舉行的世界音樂節雖因雨取消,廠商於下午5點多才接獲水利處通知水門將關,但後來發現水利處早已從4點就已陸續關閉水門,卻完全未在關閉前,預留時間公告通知設備廠商與停車民眾(尤其百齡橋下的車主),因而有許多民眾、愛車及10餘名設備廠商因為水利處沒有事先通知關水門而被困在堤防外,只能自己設法在豪大雨中找路逃出,更有民眾一直到晚上八點,才終於被消防局救出來。

依照《台北市轄疏散門啟閉作業》規定,水門關閉前里長應用廣播或通訊系統通知附近民眾,中山區大佳里里長莊欽億受訪時表示,他也沒收到通知,不知道要關水門,更別說要廣播。對於那些因水利處關水門在先、通知在後而來不及移出設備或車輛的台北市民,柯文哲在媒體前的回應不是道歉,而是一句「每個國民還是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把責任推得一乾二淨,這就是他洋洋得意的SOP。

過往政治人物或工程師喜歡談治山、治水,但近1、20年卻經常看到山、水反過來用它們的方法來「治人」,面對大自然反撲,人類顯得渺小無助。因此,希望這波超大豪雨能打醒各黨縣市長參選人,不要再陷於論文抄襲與八卦的口舌之爭,重新聚焦回如何治理所參選縣市政見,尤其受創相對較重的台北市與新北市市長參選人,你(妳)們未來面對極端氣候型態,將提出什麼樣的調適策略來治理台北市或新北市?

要改變截彎取直、築堤束水的想法

過往截彎取直、築堤束水來快速排洪的工程思維,在全世界都已被證明再也無法因應目前的極端氣候,想有效遏止水患,必須改從地理環境與都市條件,重新思考「還地於河」、「與水共存」,將暴雨當作資源和平共處,乃至妥善運用,而非刻板視為災害。

過去,將近2/3國土低於海平面的荷蘭,發展出利用浮力讓房屋隨著洪水升降的浮動式「兩棲屋」,以協助居住在低漥地區民眾不再受淹水之苦。台灣則有位於基隆河畔三腳渡碼頭(劍潭抽水站旁)的土地公廟士林天德宮,由於蓋在河堤外高灘地(也是河川行水區),只要遇到豪大雨就會淹水,廟方執事人員設計了機械升降設備,以便在預期河面將上漲溢淹時可以事先將廟上升從容避災,因而成為近日豪雨成災下的新聞小亮點。以上都是積極有效的「調適」案例,但台灣更需要的是更大尺度的具體「調適」政策與執行方案。

海綿城市不透水怎發揮功效

2014年柯文哲初次參選台北市長時,曾提出「海綿城市」政見,不僅要增加台北市整體透水率,還要積極賦予廣場、公園、學校操場乃至大樓中庭造景水池等貯留、下滲功能,以減緩市區地表短時間逕流量,並蒐集雨水再利用。但事實上,早在他上任前,上述地點早已陸續開闢地下停場,以解決台北市停車空間嚴重不足的困境,他上任後也持續鼓勵興闢地下停車場(此部分涉及容積獎勵浮濫與交通問題,容下一篇討論)。至於人行道的透水鋪面,為避免一陣子後開始鬆動,行人雨天路過踩踏時濺水惹來民怨,仍持續放任部分施工單位於底下鋪設水泥固定,變成不透水。也就是說他的「海綿城市」政見從頭至尾都只是口號,甚至還反過來積極想將淡水河、基隆河交匯、長期為大台北滯洪防淹的社子島予以水泥化開發,7年來讓大部分社子島居民難以安心生活。

不同縣市有各自地理環境條件,難有相同的具體調適策略,但從莫拉克颱風造成中南部嚴重災情的88水災,此次輕颱尼莎與東北季風所形成的「共伴效應」,降雨與災情則都集中在北部,再回頭想想,去年(2021年)初時,整個台灣本島西部可是面臨56年來最嚴重的大規模乾旱,隔年立刻轉為豪雨成災,每個縣市都已亟需能各自面對極端氣候的調適策略,其中有主要河川流經的縣市,更應該以流域概念進行跨行政區域的全流域整合,共同擬訂有機的調適政策。

尤其應及早在進行土地利用規劃時,即從水的「路徑」與「總量」開始思考,揚棄將暴雨當敵人,只想以最快方式將雨水導入河川或下水道的舊思維,納入「還地於河」、「與水共存」的觀念。此在水泥化嚴重、人口與建物稠密的大台北地區更是刻不容緩。

當然,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不只是地方政府的事,一般民眾也應觀念轉型,不能再一遇淹水就罵政府、就要求加高河堤、增加抽水設施等,於平時又要以水泥化硬體建設作為評斷首長政績的依據,因為都會叢林水泥化越嚴重、河堤越築越高,只是讓水泥、柏油鋪面的地表逕流(聚積成內水)更難宣洩,更易淹水而已。 而中央政府更不應打啞謎置身事外,目前預計從環保署原地升格的環境部,表面上成立了氣候變遷署,事實上只是將原有已裁撤的溫室氣體減量辦公室重新拉出來後,再與綜合計畫處整併而已。從此一脈絡看,不僅氣候變遷署最多只是半個三級機關位階,而且實質業務也只是負責減量部分,對台灣更重要的另一半「調適」業務,恐怕完全失聯找不到負責的部會(二級機關)了。希望行政院預計年底端出的具體淨零排放政策路徑,能誠實且及時補足缺失的這一半。

留言評論
詹順貴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