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31日,是前總統李登輝逝世兩周年的日子,此際不幸遭逢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驟然離世,各界的悼念或討論,都聚焦在東亞兩大政治人物的戰略遺產,以及兩人推動的臺日友好關係方面。
但大多數的討論都是從外交縱橫及政治謀略的角度來看李登輝,很少是以李登輝真正的專業——農業經濟學背景來討論他。筆者近期與豐年社總編輯陳慧萍共同著作《永遠的農業人:李登輝與臺灣農業》一書,即是以「農業人」的角度來探討李登輝的學思歷程、理念關懷、乃至政策實踐等面向。
討論李登輝與日本的關係,很多日本人都會想起李登輝在2002年的一篇演講稿——原本他在卸任之後,受到慶應大學的社團邀約演講,講題是〈日本人的精神〉。李登輝原本打算向日本人「介紹」嘉南大圳工程師八田與一,及其「無私奉公」的精神。
後來李登輝因為種種政治因素,未能成行,日本《產經新聞》將他原先的演講稿全文刊登出來。許多日本人讀了報紙後大受震撼,一來是沒想到臺灣的卸任元首,對於日本傳統精神竟然如此了解,二來是他們透過李登輝,重新認識了八田與一。
新渡戶稻造與農學報國
不過在農業經濟學方面,影響李登輝最為深遠的日本人物應是「新渡戶稻造」。現在臺灣鮮少有人談論新渡戶稻造的貢獻,他是臺灣糖業工業化的推動者,又被稱為「臺灣糖業之父」。只要談論臺灣農業的現代化,就不能忽略這一名農經學者,目前在高雄的橋頭糖廠,還有典藏一尊新渡戶稻造的胸像。
新渡戶稻造於1901年的時候,受臺灣總督府之邀來到臺灣,針對蔗糖產業進行考察研究,之後提出《糖業改良意見書》,提出改良品種、改良生產方式等方案,奠定了往後六、七十年,臺灣糖產業的基礎。而新渡戶稻造有著基督教信仰,他主張要善待殖民地的農民,只可惜總督府在實踐政策時,僅以經濟利益為度,並未考量到新渡戶稻造這方面的主張。
而李登輝與新渡戶稻造有什麼關係呢?李登輝在就讀臺北高校的時候,英文老師是島田謹二,島田先生指定英國作家卡萊爾(Thomas Carlyle)的《衣裳哲學》要同學們閱讀,但《衣裳哲學》內含的精神寓意非常深邃,李登輝閱讀起來感到十分吃力,就到圖書館去尋找相關書籍來研究。
李登輝在圖書館裡偶然發現一本新渡戶稻造寫的《衣裳哲學講義錄》,是新渡戶稻造用淺顯的方式,向臺灣糖業幹部們介紹《衣裳哲學》的講義。李登輝看了以後,不但對於《衣裳哲學》有了更深的認識,他也對新渡戶稻造產生了無比的興趣。在《永遠的農業人:李登輝與臺灣農業》裡,我也詳加介紹了這段過程,以及新渡戶稻造的生平。
李登輝在卸任總統以後,用日文撰寫了《武士道解題》一書,裡面也提及年輕時候受新渡戶稻造啟發很深,除了讓李登輝產生了未來想要走上「農業經濟」這條路的想法之外,也受到新渡戶稻造著作《武士道》裡「求生之死」的思想啟發。或許可以這麼說,李登輝之所以會想要研究農業經濟學,最早是基於「農學報國」想法而產生的。
基督教精神與社會主義
許多人在談論李登輝與學思養成歷程時,都忽略了其他重要的元素,就是「社會主義」與「基督教博愛精神」對於他的影響。忽略這些想法不談,就會誤以為李登輝認識的日本文化是昭和時代的軍國主義思想。其實李登輝比較偏向明治時期農學報國精神,他們共同之處,除了都是農業經濟學背景之外,也都有濃厚的基督教博愛思想。
新渡戶稻造在東京帝國大學裡開設的「殖民政策講座」,接任者為矢內原忠雄。矢內原先生也是日本重要的農業經濟專家,他的著作《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詳細考察了1920年代的臺灣殖民經濟,並針對總督府的政策做出了相當犀利的批判,本書甚至被臺灣總督府列為禁書。矢內原忠雄先生在日本軍國主義崛起的年代,曾高聲提出批判,因而被東京帝國大學解除了教職,後來被譽為「日本人的良心」。李登輝在國史館出版的口述歷史當中,相當稱讚矢內原忠雄等人。而新渡戶稻造、矢內原忠雄,以及戰後十分賞識李登輝的張漢裕教授,都是經濟學家,並且有著近似「無教會主義」的基督教思想,這一點是筆者認為可以多加探討的。
另外一方面,李登輝也深受1920年代全世界吹起的「社會主義思潮」所影響,他在日本京都求學的時候,閱讀到河上肇的《貧乏物語》,這是一本探討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影響了廣大的青年知識份子,當時社會主義幾乎變成一種「潮流」。就算是1940年代的戰爭環境當中,校園裡的師生還是都會私下傳閱討論。而戰後李登輝回到臺灣就讀臺灣大學,與同學們組織讀書會,閱讀《鋼鐵是怎要煉成的?》及《新民主主義論》等書,可謂不折不扣的社會主義青年。
不過筆者認為,李登輝對於社會主義的嚮往,並不是對於共產黨組織的興趣,而是出於對於「社會不平等」的義憤。因為李登輝雖然一度加入中國共產黨,但沒多久即對共產黨的組織分工失去興趣,不到一年就又退出共產黨。但當時他對於糧食局長李連春「肥料換穀」政策非常不滿,彭明敏曾在文章裡面提到,當時他們在臺大裡面讀書,聊天時李登輝對於政治興趣不高,卻十分不滿於剝削農民的肥料換穀政策。
而李登輝在美國康乃爾大學拿到的博士論文,雖然是十分嚴謹的學術分析,但從結論之一——50年代臺灣農業部門的資本大量流向工業部門,換言之,即是「臺灣工業發展是從農業榨取而來」。這樣的觀點,可以看出李登輝的農業本位主義,以及隱然的人文關懷,並且構成了日後李登輝施政的基礎。
綜合上述思想歷程,構成了李登輝早年在推動政策的時候,與其他同時代政治精英的不同之處,例如糧食局長李連春,雖然同樣受過日本式教育,也有著「無私奉公」的精神(李連春工作及日常生活都十分嚴謹),但他最多只是一名黨國意志的執行者,並沒有特別突出的人文思想與人道關懷,這就是李登輝與李連春等人最大的不同之處。
本文、本書僅是拋磚引玉,希望透過「農業人」的角度,從思想及政策等面向,去勾勒一個更完整的李登輝,也能從李登輝早年學思歷程,討論李登輝與日本文化的傳承影響關係。更期待能為臺灣歷史,補上更多農業發展的關鍵時刻。
書名:《永遠的農業人:李登輝與臺灣農業》
作者:江昺崙、陳慧萍
出版社:豐年社
出版時間:2022/7/28
- 企圖活化孔廟卻遭保守力量反噬──石牧民奇遇記 - 2024 年 11 月 29 日
- 《黑神話:悟空》熱潮背景 - 2024 年 8 月 27 日
- 十年了,大家都好嗎?──從解構三一八到政治與社運板塊變遷 - 2024 年 3 月 2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