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道猴子的一生〉:獻給禿鷹的贖金

盧郁佳
4K 人閱讀

Youtube動畫〈山道猴子的一生〉描述重機網紅的逐夢、戀愛、債務如三股辮糾結,逐漸絞緊他頸項,將他一步步拖入地獄。青年在台七乙山道飆車磨練出技術,升級買重型機車。車友提醒他,養車太貴,換一組輪胎就要一萬。但他嗤之以鼻,自詡精於理財,罵車友「傻傻的,你們如果也(像我)聰明一點,很快就可以脫離塑膠車了啦」。一轉身向車商道出真相,其實他只存了八萬付頭期,因為二手重機廣告已註明「貸款可分八十四期」。他擔心銀行不核貸,因為他超商大夜班月薪三萬七,要繳學貸,還欠繳卡費。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明明已經是卡奴,有八萬卻不還債,反而貸款買車、刷卡改車,原來借錢就是他自豪的理財有道。他虛榮不負責任的消費觀念,是第一個凶手。

第二個凶手是車商,訴求「零元交車,強力過件」,以車為餌,誘入高利貸陷阱。

第三個凶手是銀行,昧著良心核准卡奴更多消費貸款。

看到他IG重機英姿,女車友私訊結識,約會上床,說想買重機,他幫出五萬元。她要改車,他又辦信貸借她五萬。她卻劈腿騎杜卡迪原廠重機的高富帥,分手給他留下一屁股債。他想提告沒借據,上網公審她劣跡,竟只惹來訕笑。

女車友他用來拍照上網炫耀,讓車友調侃「檔車女神好不好騎啊」,等於買第二輛重機。辦信貸的地下錢莊,則是第二間銀行,個個都是凶手。

為了修車,他又分別向朋友們調錢借了十四萬,只能狂排大夜班、靠超商微波餐點裹腹、爛命一條葬送為銀行牲口。車友車禍住院也沒探望,被責怪不關心朋友。新同事大學女生在北宜公路飆速克達,和他因車相戀後,想方設法改善他的蒼白僵屍生活,真心垂詢他過往的傷痛,做便當送餐探班,還要當模特兒接外拍籌錢救夫。他卻屢次誣賴她搞外遇,把她趕跑。在銀行通知已欠繳兩期的高壓下,他眾叛親離,與陌生人山路競飆,撞卡車而亡,淪為網紅影片喳呼的題材。

以死亡結尾固然撼人,末了將馬路中央白布掩蓋遺體的新聞畫面框進網紅影片,這一鞭抽打才是劇力萬鈞。如果寫父母朋友哀悼,會顯示主角的人性、價值、尊嚴,死得重於泰山;本片則以網紅吃瓜,塑造他死得輕如鴻毛,可悲可笑,像隻猴子。如此嚴厲的諷刺,令故事太過悲哀而令人難以釋懷。全片以主角第一人稱訴說內心獨白,即使充滿幼稚的情緒勒索,也令觀眾一邊沉浸於他的受困莾撞,一邊由上帝視角反省批判。觀眾有人同情,有人檢討他,然而正是兩者的矛盾衝擊,令該片暴紅。主角作為不值得同情,然而我們竟同情他。

《使女的故事》小說家瑪格麗特.艾特伍的散文《債與償》,在卡債、次級房貸中,回憶三○年代大蕭條時,父親領薪,必依序分配到四個信封:付房租、買菜、雜支、看電影。如果前三個信封已快透支,就不看電影,去散步。分辨何謂需要,適時捨棄想要,等於青少年版馬桶訓練,是社會化必打的疫苗,山道猴子沒打嗎?

真有人沒打。許多人說,山道猴子一角,寫活了八家將少年,對法律、卡債毫無概念,衝動消費名牌精品、穿金戴銀,對滾雪球債務只懂逃避。為什麼他們沒打?

兒童精神科醫師、日本少年院法務技官宮口幸治的《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與續集《不會切蛋糕的犯罪少年診療實錄》說,許多殺人、強暴、猥褻的犯罪青少年,竟然都是學渣,連均分蛋糕都不會,照描簡單圖形、加減乘除都不懂,也不識漢字,成績吊車尾,常遭霸凌。原來他們受困於發展障礙或輕度智障,衝動易怒,也認知不到自己行為與他人受害的因果關係、不理解他人的痛苦。沒有條理,無法預想結果倒推步驟,只求一時情緒脫困而衝動施暴。教師、感化院沒察覺他們「失能」,只當作「故意不聽話」,所以他們通過反覆犯罪入獄被社會排除。其實解決問題需要的是特殊教育治療。

哈佛公衛碩士、兒童青少年醫師娜汀.哈里斯《深井效應:治療童年逆境傷害的長期影響》說,她讀了文斯‧費利帝醫師〈童年受虐及家庭關係失衡與成人多項主要死因之關連:童年逆境經驗研究〉論文,發現門診孩子們共通點:無法專注、發育不良、過胖、過瘦等,都源於童年逆境。他們學習或行為問題的機率是別人的32.6倍、自殺未遂機率是12.2倍、冠心病、癌症、肺病、中風、糖尿病機率近3倍、憂鬱等心理疾病破4.5倍。

在臺灣,許多父母在外地大城市上班,將兒女交給祖父母照顧,以年節團聚買禮物給兒女,代替日常關愛。兒女學到購物就是愛自己,在班上用炫耀物質消費來爭取社交地位。一些高風險家庭,母親遭家暴離婚出走,父親酗酒、耽溺賭博、打零工經常失業、入獄,沒能力照顧學齡兒女,反而要兒女照顧年幼弟妹和大人。許多孩子未能從身邊大人身上獲取必要的情感關注,導致認知發展連帶受損。在學校無法專心,衝動易怒干擾大家上課,功課不好,在團體中被邊緣化,渴望贏得別人關注認可。

窮人拮据之餘竟敢花錢吃龍蝦,一般解讀為衝動揮霍導致貧窮。其實貧窮無所不在的身心壓力,嚴重侵蝕了窮人正常應付工作生活所需的情緒資源。正是這種壓力,使龍蝦從窮人無關痛癢的想要,變成急迫需要,重機就是山道猴子飢渴的龍蝦。剝奪了不能沒有的自尊,導致只能從自毀的揮霍重金贖回。

消費性債務,是自尊的贖金。

中產訂閱Netflix、Disney+,而八家將少年們滑抖音、Youtube。看網紅開箱LV、米其林餐廳、頭等艙、東京每晚十萬的旅館房間,少年們或許並不了解大眾也只是像看谷阿莫說劇情代替看電影一樣、看看就好,而以為那就是一般人的生活。後宮系男網紅砸一二O萬元拍三位網美伴他遊芬蘭十五天、十八天生啤酒贊助網紅旋風十八小時商務艙來回遊曼谷,只因為薪水階級觀眾需要幻想參與這些放肆狂歡打破日常,來暫忘職場家庭煩惱。

而少年們或許並不了解,那是網紅的工作,而非生活。支撐奢華畫面的,是公司為投資流量支出的製作費、是廣告主下預算,而不是網紅私人的娛樂消費。網紅既不像他們宣稱的是觀眾的好友;一心想的也是存活之計,而不是縱情揮霍。如果沒有家長陪伴,告訴孩子這些網路實境秀都是演戲,網紅高收入其實充滿倖存者偏誤,自媒體成名機率之低猶如中樂透,少年們不知道網紅幕後的艱苦浮沉,那麼光鮮的假象就會定錨少年們應該追求的生活目標,使他們相信當上網紅就會終結眼前所有危機。

像山道猴子,深信買了重機、交了女友,就足以在網上揚眉吐氣。

有一群人不懂遊戲規則,落在操弄規則的人手中,沒能力抵抗、保護自己。五億高中生命案中,缺乏常識而被代書之子牽著鼻子走登記結婚的高中生,過去在外人眼中就是隔代教養、祖父獨寵的金孫。近日傳出中國湖南十八歲高中生為買摩托車,將爺爺過戶給他百餘萬人民幣(約四四O萬台幣)的房產,以五十二萬人民幣(二三O萬台幣)賣給仲介,仲介立刻轉賣。給不懂行情的傻子下圈套,豈非〈山道猴子的一生〉的「零元交車,強力過件」高利陷阱。

肥羊,有如一筆無主財產,等著任人宰割。表面上已成年,實際上卻無行為能力,那麼是否出事,只取決於有沒有遇到禿鷹。

向高中生騙房,是知法玩法的非法手段,而銀行合法搬運得更多。2005年卡債風暴,逼死許多卡奴。2008到09年,頂新魏家四兄弟買九戶帝寶,向泛公股銀行貸款九九%,頭期僅付一千三百萬元。相形民眾只能貸八成,自備款兩億六。讓權貴予取予求,對窮人巧取豪奪。2008年3月夏傳位《塑膠鴉片:雙卡風暴刷出台灣負債危機》指銀行與其放款給企業賺利息還嫌太慢,利用消費性債務更快速牟取暴利;立法還偏袒銀行,欠債者和銀行間無公平的債務協商平台、且不給欠債者退場機制。

2008年4月施行《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欠債向銀行協商失敗,可向法院聲請更生(每月固定還錢、連續6年)、清算(破產)。結果法院只核准五到六成聲請,相較日本核准八五到九二%更生,九四到九七%清算,太低。而且汽機車超貸還未納管,猴子借車貸,竟拿不到契約書金額、明細,還違反民法「利息不得滾入再生利息」大滾雪球。錢莊借錢給企業利息兩、三%,車貸卻超過二O%。民進黨提《融資公司法》把汽機車貸納管,仍未立法。

若問利潤是從誰身上榨出,卡奴並非大家所想的揮霍成性,多數不懂銀行遊戲規則、老實還債卻一輩子滾雪球還不完。江佩津散文《卸殼:給母親的道歉信》憶述,離婚父親拿獨生女當人質要脅母親代他還債,母親一路到美食街、社區大樓、電影館做清潔工,未發薪便被銀行先扣起,難以為生。買雞腿或排骨便當吃,先把雞腿、排骨分類冷凍,累積整箱寄給台北上班的女兒。一生被債追,晚年重病、自殺解脫。

如果山道猴子沒死,娶了賢妻良母的超商女店員,繼續借錢假投資真消費,女店員便成為終生還債的母親。

西方小說形容具備起碼的良知,說「他不會在酒吧買酒給醉漢」。買酒給醉漢就是要灌醉他、偷他的錢包,醉漢能白吃白喝還很高興,但騙子趁火打劫只會危害社會。銀行如何從茫茫人海中過濾出極少數肥羊?答案就是像山道猴子這樣,已經欠學貸、卡債,還來申貸分期付款買重機的人。已經欠卡債,還辦十張信用卡,繼續刷卡改車的人。既然過濾出肥羊,就滾雪球榨乾他一生勞動收入為止。山道猴子過著酒駕般的人生,銀行卻繼續買酒請他喝,「強力過件」。酒駕撞死人,一次毀掉兩個家庭,人神共憤,修法嚴禁。那麼難道消費性債務沒有毀掉肥羊一家人?沒有禍延配偶和下一代的未來?金融機構趁火打劫,既不道德,也不應合法。

〈山道猴子的一生〉描繪的債務生命史,說明欠學貸念大學並不能打破貧窮世襲。欠債的是這群人,被雇用討債的是這群人,被騙到柬埔寨的是這群人,騙人到柬埔寨的是這群人,詐騙集團也是這群人。去年臺灣詐騙財損逾六十億元,近五年為二四一.五億元。政府投資教育一塊錢,可省下監獄費用一萬塊錢。我想說,投資貧窮青少年平等的發展機會一塊錢,可省下詐騙損失一萬塊錢。打詐是治標,將社區與家庭扶助脫貧納入治理進程是治本。

2017年在馬來西亞,凌晨3時20分,新山市公路下坡大彎道有30多名13至17歲的的巫裔少年飆改裝「蚊型腳車」(全身躺平趴騎腳踏車),當年22歲的華裔女子沈可婷開車撞上,8死8傷,震驚社會,掀起種族緊張。沈可婷被控魯莽或危險駕駛,2019年10月28日判無罪,指她有權在馬路上行駛,沒酒駕、用手機或超速,有繫安全帶。控方上訴、無罪,2021年第二次上訴,2022年改判6年。全國憤怒,連署聲援沈可婷,指父母疏於管教,讓孩子半夜飆車。因為這種改裝車,輪胎平滑無溝紋,無煞車、按鈴、車燈,無安全帽等護具,高速行駛極端危險。2023年,終於宣判無罪。

藉由重大死傷悲劇、種族爭端將這樁訴訟提上新聞焦點、公眾議程,馬來西亞社會反思了地產縉紳化排擠青少年遊戲發展的空間,剝奪父母陪伴的時間。在臺灣,也有許多人飆車死傷,但承受這些傷痛的人沒有發言權,只被汙名為社會亂源,其經驗被驅逐、記憶被遺忘。於是一棵樹倒下而無人聽見,等於沒有樹倒下。

〈山道猴子的一生〉將山道猴子倒下的聲音帶回主流視野,剖析貧窮與債務的社交心理根源,使社會在哀悼中有能力與山道猴子同情共感,爬梳炫耀性消費的問題何在,這是文化凝聚共同體的功能。期待新聞調查、學術研究、流行文化跟進關注卡奴議題。

作者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明日報》、《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職寫作。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帽田雪人》、《愛比死更冷》等書。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