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坦克|Voicettank
  • 首頁
  • 挑戰2032
  • 烏俄風雲
  • 淨零轉型
  • 國際
  • 政治
  • 社會
  • 財經
  • 專欄作家
  • 歡迎投稿
分類

教育

大類

  • 文化教育社會

    漸漸擺脫聊齋的台灣妖怪藝術

    李拓梓 2022 年 7 月 1 日
    李拓梓 2022 年 7 月 1 日

    近來台南市美術館的「亞洲的地獄與幽魂」特展因為頗具話題而大受歡迎,排隊的人比展出的鬼還多,許多過去不會進美術館的人們也因此去了美術館,也是意外的驚喜。趕著這波熱潮,一向被認為是宮廟之都的台南各宮廟也跟著推出周邊活動,收驚、保平安…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影視文化教育時代與人物社會

    八音才子」辭世,一代台語聲優殞落

    陳文瀾 2022 年 6 月 15 日
    陳文瀾 2022 年 6 月 15 日

    80年代的原味回歸 近來,由美國影星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主演的電影《捍衛戰士:獨行俠》(Top Gun:Maverick),橫掃全球電影市場,也在台灣掀起熱潮。許多台灣民眾無視武漢肺炎疫情嚴峻,紛紛搶進電影院「朝…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文化教育社會

    如果病毒不再是挑戰:「疫情版國際書展」的曲折、體驗與啟發

    鄭清鴻 2022 年 6 月 10 日
    鄭清鴻 2022 年 6 月 10 日

    風波不斷的台北國際書展 一年一度的出版盛會「台北國際書展」,連續兩年因活動前夕疫情緊繃而停辦,讓連年寒冬不退,且在疫情影響下更為疲乏的出版業雪上加霜。2022年,在文化部長李永得「若非不得已,台北國際書展一定會繼續辦下去」的宣示…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專欄作家建國路上教育社會

    人文科學的危機?只有自己看不起自己!

    黃涵榆 2022 年 6 月 8 日
    黃涵榆 2022 年 6 月 8 日

    從一篇貼文談起 6月1日「告白師大」一篇有關人文學科學術研究現況的貼文短短幾天之內超過一千篇轉貼,在人文科學學生和工作者的同溫層引起頗為熱烈的關注與討論。 由該文內容推測,作者應該是已累積相當學術經驗的年輕學者,對於教職難尋、期…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國際外交政治文化教育時代與人物

    在臺日文化交流上默默的巨人──李永熾教授

    楊素霞 2022 年 5 月 2 日
    楊素霞 2022 年 5 月 2 日

    在此,恭喜李永熾教授獲得日本政府頒發「旭日中綬章」,李教授在臺日文化交流上貢獻良多,此綬章可說實至名歸。 談到「交流」,我們常會想到的是人與人的互動關係。但是,李教授不僅止於臺日雙方學者之間的互動,而是以多元的方式,透過文字、教…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文化教育時代與人物歷史

    光,從百年前照向未來

    李拓梓 2022 年 4 月 22 日
    李拓梓 2022 年 4 月 22 日

    從「不朽的青春」到「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展期至4月24日),北師美術館連續兩年的展,都引起台灣社會不小的騷動,不僅是藝文圈內,影響也擴及圈外關心台灣社會、政治領域的許多民眾,讓人感覺也許當年黃土水所期待的藝術上的福爾摩…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文化教育時代與人物社會

    再見!桂冠

    劉韋廷 2022 年 4 月 20 日
    劉韋廷 2022 年 4 月 20 日

    又一間老字號出版社關門了。 曾經是人文社會界的桂冠 根據官方臉書,成立48年的桂冠出版社在今年三月決定宣布解散。由於2019年桂冠創辦人賴阿勝先生(1950-2019),因登山意外過世,再加上疫情緣故,業績不如以往,慘澹經營,在…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國際外交文化教育談談影視音

    從共同價值觀到心靈相通──用音樂拉近台灣與東歐距離

    陳永昌 2022 年 4 月 20 日
    陳永昌 2022 年 4 月 20 日

    旗下有台北兩廳院、台中歌劇院、高雄衛武營以及國家交響樂團三館一團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換屆,由本身是資深古典樂迷的義美食品董事長高志尚接任董事長,他在接任致詞中提到:將致力國家表演藝術中心與國際網絡的連結。近期與台灣互動密切的東歐與…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文化教育時代與人物談談影視音

    未來改變過去─文夏「禁不了的聲音」

    西區老二 2022 年 4 月 12 日
    西區老二 2022 年 4 月 12 日

    「人們總認為自己只能改變未來,但事實上,過去也時常隨著未來而改變。」這是電影《日間演奏會散場時》非常重要的主旨句;女主角童年舊居院子裡的石塊,曾因無憂的回憶顯得美好,也曾因祖母故去變得悲傷,又重新在奔走過大半個地球後,尋回慰藉的…

    6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挑戰2032教育歷史

    十年後的歷史課如何上

    黃惠貞 2022 年 4 月 1 日
    黃惠貞 2022 年 4 月 1 日

    傳統上,中國的天朝心態總認為異邦人士來華是孺慕中華文化,所以對於外人願意學習漢語、漢字喜不自勝,卻不喜歡自己人自甘「落番」,去學習化外蠻夷鴃舌的外語。清末自強運動,為了利用西方的船堅炮利,增設了學習英文、法文的廣方言館、同文館,…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1
  • 2
  • 3
  • ...
  • 14

熱門文章

  • 1

    那些「文盲以上菁英未滿」的百靈果們

    2021 年 7 月 15 日
  • 2

    徐熙媛們離鐵籠鐵鏈有多遠

    2022 年 3 月 22 日
  • 3

    台灣反對陣營是酒吧裡談政治的人嗎?

    2021 年 6 月 18 日
  • 4

    臺灣人這麼拼為什麼窮?──《茶金歲月》無愧鬥魂

    2021 年 11 月 30 日
  • 5

    疫情中從海外看台灣

    2021 年 9 月 24 日

思想坦克的 Facebook 粉絲團!

思想坦克的 Facebook 粉絲團!

@2021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台灣智庫

  • 首頁
  • 挑戰2032
  • 烏俄風雲
  • 淨零轉型
  • 國際
  • 政治
  • 社會
  • 財經
  • 專欄作家
  • 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