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3%」是賽局上的戰略錯誤

王宏恩
800 人閱讀

在藍白討論整合之際,即使雙方已經畫押簽名、並依約使用全民調,但在筆者撰稿之際仍未整合成功。在全民調的過程中,柯文哲曾喊出要讓3%、或是說在誤差範圍內都算是侯友宜贏。這種說法看似充滿霸氣,但假如從賽局理論跟策略投票的角度來看,這種策略其實是自我毀滅的。

為何要這樣說呢?在賽局理論中,第一步就是把各個參與者的偏好排序給完整列出,然後觀察不同情境下大家的最佳策略是否會有所改變。今天在民意調查的時候,藍白支持者的選民可能最佳偏好是柯文哲或是侯友宜選總統,而賴清德會是他們最不支持的選項。

今天柯文哲喊出要讓3%,這代表說他希望可以動員出3%以上的選民,只支持柯侯配,而在侯柯的選項上選擇不投票或者選擇賴清德,也就是其偏好為柯侯>不投票或投賴>侯柯。

網路圖文作家蕭瑩燈製作之梗圖。圖片來源:翻攝自蕭瑩燈臉書

「讓3%」變成自我囚禁

對於大部分的藍白支持者、或是反對民進黨的支持者來說,應該都是藍白或白藍大於綠,也就是柯侯>侯柯>不投票或投賴,所以大多數的人在回答民調時,兩種選項應該都會選擇支持,因為其偏好都大於賴,這也是為何大多數民調數字上柯侯與侯柯差異不大,這也跟藍白合公布的民調數字接近。這種狀況,也讓柯文哲一開始喊出3%就處於戰術不利的位置,是第一個戰略錯誤。

今天柯文哲喊出要讓3%,就代表他要至少成功讓3%的藍白支持者選民擁有「柯侯>不投票或投賴>侯柯」這種思維模式,那要怎麼做呢?直接的做法,就是大力攻擊侯友宜當總統的選項,讓這3%的人覺得侯友宜當總統不如給賴清德當算了。但是顯然這種策略是傷人傷己的,畢竟這場民調的目的是要看怎麼配,而不是跟誰配,假如把侯友宜罵一頓,第一是侯的支持者會生氣、第二是這樣侯之後要怎麼當柯的副總統,如同當初2008蘇謝殺到血流成河後勉強配起來,早就互相把缺點曝光完了,選民也早就不買單了。這就是喊出讓分的第二個戰略錯誤,因為這樣不打侯會輸,打了也會自傷。

上述兩點就導致了第三個戰略錯誤,就是結果顯示真的會照柯文哲的動員而在民調回答「柯侯>不投票或投賴>侯柯」的受訪者真的不到3%,這代表柯文哲最核心、最能夠聽命辦事動員出來的選民不到3%,而其他大多數藍白選民則是讓侯友宜當總統也是無所謂的(覺得還是比賴好)。這對於國民黨與侯友宜來說,這代表這群其他選民全部都是未來侯友宜選總統時可以進一步拉攏的對象,而金溥聰也勢必不會放過這個機會,讓形式轉成像是2022年的台北市長選舉,透過棄保白營來讓藍營出線。因此今天做了這個不分軒輊的全民調之後,反而讓白營自曝糧草所在。

藍白拖導致立委選舉亦受影響

當然,當初只為了霸氣的喊出讓分,卻沒有在沙盤推演時考慮到上述三個戰略失誤,甚至也沒有在當初藍白合全民調的白紙黑字寫清楚,導致後來翻桌、痛哭、一路到選前一周還沒有喬定候選人名單,連帶使得各地競選總部設計不明確、競選宣傳不明,就導致了第四個戰略失誤:越拖越扣分。自從2012年總統、立委合併選舉以來,立委的新聞量大減、總統候選人新聞量大增,所以2012、2016、2020選舉都越來越是以總統為導向的選舉(Presidentialization),無論是馬英九、朱立倫、蔡英文與韓國瑜,都受益於這個制度改變而能夠由上往下的整體控制整個總統與立委選舉的主軸與主視覺。

但現在藍白合不確定,連選舉看板該怎麼掛還不知道、藍白兩黨要如何提名、提名誰也還不知道,這也影響了跑基層的規劃、當然基層也不知道該如何開始動員。藍白候選人的膽小鬼賽局持續下去,也只會讓兩個候選人的支持者網內互打而互相消磨越來越嚴重。

上述全部的討論、藍白兩黨的各種切磋整合的行為,從外部來看,顯然都只是在政治算計、選票考量,而非為了政策或者理想的追求。假如攤開藍白兩黨目前為止宣稱要推動的各種政策,處處相異或相違,這種情況下組成聯合政府,還真不知道該預期政策會往哪種方向走。雖然對於政治學者來說,我們本來就已經預設政黨最大的目的是追求勝選、要極大化選票而得有各種計謀,但今天看到藍白兩黨透過實際行為讓「政治算計」這個詞從此解套,也是一樁貢獻。

賽局困境是柯自作孽不可活

無論如何,這一次的藍白混亂給了全台的政治人物與選民學到重要的一課。關於誤差範圍的辯論勢必會成為未來政治學教材的經典範例,而關於不該亂喊讓分也勢必成為未來各黨政治人物選前訓練時的教誨之一。其實台灣的區域議員多選多制下就已經可以看到同黨提名者為了提名與勝選互相攻擊廝殺,早就該遇見這樣兩黨爭高低時可能出現的各種賽局困境。而讓這種欠缺思考導致的賽局困境成為總統選戰的主要討論議程,而非最近更重要的民主、國防、產業鏈等議題,則不幸地是全台人民的損失。

作者為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在台中一中被選進數學校隊,接著考取台大電機系後想當個科學家。在椰林繞了一圈後,覺得還是人類有趣多了,於是跟著數學一起投入研究政治,成了政治科學家。

留言評論
王宏恩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