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政治數字與政治社會 倒閣跟解散國會會成功嗎? 王宏恩 2025 年 3 月 13 日 王宏恩 2025 年 3 月 13 日 隨著大罷免進入第二階段,各大黨又開始盤算下一步該怎麼做比較好。對於國民黨來說,要計算的是是否要倒閣。而對於民進黨來說,則要計算假如國民黨選擇倒閣與否,則總統是否要同意解散國會。根據憲法增修條文,總統得解散國會,但不一定非要解散國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政治數字與政治 當臉書不能再討論解放軍… 王宏恩 2025 年 2 月 27 日 王宏恩 2025 年 2 月 27 日 最近幾周,中國忽然宣布了一系列新的跟解放軍有關的措施,包括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的《互聯網軍事信息傳播管理辦法》,以及習近平本人簽署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內務條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中國人民解放軍佇列條令》等。其中,幾項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政治數字與政治社會 大罷免浪潮與台灣的憲政時刻 王宏恩 2025 年 2 月 13 日 王宏恩 2025 年 2 月 13 日 2025是大罷免時代 在農曆新年過後,台灣的政治議題圍繞著罷免二字展開,在野黨否決了行政院對於選罷法修正的覆議案,以後罷免連署的難度提升;但同時民間團體與兩大黨支持者都提出了罷免連署案,第二階連署也隨之展開,被國內外媒體稱之為「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安全專欄作家政治數字與政治社會 臉書終止事實查核對台灣的影響與策略 王宏恩 2025 年 1 月 16 日 王宏恩 2025 年 1 月 16 日 近日Meta老闆祖克柏宣布,臉書將終止事實查核的業務,並且將朝X(前推特)類似的社群筆記(community note)前進。臉書目前在台灣仍有非常龐大的使用者,是台灣最主要的資訊交流平台之一。而過去臉書也有跟數個台灣的事實查核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專欄作家政治數字與政治 大法官提名僵局的賽局模型分析 王宏恩 2025 年 1 月 2 日 王宏恩 2025 年 1 月 2 日 目前我國大法官提名陷入僵局,賴清德總統提名的所有候選人都被立法院否決。其中在上次提名過程中,一度傳出民進黨與民眾黨可能合作的消息,但最後兩黨仍然各自否決對方比較偏好的人選,使得雙邊投票沒有半點交集。假如總統跟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所屬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專欄作家政治數字與政治 在川普第二任繼續支持台灣國防的策略 王宏恩 2024 年 12 月 19 日 王宏恩 2024 年 12 月 19 日 隨著美國大選結束,未來四年即將迎來川普的第二任期,最近川普也開始釋出越來越多外交政策的方向與提名人選。對台灣來說,要維持目前台海和平的現狀,需要民眾持續對於台灣國防與自我防衛的支持。而對於中國來說,如何瓦解台灣民意對於國防的支持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政治數字與政治 為何台灣不需要跟著宣布戒嚴 王宏恩 2024 年 12 月 4 日 王宏恩 2024 年 12 月 4 日 就在星期二晚上,南韓總統宣布戒嚴,並派遣軍隊控制國會大樓(防止國會覆議戒嚴案),以及實施宵禁。南韓總統說明原因是因為在野黨亂政、控制司法機關、勾結境外勢力等,但許多媒體跟評論員則推測可能跟南韓執政黨以及總統相關的司法案件有關。無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專欄作家政治數字與政治 台灣亟需「推特外交」以外的社群網站備案戰略 王宏恩 2024 年 11 月 21 日 王宏恩 2024 年 11 月 21 日 過去八年蔡英文執政時期,成功的靈活使用推特,讓蔡英文的官方帳號有機會跟各國的官方帳號互動,突破了中國透過國際組織封鎖台灣參與的策略,也讓台灣的國際能見度提升。 然而,在兩年前Elon Musk買下推特並改名為X時,我就曾經在《思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政治數字與政治 2024美國總統大選與台美關係的未來 王宏恩 2024 年 11 月 7 日 王宏恩 2024 年 11 月 7 日 2024年美國總統選舉選票逐漸清點完畢,由各方的資料來看,民主黨的賀錦麗並未成功動員出四年前額外跳出來支持拜登的無黨派選民,在流失近千萬票數之後,敗給票數微幅流失而重新挑戰成功的共和黨川普。從Financial Times的出口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專欄作家政治數字與政治 台美須密切關注中國持續推動的AI共產主義 王宏恩 2024 年 10 月 24 日 王宏恩 2024 年 10 月 24 日 美國總統大選即將揭曉,但由於目前美國民調大多數民眾仍對中國沒有好感,因此短期內美國對於中國的政策大方針不會有太大的變動,相關的科技封鎖也仍然繼續。台灣過去一段時間因為這樣的中美角力而因此受惠,中國幾次在晶片或科技的嘗試也並不成功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