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坦克|Voicettank
  • 首頁
  • 挑戰2032
  • 烏俄風雲
  • 淨零轉型
  • 國際
  • 政治
  • 社會
  • 財經
  • 專欄作家
  • 歡迎投稿
分類

談談影視音

  • 談談影視音

    Alfredo/奉俊昊的階級想像與空間遊戲——關於《寄生上流》的思考

    2019 年 8 月 3 日
    2019 年 8 月 3 日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 圖片來源:CATCHPLAY 官方臉書 《寄生上流》(기생충/Parasite,2019)5月在法國坎城影展奪得韓國影史第一座金棕櫚大獎,6月底在台灣上映後旋即熱賣。 原本納悶坎城金棕櫚效應真有如此…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談談影視音

    陳煒智/電影片長 vs. 膀胱容量:從《復仇者聯盟4》談超級長片

    【鳴人堂】 2019 年 4 月 26 日
    【鳴人堂】 2019 年 4 月 26 日

    《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海報。 圖片來源:取自Marvel 日前《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The Avengers: Endgame)宣布了電影片長為3小時1分鐘,引起全球影迷熱烈討論。網路上處處可見揶揄攜帶超巨大爆米花和可…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談談影視音

    從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和《國際橋牌社》看台灣的過去與未來

    潔西卡 2019 年 4 月 12 日
    潔西卡 2019 年 4 月 12 日

    90年代有一種說法,彼時剛剛解嚴,密集的國會全面改選節奏,使每次選舉都是關鍵時刻(moment of truth)。因為在一次次選舉結果的反覆確認中,台灣社會的民主和開放呈現一種螺旋式的上升,讓我們看到自己的存在。 到了2019…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談談影視音

    曾麗心/我們與惡的距離:被留下來的我們,一切好嗎?

    【鳴人堂】 2019 年 3 月 29 日
    【鳴人堂】 2019 年 3 月 29 日

    (※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 戲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再度勾起台灣的共同創傷回憶——無差別殺人案——重擊著我們對惡的認知和詮釋。對於事件的多面向、多角度激盪討論,台灣社會等很久了,因為在一次次無差別殺人案發生後,被留下來的你我,…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談談影視音

    《流浪地球》—科幻背後的中國政治邏輯

    2019 年 3 月 3 日
    2019 年 3 月 3 日

    圖片來源:豆瓣網 電影《流浪地球》被稱作「宇宙戰狼」,一部配合中國鼓動民族主義,乃至再次文革的洗腦作品,對小說原著改寫頗多。雖然劉慈欣在部分作品和訪談中表現了對極權的認同。但他最出色的幾部作品,例如《流浪地球》和《三體》,並不是…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談談影視音

    「意象」作為電影的解讀策略——看《蒙上你的眼》

    黃彥瑄 2019 年 1 月 25 日
    黃彥瑄 2019 年 1 月 25 日

    圖片來源:IMDb 《蒙上你的眼》(Bird box)作為Netfllix上最熱門的電影之一,上映首週的觀看人數號稱突破4500萬人次(然該片的數據並非公開,因此也遭到外界質疑)。從《蒙上你的眼》中獲取靈感的「蒙眼挑戰」(#Bi…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談談影視音

    公堂難判,迷霧不穿——從《疑霧公堂》談歷史改編劇的嘗試與艱難

    藍士博 2019 年 1 月 18 日
    藍士博 2019 年 1 月 18 日

    在目前蕭條猶待復興的台灣影劇圈,《疑霧公堂》(以下或簡稱為《疑霧》)應該可以說是未來台灣本土戲劇、尤其是古裝劇復興的一線曙光。她用有限的預算,面對著龐大的歷史議題,卻巧妙透過「懸疑」的手法,使原本就陷於迷霧、真相不明的歷史故事,…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談談影視音

    張藝謀的偽娘美學:評《影》

    迷走 2019 年 1 月 11 日
    迷走 2019 年 1 月 11 日

    中國「第五代導演」張藝謀的早期作品,如成名作《紅高粱》以及《大紅燈籠高高掛》、《菊豆》、《秋菊打官司》等,往往以底層百姓為主角,描寫傳統家父長制下男性的扭曲宰制與女性的善良堅毅,並獲得國際影展與評論界的肯定讚賞。但他近年某些大卡…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談談影視音

    《私人戰爭》,烽火下的玫瑰

    詹宇 2019 年 1 月 4 日
    詹宇 2019 年 1 月 4 日

    圖片來源:IMDb。 耳邊的轟然爆破聲在戲院裡只是娛樂,然而,在被世界遺忘的某個遠方,那震耳砲聲卻可能是最後的音符,一再勾動著令人膽裂魂飛的恐懼。 《私人戰爭》(A Private War)描述美國知名戰地女記者,瑪麗科爾文(M…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談談影視音

    燃燒與獻祭:《燃燒烈愛》中的人類學儀式

    黃彥瑄 2018 年 12 月 28 日
    黃彥瑄 2018 年 12 月 28 日

    近期入圍第91屆奧斯卡外語片獎的南韓電影《燃燒烈愛》,帶著豐沛的存在主義,探索著自我和外在的關聯。 圖片來源:IMDb。 該片以「困頓」作為電影的主色調,渲染其抑鬱、憂傷的氛圍。《燃燒烈愛》為導演李滄東睽違八年的電影作品,在此之…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1
  • 2
  • 3
  • 4
  • ...
  • 6

熱門文章

  • 1

    那些「文盲以上菁英未滿」的百靈果們

    2021 年 7 月 15 日
  • 2

    為什麼只有民進黨側翼被罵?

    2022 年 12 月 8 日
  • 3

    徐熙媛們離鐵籠鐵鏈有多遠

    2022 年 3 月 22 日
  • 4

    臺灣人這麼拼為什麼窮?──《茶金歲月》無愧鬥魂

    2021 年 11 月 30 日
  • 5

    台灣反對陣營是酒吧裡談政治的人嗎?

    2021 年 6 月 18 日

思想坦克的 Facebook 粉絲團!

思想坦克的 Facebook 粉絲團!

@2021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台灣智庫

  • 首頁
  • 挑戰2032
  • 烏俄風雲
  • 淨零轉型
  • 國際
  • 政治
  • 社會
  • 財經
  • 專欄作家
  • 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