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台灣推介現代藝術第一人:被遺忘的顧獻樑

李志銘
778 人閱讀

每年台北國際書展,我總是會特別留意那些各大學出版社、地方文化局處、圖書館、故宮、中研院等政府出版品攤位。實際上,這些政府單位或學術機構雖然經常不乏某些選題別具特色、內容質量俱佳的出版書籍,卻往往被主流的書評媒體與一般書店通路所忽略,一般讀者大眾通常也不會去注意。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比如今年(2024年2月)「清華大學出版社」發行、在藝評家顧獻樑(1914~1979)去世四十多年後由遺孀黃艷華女士整理謄稿、挑選了72篇文章首度集結成冊的藝術理論思想專書《多寶格開箱——顧獻樑文集》,便是一部背後充滿故事的人物史料考掘之作。

該書的時間跨度從1944年在重慶撰寫〈新詩的問題〉,至1979年最後一次講稿〈中國繪畫的色彩與精神〉,內容涵蓋音樂、美術、文學、舞蹈、戲劇、建築等多元領域。

就像蝴蝶在傳授花粉:推展西方現代藝術的重要媒介者

在此之前,關於顧獻樑之生平,幾乎很少有資料可尋。藝術史家林惺嶽曾經形容他是一位「帶有神秘色彩的人物」;多年的知交老友楊英風表示「顧獻樑為藝術可以犧牲一切、奉獻一切,因為藝術是他最大的信仰,且信仰到入魔的程度」;早年亦曾深受其知遇之恩的攝影家柯錫杰則是描述他「就像蝴蝶在傳授花粉」一般,總是喜歡鼓勵提攜後進、發掘人才,同時也不斷致力於藝術教育與現代藝術思潮傳播。

自幼好學的顧獻樑,17歲那年(1931)考上清華大學理學院化學系,翌年(1931)轉入外文系主修英語,畢業後擔任華美報館秘書兼專刊主編(1937)。1938年因受中日戰爭影響轉赴雲南昆明,並擔任國立聯合藝術專科學校教授兼圖書館主任,講授中國音樂史、中國美術史和西洋美術史。

1941年到1942年間,顧獻樑與考古學者羅吉眉一同前往甘肅省敦煌縣考察千佛洞古代藝術遺跡,同時(1942)擔任「國立敦煌研究所」籌備人、研究員及國際代表,負責擬定全部組織方案及研究計畫。隔年(1943)受聘為國立中央大學「敦煌藝術研究」特約專題講座教師,成為開創「敦煌學」藝術史研究的先行者。

及至三十三歲(1947),顧獻樑毅然決定赴美國深造,陸續在「哈佛大學」和「紐約大學」研究美術史、建築史、考古學、博物館學、音樂和舞蹈史,同時兼任「福氏紀念美術館」(Fogg Art Museum)東方部中國暨敦煌藝術諮詢顧問及客座研究員,隨後(1952)亦於「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戲劇史和莎士比亞。

1954年,顧獻樑取玄奘「白馬取經」之義,與唐德剛、周策縱、周文中、吳訥孫(筆名「鹿橋」,之後也受到顧獻樑的鼓勵在台出版了《未央歌》)等一群旅美學者和中國留學生在紐約創立了以推廣文學藝術為宗旨的民間社團「白馬文藝社」(簡稱「白馬社」),並找來胡適擔任導師、顧獻樑擔任社長。同年,顧獻樑與旅美中國山水畫家王紀千也在紐約開設華人第一家專門展示中國書法、繪畫、雕刻、建築、攝影、手工藝的「米舟畫廊」。

提起顧獻樑與台灣的首度連結,則是源於1959年8月,當時他接受中央研究院院長胡適與教育部長梅貽琦的邀請,以藝術教育顧問的身分初次從美國來到台灣講學,開設藝術史、繪畫史等大專院校巡迴講座。

之後他接連撰寫藝評,並與楊英風、劉國松等籌組「中國現代藝術中心」(1959年9月),廣泛涉獵音樂、美術、建築、民俗等內容,積極參與推動台灣各種藝文活動,因此被譽為將西方現代藝術思潮引介進入台灣的第一人。

他曾經啟發了許多年輕藝術家,卻未留下一部完整的論述作品

近日翻讀林絲緞的口述傳記《獨舞者的樂章:林絲緞的藝術異端人生》,偶然讀到了一段歷史故事相當耐人尋味。

早年林絲緞在師大擔任模特兒期間,也曾自己開設「絲緞畫室」供畫家作畫。當時她的畫室不單純是畫室或練舞室,更像是藝文界人士交流分享、凝聚情感的沙龍,而且還會特別規畫「論壇」,邀請尚未獲得肯定的年輕藝術家和學者舉辦講座。根據林絲緞在書中的回憶描述:

「我曾經邀請現代藝術學者顧獻樑來演講,當時師大排斥他,有教授批評他是騙子,但師大學生都跑來聽他演講。事後他再三道謝:「妳是怎麼想的?我等這一天很久了!」我回答:「我是有新的、好的就引介呀!」後來事實證明,當時剛回國的顧獻樑學貫中西,以傳統與現代兼備的思維,成為台灣舉足輕重的藝術史學者與藝評家。」(參考《獨舞者的樂章:林絲緞的藝術異端人生》第50頁)

除此之外,自云「沒有上過顧獻樑的課」的柯錫杰,也在顧獻樑的賞識與提攜之下,先是參加了由顧獻樑策展的「巴西雙年展」,並且持續給予協助、介紹他拍攝台灣第一位享譽國際的女指揮家郭美貞而舉辦了「郭美貞指揮攝影展」(1965年),以及為黃忠良夫婦拍攝「現代舞蹈家黃忠良夫婦專題」(1966年),後來甚至還引介他到美國留學,為他安排到美國後暫住舞蹈家黃忠良家中。由此可見顧獻樑愛才惜才的赤誠情懷,以及對於年輕藝術家的疼愛與重視。

自1971年到1973年間,顧獻樑受聘擔當淡江建築系主任,陸續找來楊英風開設雕塑課、席德進開設水彩課,吸引了許多人遠到而來旁聽。當年就讀淡江大學數學系的李雙澤便深受顧獻樑的影響,以至於幾乎選修了建築系所有與藝術有關的課程,尤其喜愛席德進的水彩課。

1976年,顧獻樑在台北天母的住所,成立了「新代藝術文化中心」,藉此隱喻「新生的一代」、「新陳代謝」、「新的時代」等象徵意涵,其以「非商業化」經營模式,成為台灣70 年代推廣藝術展演的重要場所。

據聞顧獻樑生前很喜歡與年輕人互動,彼時他最常掛在嘴邊的名言:「青年是我的導師,藝術是我的宗教」。

由於他的精力充沛而興趣廣泛,不僅能夠侃侃而談繪畫、文學、音樂,還可信手拈來論及建築、攝影和舞蹈,特別對於青年學子在文藝方面的各種問題更是知無不言,因此有許多當年受其影響的學生輩們至今仍相當感念這位昔日共同啟蒙的精神導師顧獻樑。

早昔在島內資訊匱乏、人文教育資源普遍不足的環境下,儘管顧獻樑對於台灣60、70年代的現代藝術發展貢獻良多,但在後來的主流歷史論述當中卻很少人提到他。

或許,也正因為他實在是太熱愛這些青年學生、太熱愛自我一生為藝術講學的奉獻精神,以至於都還沒來得及把他自己想寫的書給寫出來,就已先離開了這個世界。所幸,在他過世45年後的今天,終於還是有了這本《多寶格開箱——顧獻樑文集》的誕生。

作者為作家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