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影視時代與人物社會 先驅、敏銳、收視追隨:芭芭拉華特絲的勤奮華爾滋與她創立的電視專訪時代 陳慧蓉 2023 年 1 月 19 日 陳慧蓉 2023 年 1 月 19 日 在進入2023年之前兩天去世的美國電視新聞主播芭芭拉華特絲(Barbara Walters, 1929-2022),享耆壽93歲。華特絲在2015年退休,最後的電視專訪是2015年11月,她在ABC新聞雜誌節目《20/20》中訪…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政治時代與人物歷史 當代已無李登輝,或,人人皆可為李登輝 江昺崙 2023 年 1 月 13 日 江昺崙 2023 年 1 月 13 日 2023年1月15日,是前總統李登輝的百歲冥誕。李登輝留給臺灣許多精神上的遺產。特別是當下這樣的時局——民進黨地方大選慘敗,中國併吞臺灣機會大增的情形下,李登輝的思想,特別值得當下臺灣人參考。 外來獨裁者仍有兩項貢獻 我們先不厭…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影視時代與人物歷史 愛你恨你,問君知否,似大江一發不收:談《上海灘》其歌其劇 高苦茶 2023 年 1 月 6 日 高苦茶 2023 年 1 月 6 日 報載,香港名作曲家顧嘉煇,於2023年1月4日傳出在加拿大逝世,享耆壽 92歲。顧先生擅於作曲、編曲及指揮,栽培過不少歌星,有「華人歌壇教父」美稱。成名作太多了,其中由黃霑作詞的歌曲更是膾炙人口。《上海灘》、《兩忘煙水裡》是永遠…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人權政治歷史社會 轉型正義,緩慢、遲到的正義 李中志 2022 年 12 月 29 日 李中志 2022 年 12 月 29 日 「轉型正義」(Transitional Justice)的概念最早出現在戰後的紐倫堡與東京大審,戰勝國小心翼翼,不希望正義成為勝利者的正義,重踏一戰後的錯誤,但這個詞要到90年代之後才被普遍使用。例如杭亭頓1991年出版的《第三…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影視歷史 《北非諜影》:浪漫的極限,就是這樣了 但唐謨 2022 年 12 月 16 日 但唐謨 2022 年 12 月 16 日 它就是靠片始祖 《北非諜影》或許是最早的靠片之一(cult film,一種歷久彌新,擁有另類粉絲群,且永不退流行的電影次類型)。在靠片這個字眼還沒正式被定義之前,這部片就締造出靠片現象,當時的觀眾進戲院看這部片的熱烈反應,彷彿看…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專欄作家拙劣伶人書摘書評歷史 是「功高震主」或「乾坤獨斷」嗎?──談《指揮:從朝鮮到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政治》一書 劉又銘 2022 年 12 月 15 日 劉又銘 2022 年 12 月 15 日 我開除麥克阿瑟,並不因為他是個「狗娘養的蠢蛋」;而是因為,他不尊重總統的權威。當然,他確實是個狗娘養的蠢蛋。但對於一個將軍而言,當個狗娘養的蠢蛋並不違法。如果狗娘養的蠢蛋當將軍違法,那這些將軍裡面,有四分之三應該都要待在監獄裡才…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政治教育歷史 我們時代的負擔──獻給未來的政治備忘 陳信仲 2022 年 12 月 14 日 陳信仲 2022 年 12 月 14 日 黑格爾在《歷史哲學講義》中提到,所有世界史的大事件與大人物都會出現兩次;馬克思則在《路易・波拿巴的霧月十八日》裡給了眾所周知的補充:「第一次是悲劇、第二次是鬧劇」。台灣正面臨這樣歷史的反覆性,2022年地方選舉過後,執政黨遭遇亂… 3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政治時代與人物 創造繁榮,兼帶貪腐──江澤民這個人 卜大中 2022 年 12 月 1 日 卜大中 2022 年 12 月 1 日 江澤民榮華富貴集於一身,尤其特別的是他的運氣極好,不但能從六四天安門動亂後火中取栗,一步登天,坐上中國最高領導人的寶座;更在當下遍地白紙革命、眼看似乎又要發生天安門屠殺2.0的前夕竟然死遁去見毛澤東,再一次脫險卸責,古今中外能從…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政治書摘書評歷史 「歷史終結」之後的人類命運 顧忠華 2022 年 11 月 11 日 顧忠華 2022 年 11 月 11 日 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是幸運的人,當他在1989年夏天發表《歷史的終結?》一文時,大概沒有想到這篇短文竟然預示了蘇聯垮台與東歐劇變,這使他立即成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代言人。一直到今天,雖然他的論點受到…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人權影視政治歷史 記下妳渴望自由的身影 劉燕玉 2022 年 11 月 9 日 劉燕玉 2022 年 11 月 9 日 「綠島新生訓導處」眾生相 電影《流麻溝十五號》改編自曹欽榮等人的同名訪談錄,記錄著白色恐怖最肅殺的 1950 年代,被稱為「綠島新生訓導處」的思想再教育營的粗暴與殘酷,以及國家暴力之下,光譜上位置各不同的加害者與受害者眾生相。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