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首要,是否以人性之愛看待自己孩子

胡芷嫣
600 人閱讀

十四世紀的詩人但丁,在《神曲》中,和詩人維吉爾前往煉獄一遊,看見一幅畫面。

他們在燃燒著烈火、燠熱難耐的煉獄中一層一層走,中途抵達了一座荒蕪的臺地,在這裡但丁與維吉爾看見了一群「人」。

說是「人」其實也不盡然,應該說是一圈一圈、外型像是人的物體。這些「人」並不是站著目視前方,而是低頭彎著腰,把自己扭曲對摺成一個圓環,臉部向著內。這使得旁人既看不見他們的臉,他們也看不見除了自己以外的世界與其他人。

維吉爾告訴但丁,維持這個痛苦詭異的姿勢,就是這群「人」所遭受的懲罰。這群「人」活在世間時,玩弄權力惡意詐欺、控制其他人,死後應當在煉獄中贖罪。

但為什麼,懲罰詐欺犯要讓他們身體扭曲對摺,受這種怪異的懲罰呢?

傲慢之人就會表現出發育不良的倫理狀態

「這幅圖像就只是適切地表現出他們那發育不良的倫理狀態。」當代哲學家瑪莎.納思邦對這幅圖景的詮釋是這樣的:「他們雖然身為人,但是從來不曾正眼的看待其他人,承認他人有完整的人性。」

「他們就只是盯著自己看。」

在納思邦眼中,這些扭曲、對摺內捲的人,就是傲慢之人的樣貌。

但丁在《神曲》裡將傲慢描繪成萬惡之源,是七宗罪之首;它是一種普遍根本的惡,從本質上導致靈魂墮落。納思邦進一步分析,傲慢之人,除了「自己」以外其它一概漠不關心,這個世界萬事萬物以及身邊他人,都只是傲慢之人用來證明、比較、競逐自己優劣與社會地位排序的工具。

圖片來源:翻攝自華視新聞YouTube頻道

親子網紅七寶媽,去年將嬰兒揹在胸前滑雪,在親子社群惹出不小爭議。上週,她又在直播間裡,針對觀眾詢問兒子是不是在資源班,訕笑著拉兒子入鏡問你是在資源班嗎。當孩子說自己智商沒問題,班上同學也沒有「問題兒童」間接反駁這個詢問時,母親只是大笑。

而後,當母子嘲笑特教生的行為犯眾怒,母親才出面道歉,說直播當下聽不清小孩說話,未來一定多加教育。此舉形同切割自己小孩卸責、提油救火,引發全網抨擊,七寶媽才終於出面為自己的「無知與傲慢」向公眾道歉。

我們無法確知七寶媽道歉是不是真心,悔過有沒有辦法持續,但值得肯定的是七寶媽「傲慢」這個道歉事由選得很好──這個事件確實體現了何謂傲慢,而且,還可分成兩個層面的傲慢。

七寶媽完全體現了社會勢利的傲慢

第一種是社會勢利的傲慢。

英國作家艾倫.狄波頓對勢利的定義一直很有用。他在《我愛身分地位》裡剖析,「勢利」(snobbery)是認為世上只有一套價值優劣標準,一種特定評斷方式,「以這種方式,來決定哪些人或哪些事物才值得尊敬。」

在這個事件中,顯然七寶家庭裡有一套「什麼是正常,什麼是有問題」的勢利標準,用來判斷誰值得被嘉許,誰又該被嘲笑。我想七寶媽道歉的事由,應屬這第一種勢利的傲慢,畢竟這正是引起最大輿論公憤的議題。

但對孩童傷害最大的,其實是第二種傲慢──但丁式的,人格深處的,父母以自我為中心的傲慢。

孩子的傲慢心態,大多時候複製自傲慢的父母親;不幸的是,傲慢的父母親,往往在孩子身上只看見自己。

一個極端但(遺憾地)頗常見的例子是,孩子取得世俗認可的標章(好成績、好工作或美滿家庭)的能力,會是這一類父母拿來和他人比較、炫耀的工具,以佐證父母自己的價值、榮譽、社會排序。孩子的表現好,讓父母驕傲;孩子的表現不好,讓父母丟臉。在這裡,孩子不被視為一個完整獨立的主體,而是一個和父母產生連結與否、滿足父母需求與否,方才獲得意義的附屬品。孩子自己的需求有沒有獲得滿足,對只看得見自己的傲慢、內摺、環箍狀父母來說,壓根不重要。

七寶媽受訪,說自己的夢想就是當母親。她靠著在當代社會生養七個小孩的非常生活,在網路社群打開了知名度;挺著八個月大孕肚登百岳,被粉絲追捧為「最強孕婦」。但有看不下去的網友指控,七寶媽先前就曾挺孕肚爬山,結果自己受傷,也害幫忙運送她下山的隊友受傷被迫休養半年。當她胸前揹著嬰兒練滑雪賺業配時,稚嫩柔軟的嬰兒身上,也未見任何防護措施,唯獨她自己全副武裝。社群上更流傳七寶爸媽屢次丟包小孩的案例,例如將六歲和八歲的孩子交給陌生人照顧,出國一週,期間對孩子不聞不問。

傲慢代表對愛的一種根本毀壞

孩子生得多,不見得就是真的愛孩子。納思邦在《傲慢的堡壘》總結:「傲慢代表對愛的一種相當根本的毀壞。」傲慢讓人看不見真實的他者,傲慢讓傲慢之人無法與外界建立真實深刻的關係,破壞了一個人身而為人的本質。

而與傲慢相反的,根據但丁的看法,是以尊重與同理心為前提的人性之愛,是一種向外看,真正傾聽其它人──即使他們和你不一樣──的能力。

試著用這個角度理解七寶媽事件時,我一直想起最近因在《魯保羅變裝皇后秀》奪冠而大紅的台灣變裝皇后妮妃雅(曹里歐),他的母親曹慧敏。

當孩子展露不一樣的特質,在世俗標準中屢遭挫敗時,曹慧敏顯然並不覺得這是任何人的失敗、進而逼迫孩子改變自我。相反地,她想方設法給這個特別的孩子特別的支持,為被罷凌的曹里歐尋覓能夠自由做自己的環境。當孩子透露性向、告訴她要去看變裝秀,她想到的並不是世俗眼光會怎麼看待她和孩子,而是驚喜於這些事讓孩子獲得自信。

妮妃雅之母展現的才是人性之愛

對這位母親來說,孩子獲得了自信,那就已經足夠。曹慧敏真正把一個孩子視作獨立個體,不管他忤逆順從與否,獲得成功標籤與否,符合世俗眼光與否,始終尊重他,傾聽他,深愛他。

相較於環箍狀的傲慢的父母,做為一個母親,曹慧敏是站著直挺挺的,眼睛看著這個世界,用真正的人性之愛,照看著她的小孩。

作者對於世界是如何長成今天的樣子,具有執迷不悟的好奇心;喜歡把事件放到脈絡中看,把人放進時代中看。確信這個世界有一百種可能,我們所知所生活的只是其一,而那些途經的或等待實現的,還藏在皺摺中。

留言評論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