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北女子圖鑑》來聊「台南人」意識的誕生

江昺崙
1.1K 人閱讀

最近台劇《台北女子圖鑑》在串流平台上映,第一集播出,負評如潮。其中許多觀眾最在意的倒不是選角、視覺等問題,而是劇中呈現出的扁平、復古的「城鄉刻板印象」。

圖片來源:翻攝自IMDb

最引人爭議的是虛假的城鄉對比

例如劇中主角是台南永康人,但場景拍到的永康是一片魚塭及空地,這跟在地人對於永康的印象很不一樣。例如筆者是住在台南南區,每次去永康就是覺得非常熱鬧、擁擠,要去吃個飯、買東西,連機車都不一定有地方停。而永康的大橋火車站、客運鹽行站都是繁忙的交通節點、班次跟路線比較多,多數永康人應該不會跑到隔壁的新化去搭客運(劇中女主角跟朋友們都是從新化搭客運到台北)。

而台北這邊呈現的視角也很復古,首先是女主角站在101觀景台俯瞰台北市區,驚嘆說「台北好大喔」。先不提101觀景台呈現出的「台北本位」、「信義區中心」的價值觀,就客觀條件上,永康區人口將近23.4萬人,比台北信義區的20萬人還多、還稠密,而且台南本身也是個大都市,照道理說女主角沒有什麼理由要跑到台北大驚小怪的。

最後再說一點,女主角疑惑說「台北人好奇怪喔!一條路有這麼多條巷子?」但台南市區其實巷道比其他城市都更密集,甚至曲折蜿蜒的巷弄才是台南市區迷人的地方,例「蝸牛巷」、「米街」等等地方。這些巷弄的紋理是清代就形成的,保留並烙印了兩三百年來台南人的生活情懷。所以就算女主角是永康人,很少進到市區,但也應該不至於對於台北的巷弄感到奇怪吧。

彷彿在複製「孤女的願望」

本劇最大的問題,就是將女主角刻畫成六、七〇年代「孤女的願望」一般的人物,那種為了擺脫停滯落後的故鄉,不得已來到大城市討生活,雖然受盡傲慢台北人的欺侮,最後終於茁壯成長、成為一名新的「台北女性」。然而這都是脫離當代文化現實的空想情節,甚至有評論者認為是挪移了中國當代城鄉發展差距的現象而來,難怪台灣觀眾看了會「水土不服」。

台南並不是台北的「他者」,台南有自己的文化脈絡,有強烈的在地認同。其實對於很多台南人來說,台北才是生活的「他者」。你要台南人到台北生活幾天,他們可能就會哭著臉說:「我找不太到東西吃,我想要回家了」。

曾經台南是最古老的天龍國

台南人的自我認同是從何而來?這是漫長的政治經濟發展歷史的結果——

台南在後年(2024年)即將迎來「建城四百年」,時間起算點是以荷蘭人在安平興建熱蘭遮城(安平古堡)開始——在那之前雖然嘉南平原上也有西拉雅人建立的諸多部落,但本文還是以殖民與移民來到,建立現代市區的時間點為主。並且最近這幾年,台南的考古團隊也陸續挖掘到熱蘭遮城附近的「大員市鎮」遺址,可以看出台南的歷史文化,如同考古地層一樣,是在這數百年間層層疊疊上去的,形成了一種政治經濟上的「台南」概念。

不過一開始,台南的範圍是熱蘭遮城加上普羅民遮城(赤崁樓)兩個區域,中間被台江內海所隔開。鄭成功家族帶領軍隊、沿海移民來到台灣,建立了「承天府」,也開啟了近三百年的「府城」文化。台南市區內許多廟宇,如大天后宮、開元寺及開基天后宮等,都興建於明鄭時期,就算已經相隔三四百年以上,在台南遊覽的時候,都還可以很具體地感受到明鄭王朝遺下的歷史氛圍。

而因為台灣海峽風向、洋流的關係,自澎湖出海後順風可以抵達安平,加上台江出海口有大片淺灘,因此台南就成為了清治初期,中國移民、商賈及官宦渡台的第一站,直到安平港、五條港陸續淤積之前,台南都是台灣島的首要門戶,自然也是台灣的政治與經濟中心。後來劉銘傳規劃將「省城」遷至台中,後來座落台北(艋舺以東地帶),台南的「天龍國」地位才逐漸旁落。

日本時代,台南政經地位雖然已經被台北取代,但依舊是濁水溪以南第一大城市。直到阿里山的林業興起、高雄新港及造鎮計畫竣工,嘉義跟高雄躍升為新興都會,在經濟上急起直追,甚至超過了台南。

戰後台南一度變得很扁平

戰後,台灣南部的經濟重心轉移到了高雄,高雄除了重工業發展外,還有1966年前鎮加工出口區的建立,讓高雄經濟一躍而起,1970年代成為了僅次於台北的第二大都會,1979年更升格為院轄市(直轄市)。此時的台南,雖然有大型的紡織業與食品業,但經濟發展程度不如高雄,許多青壯人口也就逐漸外移。作家米果也回憶到,他小時候的台南,並不是一個非常時髦的城市。日本時期大正町的榮光完全消逝,當年輝煌的林百貨,已變成中正路上一棟廢墟;而台南雖有赤崁樓、安平古堡等課本會提到的古蹟,還有一些棺材板、度小月等小吃,但並沒有太多的觀光熱潮,其他地方的年輕人也不是很喜歡來台南遊玩。

此時的台南,就是一般的省轄市,沒有什麼特色,年輕人確實就像《台北女子圖鑑》的劇情一樣,會想要到更大的城市去尋找機會。戰後初期至90年代,算是台南歷史上最鬱悶的一段時光。如果《台北女子圖鑑》是發生在1980年代,那麼時空背景是蠻符合現實的。

台南的文史底蘊打得很紮實

不過,台南戰後雖然在政治經濟上的首善風光不再,但仍保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土壤。台南的菁英仕紳在戰後二二八事件及白色恐怖受到了很大的打擊,許多人開始把心力專注放在地方文史的保存上。例如1958年由石暘睢、莊松林、江家錦、顏興及黃天橫等人成立的「台南市文史協會」,即為台灣最早的民間文史團體。

這些知識份子開始孜孜矻矻地考察台南歷史地層,例如開始蒐藏保存清代石碑、開團考察鄭成功登陸地點、研究寺廟文物等等,也是戰後最早倡議保存文化資產的團體之一,也因為有了這些文史工作者,台南的文物古蹟受到更多的重視。

而不僅是知識份子,台南市民對於自我文化也非常有自覺意識。像是府前路莉莉冰果室、夏林路上小西腳碗粿或南門路上福吉雅布丁的老闆們,他們不僅是資深餐飲工作者,也都是在地的文史專家,如果有機會跟他們聊天,他們大概會放下手邊的碗盤,滔滔不絕向你講述這個地方上的百年地景變化。這就是台南市民原生的認同,自明清以降累積的歷史光榮感。

政治民主化、本土化讓台南甦醒過來

回到90年代初期,台灣政治民主化之後,台南的在地意識獲得解放,文化之花立刻從肥沃的歷史土壤上發芽綻放,加上縣市政府積極推動文化建設、還有地方社區組織的營造,台南在地認同重新覺醒。而台南觀光業在2010年左右的復甦,並不是因為某個大活動或行銷才帶來人潮,觀光產業要長期發展,先決條件是建立深厚的文化地層之上。居民自己要先熱愛這片土地、先理解這片土地,才能讓外來旅人也喜歡上這片土地。

而對照「台北人」的誕生,其實台北的定義,也是隨著歷代政權更迭而有所不同。事實上在清代,「台北」實際上分為艋舺、大稻埕兩大區域,一直到邵友濂建立省城後,才初步形成了一個結合三區的「台北」。而日本人來了之後,拆除了省城的城牆,修築了鐵路,並在城郊地區興建宿舍、學校、兵舍等設施,拓寬了台北城市的範圍,奠定了今日台北都會的基礎輪廓,現代台北於焉出現,嚴格定義上的「台北人」,也在拆除城牆後慢慢形成。

戰後移民湧入,艋舺和大稻埕被淡忘了

戰後,大量軍、官、民移入台北,政府繼續開發郊區土地,例如台北「城南」的概念,指涉的可能是古亭庄,兒玉源太郎總督別墅「南菜園」一帶,後來因為移民移入,城市擴張,城南概念就逐漸擴張到了朱西甯一家人住的文山區一帶。另一方面來說,原本「老台北」的想像是以艋舺及大稻埕為商業核心的台北,但戰後移民來了之後,就轉移成為了新興「眷舍區」的台北,台北文化變成了移民的鄉愁文化,艋舺及大稻埕也就逐漸成為了台北的「偏鄉」地帶。

而「城東」原本是樺山車站一帶(華山文創園區),現在也外擴到了「東區」,亦即信義區、101一帶,成為了台北城富裕繁華的象徵。因此,就是明示女主角從偏遠的台南永康,來到台北繁華都心101大樓(101總是帶著陽具中心的氣息),她即將被台北改造、成長出落為一名新的台北都會女性。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台北女子圖鑑》之所以不受當代台灣觀眾喜愛,實際上就是因為跳過了這幾十年台灣社會不斷重返原鄉認同、重新尋找本土文化信心的過程,無論是台南永康也好、台北的艋舺、大稻埕也好,在地社群想要建立的多元文化觀念(例如近年來大稻埕的文創及社區復興現象),《台北女子圖鑑》的「懷舊」,呈現了1980年代以前,單一價值體系、並且是以戰後移民文化為中心的地域觀念。

這並非導演、編劇、演員個人的失誤,而可能是從發行人到整個劇組,都對台灣當代文化及其典範轉移過度輕視,所導致的現象。這不是誰的錯,就是台灣文化建構過程、典範轉移過程中的過渡現象。

能不能,對自己的文化更有自信一下下就好。

留言評論
江昺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