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坦克|Voicettank
  • 首頁
  • 挑戰2032
  • 烏俄風雲
  • 淨零轉型
  • 國際
  • 政治
  • 社會
  • 財經
  • 專欄作家
  • 歡迎投稿
分類

時代與人物

  • 時代與人物

    張宇韶/罷捷未過,狼煙未熄:「失控的罷免案」已是國民黨的不歸路

    【鳴人堂】 2021 年 2 月 20 日
    【鳴人堂】 2021 年 2 月 20 日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2月6日「罷捷」不通過後,對國民黨來說有幾個非常關鍵的訊號,只可惜黨中央似乎已經失去了理性政治判斷能力,無法思考箇中玄機。會有這樣的狀況,也是國民黨這三年來所有政治問題的寫照,只是江啟臣的不作為,讓黨內的「韓…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政治時代與人物歷史

    70歲的趙少康與永遠31歲的陳文成

    藍士博 2021 年 2 月 2 日
    藍士博 2021 年 2 月 2 日

    2021年2月2號,是一個值得被記得的日子,陳文成博士紀念碑終於落成,在歷經許多風波甚至怪力亂神的荒謬言語以後,終於堂堂地座落在他應該在的位置,而方方正正的黑色表面,映照著則是當年案發現場的投影。 圖片來源:作者藍士博提供 不過…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時代與人物歷史

    從歷史脈絡看李登輝總統的改革

    薛化元 2021 年 1 月 15 日
    薛化元 2021 年 1 月 15 日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去年剛過世的李登輝前總統在台灣政治改革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雖然蔣經國過世前一年解除戒嚴,但1988年初李登輝繼任總統時,台灣還是一個部分自由國家,強人威權體制的遺緒猶存。他在總統任內,領導台灣歷經…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時代與人物歷史社會

    永遠的貝多芬

    黎時潮 2020 年 12 月 17 日
    黎時潮 2020 年 12 月 17 日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如果提到貝多芬會想到什麼?大多台灣人的反射聯想大概是《給愛麗絲》吧?畢竟,垃圾不落地政策全國實行後,這首伴隨垃圾車出現的曲子,已經變成生活中的重大事項之一了。但,對於不聽古典音樂的人來說,貝多芬很可能…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時代與人物

    剌蔣五十周年民族誌

    黃文雄 2020 年 12 月 13 日
    黃文雄 2020 年 12 月 13 日

    黃文雄(圖左)與鄭自才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首先,要感謝蔡瑞月舞蹈社,在今年的國際舞蹈節之前,安排這場活動。對我來講,跟蔡瑞月這三個字連在一起,一直是很大的榮幸。綠島新生訓導處遺址有一個海邊的山洞,是蔡老師被關在那裡的時…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時代與人物

    三十多年來與莊永明老師的合作因緣

    周惠玲 2020 年 8 月 27 日
    周惠玲 2020 年 8 月 27 日

    莊永明老師過世那天,我回到家,從書櫃中找出他的著作。 自傳《活!該如此》的扉頁上題著「惠玲雅賞,莊永明」,暈開的麥克筆漬,讓我感受到一種老友贈書的隨興不拘。又逐次翻著《台灣第一》、《台北老街》……然後在久未翻閱的《台灣紀事》扉頁…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政經漫談時代與人物

    日系哲人總統李登輝

    蔡亦竹 2020 年 8 月 4 日
    蔡亦竹 2020 年 8 月 4 日

    圖片來源:林昶佐臉書 如果某個國家的前總統過世了,你只聽到一片讚美之聲而沒有任何辱罵嘲諷甚至沒水準的言論,那這就不是一個真正的民主化國家。 是的,民主化國家。李登輝打造的,就是台灣這個民主化國家。 由於他完成的工作太過巨大,所以…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政經漫談時代與人物

    使徒.哲人.英豪兼具的大人物──紀念李登輝先生

    李弘祺 2020 年 7 月 30 日
    李弘祺 2020 年 7 月 30 日

    1999年9月21日,台灣發生了空前的大地震,我不免有一種不祥感覺。就好像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之後不到三個月,毛澤東就過世一樣,很難沒有人不覺得那個地震是不是預表什麽大事要發生一樣?我當然也從内心萌生相似的擔心。 李登輝被讚…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時代與人物

    陳菊──政壇長青樹是怎養成的?

    蔡亦竹 2020 年 7 月 20 日
    蔡亦竹 2020 年 7 月 20 日

    圖片來源:陳菊臉書 今年70歲的陳菊。 對我這個四十多歲的中年人來說,對陳菊的最初印象不是她過去險遭判死的政治犯身分,而是她在民進黨各大造勢場合的中氣十足大會司儀弘亮聲音。這個最強女主持人的位置,一直要等到近年陳菊變成了「菊姐」…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時代與人物

    韋伯的慧眼能否看穿時局迷霧?──韋伯百年祭

    顧忠華 2020 年 6 月 14 日
    顧忠華 2020 年 6 月 14 日

    馬克斯·韋伯(Max Weber),攝影於1918年。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920年,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沒多久,隨著戰事爆發的西班牙流感仍在歐洲大陸肆虐,而在1864年出生的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Max Weber)也在這場…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1
  • 2
  • 3
  • 4
  • 5
  • 6
  • ...
  • 10

熱門文章

  • 1

    那些「文盲以上菁英未滿」的百靈果們

    2021 年 7 月 15 日
  • 2

    徐熙媛們離鐵籠鐵鏈有多遠

    2022 年 3 月 22 日
  • 3

    台灣反對陣營是酒吧裡談政治的人嗎?

    2021 年 6 月 18 日
  • 4

    臺灣人這麼拼為什麼窮?──《茶金歲月》無愧鬥魂

    2021 年 11 月 30 日
  • 5

    疫情中從海外看台灣

    2021 年 9 月 24 日

思想坦克的 Facebook 粉絲團!

思想坦克的 Facebook 粉絲團!

@2021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台灣智庫

  • 首頁
  • 挑戰2032
  • 烏俄風雲
  • 淨零轉型
  • 國際
  • 政治
  • 社會
  • 財經
  • 專欄作家
  • 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