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坦克|Voicettank
  • 首頁
  • 挑戰2032
  • 烏俄風雲
  • 淨零轉型
  • 國際
  • 政治
  • 社會
  • 財經
  • 專欄作家
  • 歡迎投稿
標籤:

民主

民主

  • 國際政治書摘書評歷史

    「歷史終結」之後的人類命運

    顧忠華 2022 年 11 月 11 日
    顧忠華 2022 年 11 月 11 日

    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是幸運的人,當他在1989年夏天發表《歷史的終結?》一文時,大概沒有想到這篇短文竟然預示了蘇聯垮台與東歐劇變,這使他立即成為西方自由民主制度的代言人。一直到今天,雖然他的論點受到…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國際專欄作家拙劣伶人政治

    拜登必須努力避免自己成為下一個卡特

    劉又銘 2022 年 9 月 8 日
    劉又銘 2022 年 9 月 8 日

    面對近期美國國內政治的各種噩耗,包含川普可能再起,以及期中選舉後共和黨可能重掌參眾兩院,拜登在近期的「費城演說」中,將美國民主譬喻為美國的靈魂,並且希望透過這次演說,號召美國人對抗那些來自國內外,對美國民主與靈魂的威脅。 除了透…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國際政治時代與人物歷史

    冷戰已逝,威權主義陰魂不散──懷念戈巴契夫與1990年代

    李福鐘 2022 年 9 月 1 日
    李福鐘 2022 年 9 月 1 日

    戈巴契夫讓政治的春天到來 相信全世界50歲以上的中生代人類,不論喜歡或討厭,無人不記得戈巴契夫(Mikhail S. Gorbachev)。當1985年他以蘇共最高領導人身分推動共產政權自我內造改革,為四十年來受夠史達林(Jos…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人權國防外交國際政治

    國際政治新局面下的台灣機會:我參與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的觀察

    范雲 2022 年 8 月 16 日
    范雲 2022 年 8 月 16 日

    哥本哈根高峰會的緣起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的那一年,NATO前秘書長,同時也是丹麥前首相的拉斯穆森憂心,美國不願再肩負國際間的領導角色,這讓威權國家有機可趁,民主自由的價值也因此遭受嚴峻的挑戰。 為了團結民主國家、對抗威權擴張,他成…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國際政治

    小心,不要相信謊言政客

    Phil Smith 2022 年 7 月 22 日
    Phil Smith 2022 年 7 月 22 日

    我們三不五時都會感受到消費者的後悔(Buyer’s Remorse):或者是個中看不中用的時髦廚房用具在三天後變成廢物時,或者是高高興興前往週末渡假地點時,發現原來預定的美景套房,其實看出去是旁邊的水泥建築。 大多數…

    3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國際政治社會

    美國政府效能每下愈況

    卜大中 2022 年 7 月 7 日
    卜大中 2022 年 7 月 7 日

    美國最高法院在6月24日正式宣布推翻1973年「羅訴韋德案」(Roe v. Wade)歷史性裁決,終止憲法在過去50年來對婦女墮胎權的保障。這項結果預計將導致大約一半的州強硬禁止墮胎。 光是今年,美國槍擊案件就有如內戰。據「槍枝…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專欄作家書摘書評譬諸一嶼

    愛是一種近乎幻想的真理:韓炳哲《愛欲之死》與那像極了愛情的政治

    蕭育和 2022 年 5 月 24 日
    蕭育和 2022 年 5 月 24 日

    幾乎所有絮絮叨叨愛情的作品都有一個類黑格爾的正反合辯證結構,先是承認愛情那體面的美好,就像世間一切善好的物事,誰不喜歡愛情?這個環節難免說教,在柏拉圖的〈會飲〉中,第一個發言的斐德羅(Phaedrus)一上場就主張沒有什麼比年少…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政治社會

    台灣會不會淹沒於民主之中?

    Phil Smith 2022 年 1 月 14 日
    Phil Smith 2022 年 1 月 14 日

    民主是好的,對吧?英國戰時領導人邱吉爾曾說過:「民主是最糟糕的政府形式──除了那些已經嘗試過的其他形式。」 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最巨大且可怕的事件,如果你認為丘吉爾是幫助引導世界度過了二戰那一群人的中流砥柱,你就必須認真對待…

    3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政治社會

    莫讓公投成為傷害民主的工具──公民投票是民主的雙面刃

    沈有忠 2021 年 12 月 19 日
    沈有忠 2021 年 12 月 19 日

    十二月十八日,台灣再一次順利舉行了公民投票。與過往歷次的公民投票相比,最大的差異就是這是我國史上第一次單獨針對重大政策進行的公民投票,沒有與全國性大選合併舉行。最後在投票率約41%的選民參與下,四個案子全數都因為同意票未通過1/…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專欄作家拙劣伶人政治產經財金

    有人問我萊豬與民主的問題:從CPTPP到T10/T12(科技民主聯盟)

    劉又銘 2021 年 11 月 4 日
    劉又銘 2021 年 11 月 4 日

    把人變成極權主義統治的因素是孤獨。藉由強迫男男女女在一起咆嘯,因此孤獨感就被消除了。──漢娜鄂蘭《極權主義的起源》 月餘來,台美關係空前發展。從《華爾街日報》披露美軍駐台訓練國軍,蔡總統又主動確認此一訊息。到國務卿布林肯發表正式…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 1
  • 2

熱門文章

  • 1

    那些「文盲以上菁英未滿」的百靈果們

    2021 年 7 月 15 日
  • 2

    為什麼只有民進黨側翼被罵?

    2022 年 12 月 8 日
  • 3

    徐熙媛們離鐵籠鐵鏈有多遠

    2022 年 3 月 22 日
  • 4

    臺灣人這麼拼為什麼窮?──《茶金歲月》無愧鬥魂

    2021 年 11 月 30 日
  • 5

    台灣反對陣營是酒吧裡談政治的人嗎?

    2021 年 6 月 18 日

思想坦克的 Facebook 粉絲團!

思想坦克的 Facebook 粉絲團!

@2021 - All Right Reserved. Designed and Developed by 台灣智庫

  • 首頁
  • 挑戰2032
  • 烏俄風雲
  • 淨零轉型
  • 國際
  • 政治
  • 社會
  • 財經
  • 專欄作家
  • 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