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外交專欄作家政治烏俄風雲獨立蒼芒社會 台灣該怎麼借鏡俄侵烏戰爭? 詹順貴 2023 年 2 月 22 日 詹順貴 2023 年 2 月 22 日 美國總統拜登在未事先宣布的情況下,於距離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即將滿週年的2月20日突然造訪烏克蘭首都基輔(後來美國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表示,在拜登出發前幾個小時「出於消除衝突的目的」提前通知了俄羅斯),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面,除進一 … 1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專欄作家烏俄風雲鍵指花花世界 俄烏戰爭周年:普丁堅決以拖待變 趙君朔 2023 年 2 月 20 日 趙君朔 2023 年 2 月 20 日 本周將是普丁侵略烏克蘭的一周年紀念日,到目前為止最大的驚喜當然是烏克蘭人民在美國與北約各國的大力援助下,不但擋住了資源、軍力都遠大於烏克蘭的俄羅斯,甚至還在去年夏秋之際發動反攻,收復了近一半被俄軍佔領的領土,更打破了一開始不相信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專欄作家拙劣伶人烏俄風雲 精神錯亂的帝國不分東西 劉又銘 2023 年 2 月 9 日 劉又銘 2023 年 2 月 9 日 烏俄戰爭將滿一周年之際,《經濟學人》中國觀察專欄〈茶館〉(Chaguan)作者進入鄰近中俄邊界的大東北地區走訪、觀察民情,並提出了許多有趣的觀察。該文認為,多數中國人相信,中俄無限友誼的存在,是因為雙方擁有共同利益。也就是,第一 … 4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趨勢專欄作家政治烏俄風雲鍵指花花世界 一個年度風雲人物的兩極解讀──怎麼看待澤倫斯基 趙君朔 2022 年 12 月 13 日 趙君朔 2022 年 12 月 13 日 率領全國抵抗俄羅斯侵略進入第九個月的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毫不意外的接連被選為本年度《金融時報》和《時代雜誌》的風雲人物((《時代雜誌》除了澤倫斯基還把烏克蘭的精神也一同列入年度風雲人物),最重要的原因當然是他已經成為時代精神─自由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烏俄風雲鍵指花花世界 普丁能靠核威脅逆轉局勢嗎? 趙君朔 2022 年 10 月 4 日 趙君朔 2022 年 10 月 4 日 俄羅斯在9月中於烏克蘭北部遭遇烏克蘭軍隊聲東擊西的強力反攻,在幾天內丟失了大片佔領的土地。普丁在前往烏茲別克參加上海合作組織的高峰會,並和習近平會面,一回國便在國內外接連祭出大動作想挽回頹勢。 首先不再是把對烏克蘭的侵略定義成和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烏俄風雲 兵不厭詐──烏克蘭的奇蹟勝利與未來 王臻明 2022 年 9 月 16 日 王臻明 2022 年 9 月 16 日 兵不厭詐這四個字,在這次的俄烏戰爭中,可以說發揮的淋漓盡致。戰前俄軍以演習為名,在烏克蘭邊境大舉集結,卻屢屢宣布演習即將結束,不斷釋出部隊返回駐地的影片,以迷惑外界,掩飾入侵的企圖。在俄羅斯放棄全面佔領烏克蘭,改為聚焦在烏東、烏 … 3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烏俄風雲 俄烏戰爭的最後關鍵在克里米亞半島 王臻明 2022 年 8 月 31 日 王臻明 2022 年 8 月 31 日 俄烏戰爭在鏖戰大半年後,雙方其實都已經兵疲馬困,俄羅斯的前線部隊損失慘重、士氣低落早就不是秘密,烏克蘭方面也難以發動有效的攻勢。烏軍不只在烏東戰場,處於被動防守的狀態,連在原本積極強攻的烏南戰場,也無法朝最關鍵的目標赫爾松推進。 … 2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專欄作家烏俄風雲譬諸一嶼 杜金與他的歐亞主義綺想 蕭育和 2022 年 8 月 29 日 蕭育和 2022 年 8 月 29 日 在歐洲,我們是追隨者與奴隸,但在亞洲,我們應當成為主人;在歐洲,我們是韃靼人,但在亞洲,我們就可以成為歐洲人──杜斯妥也夫斯基 日前被稱為「普丁大腦」的俄羅斯聞人杜金(Alexander Dugin)遭遇汽車炸彈攻擊,儘管他逃過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際歷史烏俄風雲社會 烏克蘭的「納粹」?──時空錯置的宣傳 獵鷹之巢 2022 年 7 月 28 日 獵鷹之巢 2022 年 7 月 28 日 2月24日的中午時分,筆者在網路上看到了俄國開始轟炸烏克蘭的訊息,急忙從三樓跑下去,曾在美國留學的父親打開了CNN頻道,記者身穿防彈背心、頭戴鋼盔直播,即使隔著螢幕,警報聲與煙硝仍充滿著震撼力。 接著,新聞報導普丁向烏克蘭宣戰時 … 3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
國防外交國際專欄作家拙劣伶人政治烏俄風雲 「還有半杯水」或「只剩半杯水」:樂觀與悲觀的國際關係 劉又銘 2022 年 6 月 30 日 劉又銘 2022 年 6 月 30 日 國際關係理論(以下簡稱「國關」),自一戰後發展成獨立學科,以當時歐洲盛行的「和平學研究」為主軸,將焦點放在「人性善的樂觀或悲觀」,因此開啟了「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辯論;到冷戰時代,經歷兩次世界大戰的幻滅、舊歐洲的衰亡與美國 … 0 FacebookTwitterLINEEmail